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税”

2009-09-15周大新

海燕 2009年9期
关键词:空酒瓶交税窗台上

周大新

总后创作室专业作家,已发表作品六百余万字。

认识“税”这个字,大约在小学三年级。记得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字是由“禾”和“兑”组合而成,禾是庄稼,兑是交钱,收了庄稼之后要交钱,就是这个字的意思。

真正知道“税”的涵义,是在读中学之后。教历史课的老师说,自从世上有了国家之后,也就有了税。税是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而设立的。在我们中国,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那是在夏朝。贡是税的雏形。后来又出现了赋,赋最初是指军赋,后来渐渐扩大,有了税的涵义。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五九四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兴起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由此,税字和税收,正式出现在华夏子孙的生活里。

再后来,读史书多了,方明白,税这东西,弄不好,是会引起大动乱的。中国历史上好多次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官府收的税太多太苛了。明朝的李自成能一呼百应,清朝的洪秀全能入主南京,与当时官府的税苛不能说没有关系。正确确定税的种类,恰当规定税收的额度,成为所有治国者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但明白税和自己的关系,是在写作有了稿费之后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知道税与自己还能有什么关系。那年头个人的收入极少,一月几十块钱,国家也没有个人所得税这个税种,我又不经商,所以我和税基本不打交道。我第一次交税是因为写了个中篇小说,稿费超过了八百元,杂志社替我交了个人所得税后,寄给我了一张完税单子,我这才成了纳税人。这以后,我方慢慢明白,在一个现代化的商业社会里,税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都亲密无比。国家就是通过税收,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社会福利,就是依托税收来完成的。

随着我写作量的加大和收入的增加,交税,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每次领稿费的同时,还会领到一张完税的凭据。但说实话,我内心里并没把交税看作是一项责任,只当成是一种负担,总觉得交税吃亏。我常常暗暗在心底里抱怨:我辛辛苦苦地熬夜写作,赚一点血汗钱,税务部门不动不摇就一下子拿走那么多,太不公平!可抱怨也没办法,税务部门要求出版社、杂志社对作家的稿费完税实行代扣制度,你想不交想避税都不行。

懂得税收的庄严,是因为朋友经历的一件事情。

我一个朋友有一年去英国,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停车歇息时,进了一家路边小店闲逛。店主是一个老太太,他在店里闲逛时无意中发现在小店的窗台上,放着一个好看的瓶子,那瓶子设计得极有艺术性,摆放在窗台上,是一件很有品位的摆饰物。他很喜欢,于是就问老太太:你这件摆品什么地方有卖的,我也想买一件带回中国。老太太笑着告诉他:那只是一个空酒瓶,是她喝完了酒随便放在窗台上的。他颇意外,忙说:既然是一个对你没用了的空酒瓶,那卖给我好不好?老太太沉吟了一刹说:不卖。他又很意外,说:既是对你没用,为何不卖?是怕我出钱少吗?这样吧,你说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我不讨价还价总可以吧?老太太再次笑了:卖给你当然可以,也不是怕你出钱少,我所以不卖,只是因为这种空酒瓶国家并没有定下卖出后要交的税率,我卖了后可怎么交税?这回答让他很是吃惊,忙说:国家没定税率你就不交呗,何必那么认真?老太太听了很不高兴,回道:卖了东西不交税,那我不是违了税法吗?哪有一个守法公民不交税的?他非常意外地看定老太太,没料到她会说出这话。他后来只好笑笑说:哦,那就罢了。可不防老太太这时又拿起那个空酒瓶说:既是你喜欢,我就把它送给你了。他拿住那空酒瓶怔了好久,老太太含了笑说:酒瓶赠送给你是可以的,但卖,就会让我因没法交税陷入为难之境……朋友回国后说了他这段经历,让我很受震动,看来,在西方,守法交税已成为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自觉行动,他们把交税看作是一种庄严的责任和义务。我和他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在对交税的认识方面,相错的距离实在太远。

知道世界上税的种类千奇百怪,是在有了出国机会之后。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也有了出国的机会。出了国以后才知道,外国的税种五花八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滨小镇尼密,设了一种“风景税”,凡住在海滨,房子面向大海和沙滩的公民,每年要交六十六~一百八十四美元不等的风景税,当地百分之六十的居民都是纳税人,仅此一税种,政府每年可增加财政收入四十多万美元。比利时的新法律规定,居民要交“易名税”,父母给子女改名,每改一次,要交税二百比利时法朗。法国设了一种“乞丐税”,凡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乞讨,须交一点五万法朗的税。前苏联曾设立了一种“独身税”,对二十~五十岁的独身男人征收独身税,独身女人不纳税。这些税种见多了,方明白税收也是各国政府解决难题的一种手段。

我不再是一个糊里糊涂的纳税人。

如今,我交的税主要有三种,一是工资收入所得税;二是稿费收入所得税;三是一点存款利息税。虽然每种都不多,但随着纳税时间的延长,一种义务感渐渐在心里固定了下来。

当了纳税人后,我心理上有两个重要变化:一个是见到国家有重要建设项目上马,我总喜欢在心里说,这个建设项目也有我的贡献在其中,在我交的那些税金中,说不定有一些就用在了这个项目上,很有一点自豪感。另一个是见到国家有些建设项目成了废品或用处不大时,心里特别疼,总觉得浪费的就是自己的钱。听说哪里在建的大桥垮塌,知道哪个国企失火,听说哪个国企经营赔了大钱,看见有人公款吃喝,再不会像过去那样,觉得与己无关,而是很生气,很着急,自己俨然也成了国家的主人。

我很惊奇:竟然自认主人了?

责任编辑︱曲圣文

猜你喜欢

空酒瓶交税窗台上
都是真的
窗台上的“警告”
“所有应交税的人都交税,都按税法去交够税,这恐怕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去解决的问题”
“富人多交税,税率加大到50%或55%”
独饮
吹牛不交税,作文共陶醉
对视
酒瓶上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