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思想 开创新局面

2009-08-28温陆琼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伙伴文章作文

温陆琼

作文教学历来是令教师头痛的事情。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有两怕:一怕指导,二怕批改;对于学生而言,主要是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或者是有话也不知该如何说。针对这些问题,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做法:

一、重视素材积累,解决“无米之炊”

从大量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缺少新鲜的素材,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作为刚步入中学的学生,必须学会“找米下锅”。也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一)注重背诵积累,培养写作兴趣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笔者认为,从让学生背诵古代诗词入手,多开展与背诵有关的比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学生在诵读诗词中容易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在观念上会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要我背”转为“我要背”。学生在背诵的活动中,不但积累了知识,增强了记忆,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有了背诵古代诗词的兴趣,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和课外的一些名篇佳作的背诵也就不感到困难了。通过背诵,吸收大量的词汇,认知许多布局谋篇的章法,接触各种各样的优秀写作范例,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二)注重课内外阅读积累,写好读书笔记

课内外阅读积累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都是学生作文的典范,文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俯拾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品读、领悟、仿写、积累。这样能使学生对语言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学生对语言的生成性也容易产生探索的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在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时,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通过回忆有关蔡老师的七件小事来表达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七件小事有详有略,由课内到课外,由平时到假期,全方位地刻画作者心目中老师的美好形象。文章浅显易懂,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初读课文后,基本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小事。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延伸,也是课内活动的补充和发展。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知识的积累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很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广泛阅读会让学生产生多种体会,写作兴趣会增强。因此课外阅读应以博览为基础,精读为目的,指导学生勤做摘抄,多作评点,每周用一节课对一周课外阅读情况做小结,师生互相交流读书的乐趣和困惑。

(三)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坚持写随笔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要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记得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里的“发现”便是“观察”。说到观察,人们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潭中的鱼儿、林中的小鸟;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老师与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亲朋好友的穿着打扮等都是观察的对象。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总之,从“小”入手,能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

鲁迅先生能把百草园泥墙根一带写得妙趣横生,正是因为他观察细致:他眼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耳听——鸣蝉低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手摸——翻开断砖,按住斑蝥的脊梁,拨何首乌的根,摘覆盆子;嘴尝——覆盆子“又酸又甜”。如果他没有细致的观察,能写出这么生动形象的语句吗?简单地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作为观察者对这些人和事有近距离的接触,能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能对这些人和事作出判断和评价。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形成文字保留下来。长期如此,在大脑中的新鲜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分主题积累素材,也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使这些素材形成一个系列。如“亲情”、“友情”等话题(主题)。在写作中如果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写作文时就不会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试想,我们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下来,有了丰富的材料库,我们何愁“无米下锅”呢?

二、重视写作前指导,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十分重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可引导学生唱好“作文四部曲”——审题、立意、选材、结构。

如何引导学生唱好“作文四部曲”呢?做法是:用两至三节课时间与学生探讨什么是“作文四部曲”?为什么要经历这四个环节?以记叙文为例,如命题作文“我的小伙伴”,我先让学生思考:根据所给出的作文题,这篇文章应该写什么,怎样写。然后进行探讨、交流、发言。“我觉得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写‘我和小伙伴亲身经历的事……”“写我的小伙伴助人为乐的事……”等,听了学生代表的发言后,老师要及时综合、归纳每一步要把握的重点。如在“审题”中,我是这样和同学们说的:同学们说得不错,这是写人的记叙文,题目中的“我”表明要用第一人称来写;“小伙伴”是写的对象,可以是“我”的一个好友,也可以是一群好友,重点要写出“小伙伴”的肖像、言行、性格特点及与“我”的关系。在“立意”上,我是这样总结的:同学们都能积极发言,很好。立意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本次作文要通过写“我”的一个或几个小伙伴的言行,表现“小伙伴”的好思想、好行为或表现“小伙伴”认真学习、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尊老爱幼,勇于改正错误的好品德等。在“选材”上,我不忘告诉同学们:在你的材料库里,有许多合适的材料,但要根据你的立意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素材。比如表现“小伙伴”认真学习的精神,可选在不同时间或场所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虚心求教的素材。如表现“小伙伴”乐于助人的精神,可选择帮助别人的典型事例来写……在“写法”的总结时:我结合教材中一些结构思路清晰的课文来引导学生,并提醒他们,文章结构一般是指总—分—总,总—分或分—总的形式。这篇文章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如开头总写“小伙伴”与“我”的关系,点明人物及其肖像、性格特征,后分几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小伙伴”的思想、精神面貌等,塑造“小伙伴”的形象;结尾可采用呼应开头作结。学生通过探讨、交流,又听了老师的总结后,就豁然开朗了。接下来,由学生自主、合作练习。可以自己拟题,自己唱“作文四部曲”,也可以拟好题给其他同学唱“作文四部曲”。在这种自由轻松的作文课堂里,学生既明白了写作的方法,又激起了写作的兴趣。

三、重视作文评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重视文章评改,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如何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作文评改呢?

(一)拟定激励机制

学期初,就拟定各种奖励制度,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如:让学生把在课外阅读、练笔或作文评改时认为好的文章推荐出来,在课堂上读出来,并说出推荐理由。这样就可以得到学分奖励,每推荐一篇文章奖励10分;每月评选一次,每次评出10名,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学生有了激励,评改文章的兴致就高了。

(二)合作修改、评点

作文评改,从合作修改训练开始,更能调动学生的修改的兴趣。方法是:在收上学生的作文后,从中选出三至四篇例文,既有成功的习作,又有存在明显不足的习作,而且几篇选文各有特色,各有代表性。有的习作立意角度别出心裁,有的个性化语言突出,有的结构新颖独到等等。而存在不足的文章,或偏离题意,或思路紊乱,或语言晦涩等等。然后,将这几篇文章按原貌印发给学生,或在课堂上通读原文。有时事先通知原文的作者,让他们做好准备,重点谈一下在动笔之前,是怎样构思谋篇的。因为每次作文训练都是有重点的,从字、词、句的修改,到篇章结构、选材、立意的训练,所以每次要根据训练的重点,让学生明确这次修改的着重点。比如立意,即“应该写什么,表现什么主题”。让学生分析例文的选材,“写了些什么”,能否为主题服务,还要考虑一下文章的结构,即“是怎么写的”,看它的结构安排是否合理。这样,在修改的过程中,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在作文修改课上,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即若干个学生为一组,每组推荐出一位组长。然后各小组确定其中的一篇作为评改重点或针对推荐的文章进行评点,对文中的标点、字、词、句等方面进行讨论修改。最后由小组长将组员的意见综合起来,派代表总结发言。

(三)自主修改、评点

学生有了合作修改作文的基础,懂得了怎样去修改作文,就可以独立自主去进行作文评改了。方法是:先提出本次作文修改训练的重点,再将学生的作文发下去,让同桌之间或前后桌之间互换作文修改。然后要求学生至少读三次文章,以记叙文为例,初读文章,修改文中字、词、句、标点。再读文章,归纳主要内容。三读文章,指出文章的优点与不足,认为好的说出好的理由,认为不足的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给作文评分。所谓“旁观者清”,看别人的文章,既看到对方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对比自己的文章,也就明白自己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了。

(四)教师评价

不管是小组合作评改,还是学生独立评改,教师最后对这次作文作总的综合评价都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作文和评改的内容,指出其中的成功和偏颇之处。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应充分发掘学生作文中的成功点,无论是立意、结构或语言,甚至某个词语的独到应用,都应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总之,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让我们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想,努力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真正实现学生想写作文,敢写作文,爱写作文的心愿,使学生不仅能应付考试,还能应付未来社会的需求。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小伙伴文章作文
我和我的小伙伴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我的小伙伴
“小伙伴”等十七则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