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深基坑支护逆作法施工技术

2009-08-31陈志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3期
关键词:逆作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陈志勇

摘要:目前,逆施法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文章主要对于深基坑支护逆作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分类、优点及其适用性,并且对于逆作法设计原则和施工程序也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基坑围护;逆作法;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3-0152-02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向高空和地下发展,交通设施向多层次立体化发展,深基础工程已成为建筑业近年的一大技术热点。与此同时,深基坑工程伴随地下空间的利用而出现,其复杂程度为人们始料未及。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技术上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要求经济节约。从近年来随着深基坑开挖工程的逐渐增多,深基坑支护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逆作法就是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但是由于设计、施工等偏见和疏忽致使深基坑支护倒塌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一、逆作法深基坑支护发展概述

在逆作法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方面研究较多的国家,是日本、美国和英国,在工程应用方面,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和台湾地区都有应用。我国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常熟路站、黄陂南路站、北京地铁复八线永安里站、天安门东站、大北窑站以及广州、天津、深圳等地铁站台不少都采用逆施法施工。上海人民广场地下二层车库,上海电信大楼地下三层在城市的建筑密集区也采用逆施法施工。

传统的施工多层地下室的方法是开敞式施工,放坡开挖,或用支护结构围护后垂直开挖,挖至设计标高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再由下而上逐层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待地下结构完成后再进行地上结构施工。对于深度大的地下室,用上述传统方法施工存在一些问题。利用逆作法施工开挖深度很大的且土质条件较差的多层地下结构是十分有效的。逆作法的工艺原理是:第一步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连续墙也是地下室结构承重墙)或周围施工地下墙或其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等只用作支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拄子位置(柱子或隔墙相交处等,根据需要计算确定)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格构柱和桩,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第二步施工零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的刚度很大的水平支撑,零层的楼面结构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第三步是在该楼板下挖土,直到负二层楼板处,然后浇筑负二层梁板结构,如此继续下去。以主体结构梁板作为支撑,同时也可减少基坑开挖时对周围建筑设施的影响,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二、逆作法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分类、优点及适用性

(一)逆作法的分类

根据围护结构的支撑方式,基坑工程逆作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1全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主、次梁、楼板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支撑。

2半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中先期浇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对围护结构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撑,待土方开挖完成后再二次浇筑肋形楼板。

3部分逆施法:利用基坑内四周暂保留的局部土方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抵挡,抵消侧向土压力所产生的一部分位移。在基坑中部按正作法施工,基坑四周用逆作法。这种方法也叫盆状开挖逆作法。

逆作法施工,以地面一层楼面结构是封闭还是敞开,分为“封闭式逆作法”和“开敞式逆作法”。前者可以从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后者上部结构不能与地下结构同时进行施工,只是地下结构自上而下逐层施工。

(二)逆作法施工优点

1基坑变形小:用逆作法施工,是利用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作为周围支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内部支撑。由于地下室结构与临时支撑相比刚度大得多,所以,地下连续墙在侧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就小得多。

2基坑支护水平支撑与地下室结构楼板合一:支护墙体与地下室墙体合一。因工程楼面结构就是支撑体系,可以解决特殊平面形状布置支撑体系的难题,既可代替支撑又使结构受力合理。

3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可同时施工:带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如采用传统方法施工,其总工期为地下结构工期加地上工期,再加装修等所占工期。而用逆作法施工,一般情况下只有地下l层占绝对工期,其他各层地下窒可与地上结构同时施工,不占绝对工期,因此,可以缩短工程的总工期。

4明显的经济效益:多层地下室采用常规的临时支护结构施工,地下室需设置外墙及外墙下工程桩,花费工程费用亦相当可观。

(三)逆作法施工中结构的受力特点

1地下连续墙的受力。按常规施工方法,地下室外墙仅作为基础的外墙板受力,但在逆作法施工中,外墙板通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在施工过程中既具有深基坑支护受力的作用,在完成地下室后又成为结构外侧墙,二墙合一是最佳的方案a

2逆作法的结构设计,可以分为顺、逆分界线的设计、结构柱和和支承柱的设计和结构的节点设计。

三、逆作法施工程序及相关设计

(一)逆作法施工程序

1按基础外围面积,先施工四周的支护结构,支护体系采用地下连续墙或排桩,基础若是桩基采用上述排桩、钻孔桩等。

2按设计图施工中间支承柱,采用“一柱一桩”的基础,每根桩必须承受基础尚未完成前的上部和地下结构自重及各种荷载,目前在逆作法施工时大部分是临时采用钢管柱或型钢柱(宽翼面工字钢)支承,挖土完成后再作外包混凝土,当采用挖孔桩时可支摸采用钢筋混凝土柱。

3利用地下室一层的土方夯实修正后作地模,浇灌地下室±层的顶层钢筋混凝土的梁和板,并在此层预留出挖土方的出土洞若干个。

4进行地下室一层的土方的推土、挖土和运土到室外卸土区。

5重复程序3进行地下室二层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同样要在楼板中预中预留出土洞。

6重复程序4进行地下室二层的土方外运。

7重复程序3、5进行地下三层的梁板混凝土的浇筑。同样要在楼板中预留出土洞。

8重复程序4、6进行地下室三层的土方外运。

(二)逆作法施工总体方案的设计

施工逆作法的施工总体方案设计对工程的成功实施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期、费用、工程质量及对环境的保护。

1半逆作方案。半逆作是指施工过程中从分界线向下施工,而不向上进行施工。半逆作特别适用于顶板行车、行人或堆场的要求的工程,目前多用于市政中的地铁工程、城市绿地工程等建设项目。

2顺逆结合施工方案,顺逆结合可以使顺作法和逆作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当场地足够大时,可以解决挖土和运土的问题,目前应用于不同的工程条件已取得较好的结果,可以有支撑加逆作方案、一顺一逆方案和顺逆综合使用方案等。

(三)选用逆作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

需要考虑的主要相关的因素有:

1需最大限度利用城市规划红线内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作为地下室外墙,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的目的。

2地下室深度最好是二层及二层以上较深较大的地下工程。

3拟建建筑物基坑四周的环境特别复杂,施工难度很大,四周的环境保护要求特别严格。

4工期要求紧,缩短施工工期对工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或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5基坑地下室面积较大,造型又复杂,采用一般的支护结构,难以完成地下室工程的施工。

四、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基础也越建越深,对深基坑的开挖支护技术也提出新的要求。通过本文关于深基坑支护逆作法施工技术相关分析,以期为现场基坑逆作法施工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芮瑞,夏元友,基于三雏有限元的地下连续墙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方案设计,岩土力学,2008,(5)

[2]李亮,彭小林,蔡鹏飞,某超大型深基坑逆作法施工[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6,(3)

猜你喜欢

逆作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浅析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