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茵河治理

2009-09-14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马哈鱼莱茵河委员会

国 华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是这样悲哀;

一个古老的童话,我总是不能忘怀。

天色晚,空气清冷,莱茵河静静地流;落日的光辉照耀着山头。

那最美丽的少女,坐在上边神采焕发;金黄的首饰闪烁,她梳理金黄的头发。

她用金黄的梳子梳,还唱着一首歌曲;这歌曲的声调,有迷人的魔力。

小船里的船夫,感到狂想的痛苦;他不看水里的暗礁,却只是仰望高处。

我知道,最后波浪,吞没了船夫和小船;罗蕾莱用她的歌唱,造下了这场灾难。

这是诗人海涅的名篇《罗蕾莱》。故事来源于一个传说,传说中的美女罗蕾莱因遭魔咒,被迫用其美丽容颜与动人歌声吸引莱茵河上往来船夫,导致许多船夫无法集中注意力好好行船而船毁人亡。为摆脱魔咒,罗蕾莱最终从悬崖跳入莱茵河。

诗歌中的魔咒仅仅存在于传说。然而流淌不息的莱茵河倒是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真的遭到了“魔咒”——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曾经使莱茵河一时间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区圣哥达山脉,向西北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9国,全长1320多公里,其中通航里程833公里,是欧、洲最繁忙、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莱茵河在德国境内的长度约为600多公里,也被德国人视为“母亲河”。

在20世纪50年代初莱茵河水还很清澈,人们可以在河里游泳、钓鱼,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特别由于德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战后重建工作,大批能源、冶炼企业同时向莱茵河抽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大量工业废水排进河里。莱茵河水质因此而急剧恶化。

由于莱茵河流经多国,这也给污染治理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为了重现莱茵河的生机,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于1950年7月11日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并很快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

在莱茵河水污染最严重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几乎为零,鱼类完全消失。为了治理莱茵河水污染,1963年,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在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范围内签订了合作公约,奠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水污染的合作基础。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了相应法规,对排入河中的工业废水强行进行无害化处理。为减少莱茵河的淤泥污染,还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违者罚款,罚金50万欧元以上。保护委员会下面设置若干个专门工作组,分别负责水质监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水污染源等工作。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以前为了贪图一时之利而为航行、灌溉及防洪建造的各类不合理工程被拆除,两岸因泥土流失严重而被迫修建的水泥护坡被重新以草木替代;部分曾被截弯取直的人工河段也重新恢复了其自然河道。与此同时,全面控制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生活等产生的污染物排入莱茵河,坚持对工业生产中危及水质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以及减少莱茵河淤泥污染等大量措施同时并举——莱茵河终于慢慢开始从魔咒中苏醒过来。

除了对水质进行监督评测、恢复重建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以及监控污染源头等工作,莱茵河的治理还特别注意源头的保护,努力恢复源头地表自然地貌。在发源地,瑞士先后拆除了各类不合理发电大坝、水库和蓄水池,建设大片湿地和恢复森林植被,上游河道两岸因水土流失严重而修筑的水泥护坡被重新以草木替代,部分曾被裁弯取直的人工河段又被重新恢复其自然河道,改善和提高了已经退化的莱茵河上游河流生态系统。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附近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救火时喷出的水柱将20吨含有剧毒的农药冲进莱茵河,数百公里河段遭剧毒污染、鱼和其他生物全部死亡。沿岸国家负责管理莱茵河的部长们在事故发生后,连续在苏黎世和鹿特丹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委托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一个彻底根治莱茵河的方案。1987年,沿岸国家的环境部长一致通过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制定的《2000年前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此,莱茵河的治理掀开了新的一页。

在众多项目中,一项名为“大马哈鱼2000”的计划被视为是整治莱茵河成果的试金石。在1987年通过的“莱茵河2000年行动计划”中,一项具体指标是,希望在2000年时能够达到大马哈鱼回到莱茵河,以此检验河流生态整体恢复的情况。大马哈鱼是莱茵河的标志性鱼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其数量众多,大马哈鱼一直是莱茵河上的渔夫们每天“佐食面包的佳品”。

1885年,那时仅德国与荷兰两国,每年在莱茵河中捕捉到的大马哈鱼就达到数十万条之多。然而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这一数字就逐渐趋近于零。伴随着治理工作的全面进行,1994年,相关部门在莱茵河里支流中发现了洄游而来的大马哈鱼产下幼卵,1997年在莱茵河上游的法国阿尔萨斯地区也证实了大马哈鱼的踪影。

二战以前的统计表明,在莱茵河里昔日一共有63种鱼类,而上世纪70年代时,莱茵河部分河段鱼类几乎绝迹;但1995年的统计数据为45种,而最新的调查表明,莱茵河已经恢复到战前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昔日那被“诅咒”了的莱茵河,已经回归。在科不伦茨、波恩、科隆以及杜塞尔多夫等地看见的莱茵河,只感觉到恬然静美:无论是莱茵河畔许多露天小酒吧那悠闲的人群,或是在河中或扬帆或划独木舟乃至骑摩托艇从事健身运动的人们,还是在青山绿水间不时掠过河面的水鸟,一切都让人感到真正的自然之趣。

莱茵河的治理经验告诉我们,治理江河污染,靠的不仅是文件、制度、规定以及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应解决缺乏畅通无阻的跨流域协调机制、充满智慧的制度化设计以及让流域下游地区充当主角的政策等问题。可以预见的是,总有一天,莱茵河的治理精髓,能复制到我国的河流污染治理当中。

链接保护莱茵河委员会的智慧设计

众所周知,莱茵河流经欧洲9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跨流域治理污染最成功的一条河流。因此,对莱茵河经典的治污版本,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争先恐后地想复制照搬,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条类似河流效仿成功,究其根源,是根本没有学到莱茵河的三条治理经验:

一方面,制定了畅通无阻的跨流域协调机制。莱茵河流域的9个国家,制定了一个莱茵河日常养护“国际公约”,并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成员国的相关责任人轮流担任。之所以要形成由12人构成的跨流域协调机制,其一,能达成共识。流经国都对污染认识明确,普遍认为整个流域是一个生态整体,区域内所有的个体休戚与共。其二,管理上注重效率。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磋商防污染重大问题的部长级会议,每年都开,而讨论具体治理措施的各个执行部门的会议每周必须开一次,工作效率非常高。

另一方面,充满智慧的制度化设计。莱茵河流域现有通报检测站点数十个,设立的注册通报员上百人。这些设立在沿河自来水公司、矿泉水奢司、食品加工厂等“用水敏感企业”的通报员,随时密切监测莱茵河水质的变化情况,这批常年活动在水质监测第一线的“报警员”,发现水质稍不符合规格,就会立即报告相关监测部门,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此外,让流域下游国家唱主角。按照制度设计,尽管委员会主席按照规定期限轮转,但委员会的秘书长却总是荷兰人。因为荷兰是莱茵河最下游流经的国家,在河水污染的问题上,荷兰最具有发言权,而且,荷兰由于受到污染危害可能性最大,所以,对于治理莱茵河污染的决心和责任心最为强烈。

猜你喜欢

大马哈鱼莱茵河委员会
有一种“爱”叫大马哈鱼
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摄影作品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执着伟大的大马哈鱼
执著的大马哈鱼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莱茵河有多深
勤奋的莱茵河
生命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