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合组织28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009-09-09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总体公办成员国

余 强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了解和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经合组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国也就成了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笔者用SPSS统计软件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以来发布的6份《全球教育概要》年度报告中的有关数据编成SPSS文件,进行二手资料分析。对经合组织成员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做一个总体介绍,旨在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参照。

一、OEGD成员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现有30个成员国,总人口11.5亿,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大多数OECD成员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学前教育”指的是幼儿园教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以来发布的《全球教育概要》系列年度报告中,爱尔兰学前教育统计数据严重缺失,而土耳其和其他OECD成员国在学前教育方面差距太大,故本文的分析只覆盖28个OECD成员国。

(一)学前教育开始年龄

在28个OECD成员国中,21个国家(占75.0%)学前教育的开始年龄是3岁,5个国家(占17.9%)是4岁,只有两个国家(占7.1%)是5岁。绝大多数OECD成员国学前教育的开始年龄是3岁。

(二)学前入园率

入园率是衡量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6年OECD成员国学前阶段幼儿的毛入园率如表1:

从表1可见,大多数OECD成员国入园率是很高的。9个国家的毛入园率超过了100%;另有9个国家在90%和99%之间;毛入园率在85%以上的共有21国,占75%。毛入园率低于70%的只有美国、加拿大等5个国家。

为了准确地描绘总体的普及率,笔者以2006年成员国的适龄幼儿总数和在园幼儿总数为依据,来计算目前OECD成员国的总入园率。计算结果是:2006年,28个OECD成员国共有适龄幼儿3522万,在园幼儿有2958万,总体毛入团率为83.9%。

(三)公私立学前机构的比例和政府资助

在上述28国中,26国报告了2006年在私立幼儿园中就读的幼儿与全部在园幼儿之比,另外两国有近期的数据可以替代:荷兰有2004年的数据。丹麦有1999年的数据。将其分别替代后,当前OECD成员国私立幼儿园的比例如表2:

从表2可见,OECD各成员国在私立幼儿园就读的幼儿人数比例差异很大,最低为1%,最高为98%。但按各国在园幼儿的实际人数计算,2006年OECD成员国在园幼儿共有2958万人,在私立幼儿园就学的人数比是1030万人。仅占34.9%。因此,就OECD总体来说,在公办幼儿园就学的幼儿占多数。

不过,在OECD成员国中,公办或私办只是形式问题,OECD成员国对私立幼儿园也提供公费资助,政府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水平才是关键因素。OECD成员国对学前教育的拨款情况如表三:

从表3可知,OECD成员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2005年,OECD成员国平均生均教育费高达4882美元,学前阶段的政府预算占各级教育总预算的8%。而公费占学前教育总花费的比例高达80%。这两个指标清楚地说明OECD国家的学前教育是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资助为辅。

(四)学前教育师生比

师生比则是反映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在2006年,OECD有22国报告了学前教育教师的数量和师生比。总体情况如表4:

如表4所示,OECD成员国大多数国家学前教育师生比是在1:10至1:20之间。占81.8%。就总体情况来说,上述22个OECD成员国2006年在园幼儿总数是2792.1万,共有教师163.6万,师生比是1:17.1。

二、OECD成员国学前教育发展趋势

(一)起点年龄的发展趋势

在2003年以来的《全球教育概要》系列报告中,和2001年相比,只有卢森堡的学前教育开始年龄于2005年提前了1年,从原来的4岁提前到了3岁;其余国家近年来没有变化。从总体上说,OECD成员国学前教育的起点年龄趋向于从3岁开始。但变化趋势缓慢。

(二)学前入园率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数据中选取了1999、2001、2003、2004、2005、和2006年度的数据,因数据缺失而排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26国1999年以来学前入园率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1999年以来,OECD成员国毛入园率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74.4%上升到了2006年的83.8%,上升了9.4%。

(三)私立幼儿园的发展趋势

由于数据缺失较多。为减少交错缺失的影响,我们只选择了1999、2003、2004和2006年度的数据。在这4个年度里,共有26个国家数据齐全(笔者用斯洛伐克2001年的数据代替其1999年的缺失),丹麦和澳大利亚因数据缺失而被排除。依据这个样本,近年来OECD国家在私立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幼儿比例发展趋势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1999年以来,OECD成员国在私立幼儿园就学的幼儿所占的比重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不大,8年里只增长了4%。也就是说,OECD国家学前教育以公办为基本形式,这一总体格局在新世纪里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四)师生比的变化趋势

选取了2001、2003、2006年3个年度教师人数数据齐全的17个国家作为样本。这17国共拥有人口8亿6716万,占上述28个OECD成员国总人口的80.4%,能较好地代表OECD国家的总体情况。依据这个样本,OECD成员国学前教育师生比从2001年的1:19下降到了2006年的1:16,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见图3)。

三、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1年全国学前阶段幼儿毛入园率达到了35.9%,2006年达到了42.5%。但是和OECD国家相比较,我国学前教育的毛入园率低了42个百分点。这样巨大的差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应当迎头赶上。而要迎头赶上,当务之急显然是要加大国家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这也许是OECD国家的经验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就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来说,我国的《宪法》和《教育法》都做了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基本阶段。但是,我国的学前教育没能真正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来。前几年社会上提出的“教育产业化”对学前教育冲击很大,有些地方把学前教育全部推上社会,甚至出现了大量出卖幼儿园和把幼儿园办成企业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原本十分薄弱的公办幼儿园系统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当然,从就读幼儿的数量来看,我国的公办幼儿园仍然占主导地位。例如,2004年,我国有5.6万所公办幼儿园,6.2万所民办幼儿园,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为1503万,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为584万。但是,目前我国一些的公办幼儿园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即虽有公办园身份,却得不到政府拨款。

OECD成员国65%的幼儿就读于公办幼儿园,同时国家还资助私立幼儿园,因而政府的投入是十分巨大的。以2005年为例(见表3),OECD成员国学前阶段的平均生均拨款为4882美元,学前阶段的政府预算占整个教育总预算的8%,公费投人占学前教育总花费的比例高达80%。与OECD国家相比较,我国近年来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政府投入是太少太少了。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到学前教育的年生均经费只有280多元,和OECD国家数千美元的生均经费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即使从相对数字来看,我国政府对学前阶段的投入也太少了。我国学前阶段的预算只占全国各级教育总预算的1.2%到1.3%,这一相对比只有匈牙利的1/12。西班牙的1/10,法国的1/9(参见表3)。

所以,显而易见的是,OECD国家的学前教育普及率之所以大幅度高于我国,公费办园和完全或基本免费是最关键的因素。实际上,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家长只需为上幼儿园的孩子承担10%左右的费用,同时,对贫困家庭还有特别的优惠。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借鉴OECD成员国的经验,大幅度地加大政府投入,尤其是要为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建立一个免费、基本免费、或至少是低收费的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力军的学前教育系统。另外。在师生比方面,我国目前是1:23,和OECD国家的差距也很大。也需要逐步改善以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

猜你喜欢

总体公办成员国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公办学校不插手民校,避免“民贵公轻”
神数据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圆柱壳总体动态响应分析
什么是IMF份额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