APP下载

公务酒

2009-09-15方英文

海燕 2009年9期
关键词:酒量厅长官场

方英文

著名作家。陕西镇安人,一九五八年出生,一九八三毕业于西北大学。现定居西安,供职于期刊。发表各类作品近四百万字。风格博雅温情,幽默俊逸;语言简朴奇崛,行文回环迷人,拥有广大读者。出版有《方英文小说精选》《方英文散文精选》《种瓜得豆》《燕雀云泥》,长篇小说《落红》(即台湾版《冬离骚》)等。以情爱为线索,人物众多、纵横城乡、事涉百年的长篇小说《后花园》,也即将出版。文余喜书。书风温润,天然隽秀。

我的某些行文里,曾对领导发过不恭之词。不过平心而论,要我也当领导的话,我只能诚惶诚恐抱拳作揖道:不敢不敢,谢了谢了!先不说怎样平衡各方利益的复杂技巧,也不说如何应对千奇百怪的场面与事件,单是一个喝酒,我就断然不能胜任。陪领导喝酒,能喝不能喝都得喝,有尿没尿撑住尿,因为只有如此方可表达你对上官的敬仰与忠顺。这么说吧,你分明不能喝却开怀畅饮一副贪杯的样子,实际上是通过折磨自己来博得领导的高兴。下级在上级面前,流露出适度的憨笨与得体的胡闹,既营造了氛围,又能博得好感,往往可以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安禄山陪李隆基喝酒。面对来自下属的敬酒你又当如何?最好喝吧,干不了一杯就半杯,纵然酒精过敏也至少抿那么一抿。否则,你眼里还有人吗?你抓管的这一摊事儿靠谁干哩!所以短信里调侃组织部选拔干部先要看酒量如何,我以为并不完全荒诞。

公务活动也就是所谓的官场上,特别是在县级(含县级)以下的官场上,何以饮酒成风?不得已而为之也。比如来了一个厅长,这可是省城里的大人物,检查工作或考察项目,汇报好了招待美了,几百上千万的资金,就可能一言而到账。怎么招待才算美了?行贿?安排小姐?那等于把厅长掀进沟里,你那资金找谁要去!你早已吹下海口,又如何向地方百姓交代?所以要把厅长招待美,也只能在酒桌上孤注一掷为民献胃了。

官宴历来不能少酒,除了俗话说的无酒不成席,根本原因是,唯此酒君,方可让各方轻松下来。上级端一个钦差大臣的架子,所说话语如同播音员念社论。下级呢,点头哈腰附和献媚,又是笔记又是簇拥合影——实际上双方都不舒服。怎么办?酒宴上再说。几杯酒下肚,等级就不那么分明了,汇报会上不宜提的要求就可随酒而抖落出来了。领导表示理解,大显其亲民作风,甚至讲出一个荤段子,举座为之喷饭——尽管这段子大家可能听过八百遍了。刚好一个女士来敬酒,领导说不能喝不能喝,只见那女士一声“先干为敬”,连饮三杯,接着玉手捧杯直抵领导颌下,你能抵挡?除非你是铁人,或者被骟了。一般而言,这位女士总是有几分姿色,属于当地的美女之列,并且也是身在官场,至少一个副科级吧,否则没有资格忝列宴席。让她来陪酒是组织的安排,陪得领导高兴了,就拍她的肩膀,对地方父母官说:多好的同志,建议你们给她多压点担子!算是现场“提拔”了。

我的结论是:百分之九十的领导都有酒量,百分之九十的领导又都怕喝酒、又都喝了大量的酒。有酒量且爱喝酒且不能自控的人,不是领导的料子。我一个同学,姓谭,大学毕业的当年就当了副科长。可是将近三十年过去,依然副科长。当然最近带了括号——享受正科级待遇。什么原因呢?喝酒不得法。每次酒宴,他总是首先跳将出来打通关,酒政策的执行又严格得要死毫无商量的余地,弄得领导很难堪。他吆五喝六纠缠较真,一圈通关打下来,先把自己放翻,玉山倾倒呼呼大睡于地板上。此时热菜上来,而他虽然经常吃酒,却很少吃过热菜,一肚子凉菜便已醉倒,于是得一绰号:谭凉菜。

谭科长的这种喝法是诗人的喝法,不顾及别人,只凭自家酒量,但求快速一醉完事。一句话,他是为自己喝酒。而真正的领导多数时候却不是为自己喝酒,该喝不该喝,该喝多与该喝少,以及什么时候敬酒,要不要划拳猜宝打杠子,如果要,则要考虑从何人开始到何人结束,以及中途可能出现什么意外,一定事先想好应急预案……目的只有一个:让上级、让客人喝个高兴。归纳说吧,好的领导从不为自己喝酒,而是为工作喝酒,为争取资金喝酒,为赢得外援喝酒,为化解矛盾喝酒,为联络感情喝酒……至于自己分明三杯酒量结果却喝了一斤,则不能考虑,喝多就喝多,受罪就受罪,随后挂吊瓶好了。周恩来之善饮举世皆知,一生喝酒难以计量,但是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曾喝醉过,便足以说明他根本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酒量而饮酒,而是为了什么什么而喝,为了什么什么而饮。这就是伟大的政治家,人民的好总理。

不在官场的老百姓,总以为当官的经常大吃大喝是何等的快活;其实官员们自身并不总有这样的感觉。他们宁愿在机关灶上自助餐价值不过十元,而对于那些一席几百几千元的酒席,能推脱时也尽量要推脱的。

本文所说基本是公款吃喝,属于执政成本的浪费型开支,总归是消耗纳税人的钱。老百姓有意见,身在其中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们更是再清楚不过其中的害处了,但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是中国古来就有的吃喝文化。既然是文化,而文化的特点是具有超稳定性,不是写几篇文章开几次会议发几个文件就能改变得了的。待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人们大吃大喝腻歪了,不再有关于饥饿的记忆了,大吃大喝就成了一种“没文化”,甚至成了一种惩罚。

但是酒,这种粮食之精华、水果之灵气,却不仅不能少也不会少,而且一定要多、并且一定能够越来越多。酒,固然也是一种物质,事实上却归类于精神奢侈品。酒,是浪漫、是灵感,是春季的蝶是秋天的月。一碟花生米,知音二三人,咸蛋四五颗,美酒六七两,少功利之心、多率性之态,俗味荡然而去,仙气飘忽而来,是为真正饮酒。可惜此种饮法,人之一生是少之又少的,如同爱情哦。

责任编辑︱曲圣文

猜你喜欢

酒量厅长官场
酒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刘志杰接受采访时说 汲取奋进力量 赋能乡村振兴
人物志
人物志
达夏甫:新疆畜牧厅老厅长(1950—1960年)
败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