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会的关注程度看当前的环境问题

2009-09-10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2009年8期
关键词:两会保护污染

潘 敏

摘要:从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看,环境问题再次成为了大会代表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那些特征以及危害?解决好环境问题有什么意义?又有那些现实的解决途径?本文结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数位人大代表对环境问题所提的议案,对以上几个问题做浅显探讨。

关键词: 两会 环境 污染 保护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中全会已于2009年3月13日胜利闭幕,在此次盛会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们就当前国民所关注的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献言献策,其中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一如既往的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不论从国家安全、政治稳定还是人民安居乐业角度,环境问题依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何看待环境问题,如何在环境危机中寻求突破口,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是人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所谓环境问题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即产生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的8钟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2)臭氧层破坏。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氟溴烃类等化合物分解了臭氧分子,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3)酸雨。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4)淡水资源危机。全球淡水危机日趋严重,这不仅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而且许多生物也正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湿地干化和生态环境恶化而灭绝。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其它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6)森林锐减。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7)土地荒漠化。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8)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三、环境问题的特征

(1)环境问题的普遍化

环境问题已经越过国界、洲界,成为了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近年来, 英美等国家采用加高烟囱的方法.将酸雨`偷运'到别国.结果, 英国的酸雨移到了2000千米之外的北欧;美国工业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 越过国界在加拿大形成酸雨, 使加拿大几百个湖泊因酸化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南极洲,过去50年里,南极大陆的平均温度上升了3摄氏度,冬季频发的暴风雪渐渐被更加冰冷刺骨的暴风雨所代替,导致成千上万只新生小企鹅活活冻死。南极专家认为,这是气候变化给南极地区带来的又一灾难性影响。

(2)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化

仅2007年一年,我国气候出现的几个新高:第一个是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第二个是台风圣帕造成严重灾害。第三个是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第四个是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57年最暖一年。第五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雷击丧亡严重。第六是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第七是江南华南高温伏旱严重,数百万人饮水困难。第八强台风“罗莎”造成浙江严重损失。第九城市暴雨影响严重。第十南方地区发生1951年来罕见秋旱。

(3)环境问题的复杂化

以往的环境问题一般具有单一性,如一种污染导致一种危害的产生,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环境原因和污染结果之间往往呈现一因多果或多因一果的态势:工厂排放的污水流入江河,造成河流水质的下降,导致淡水生物的灭绝,受污染的水体用于灌溉农产品又造成粮食的减产甚至绝收,居民饮用了受污染的水,出现健康问题,近年来出现众多疑病,怪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食品及饮用水受污染所导致。

(4)环境问题的政治化

环境问题在过去只被单纯的理解为经济问题,技术问题,但在当前已决不仅是某个或某些领域的问题,其已成为威胁人类继续生存与发展的具有全社会性全球性的问题,并从经济领域上升到政治领域的高度。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现了环境保护主题的抗议示威或游行;政治家们也将环境问题作为自己参政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保护这一概念亦频频出现在各国政府报告及其他重要文件中。

三、 09年两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严格执行能耗和环保国家标准,加大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三是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四是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国家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④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问题,各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以生态补偿方式解决“生态贫民”问题

针对我国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群众成为“生态贫民”的尴尬局面,部分代表提出,应该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制度,以缓解这些地区贫困群众生活,解决“生态贫民”问题。代表提出应给予重要生态功能区农民以生态补偿,生态补偿资金的用途更多应关注生态功能区群众生活的直接改善和受益,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其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生态建设的成果才保得住,能持久。而建立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生态补偿联动协调机制和利益分配格局是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制度保障。

2、扩内需、保增长形势下的“绿色提醒”

扩内需、保增长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一些人大代表对此发出“绿色提醒”,在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和消费需求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代表认为,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是要治理,但营造好的生态环境则更为重要。“怎么营造?就是要种树,有了树才能有绿色。”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金早也提出,珠江流域应趁现在还没有破坏就纳入到重点保护规划里面去,不要再像长江、黄河一样,在破坏形成后再去补救。”他认为 “现在就要建立一个长期机制,农民保护上游的水源林,国家应该给予补偿。”

3、洪梅香:农村垃圾日益"城市化" 公共环境设施应向农村延伸

全国政协委员、银川市政协主席洪梅香呼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公共环境设施和服务网络要向农村延伸,探索一条新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子。她建议,加强镇村、街道公共环境的规划和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农居点、小城镇建设进行规划时,重点应将防治污染与垃圾处理纳入规划中。同时,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因地制宜地制定行政法规,依法规范管理农村垃圾和污染物的处理和利用,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公共卫生等知识,让农民了解环境污染和农村垃圾的危害性,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解决好环境问题的意义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困扰人民生活的大问题,解决好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是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马克思在人类历史和人的活动视野中阐述自然观, 强调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一具有根本性的看法决定了我们要切实把自然看作人的身体的一部分, 合理地利用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不能因为强调人的特殊利益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

(2)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会发展在经历了生产力低下时的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工业化时期狂妄的征服自然、劫掠自然,到现在的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曲折过程,这也符合哲学上正反合的辩证过程。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比发达国家落后20~30年,我们现在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时不晚,这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3)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条件

胡锦涛主席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①(PPI5-16)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就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4)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要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是基础,对GDP的盲目崇拜显然不能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的建构都不能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社会,才有可能建立真正而长久的社会和谐。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无情地报复了我们。②面对未来,我们也许更应记住“土地、阳光和空气不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而是我们向子孙后代的借贷”。③

五、解决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于各人大代表针对部分具体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的几点解决意见及建议,笔者认为应从整体的高度来概括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动员各方面力量,动员全社会的积极性,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环境保护责任。

(1)加强生态道德建设,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鼓励环保技术创新,保障环保收益

大力发展生态技术是保障环保成果的根本手段。要做到资源利用是合理的、增长对环境是友好的,在树立环境保护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技术的支持,如太阳能利用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和回用技术、自然保护技术等。发展依赖于技术,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配套和保证。只有可持续发展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才能确保生态文明的实现。对于从环保事业上取得的技术创新和经济收益,政府应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并大力宣传鼓励,倡导人人以环保为荣的社会理念,从中所得收益,例如承包荒山造林所得的林副业收益,应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对于为环保事业而牺牲的部分个人收益,也应得到国家的补贴与扶助。

(3)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近年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一直在组织专家开展环境保护法修改的研究论证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在全面修改该法的议案中提出要重新定位这一法律的立法目的和立法原则, 补充完善基本法律制度, 强化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内容,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同时 全国人大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简化了法律草案的提交程序和环节, 提高了环保的立法进度。从环保法律法规建设情况看, 国家与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 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从环境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情况看, 国家颁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建立起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同时还应改革环保工作领导体制,各级环保部门垂直领导,逐级对上负责,将环保监督部门从各级政府中划分出来,可以有效避免各级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单纯为了GDP的增长而忽视地方的环保责任,忽略企业的环保义务。

①七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③赵美珍《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

④摘自人大十六届二中全会《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

两会保护污染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