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09-08-27张广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新桃换旧符示范课门神

张广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偶尔读到王安石的《元日》,忽然想起了中学语文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弃旧用新的教学模式,与这位改革家的这句诗是何其的相似。

不可否认,推行素质教育,改变语文教材以及实施新课改,给一直以来死气沉沉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近几年,诸多专家、学者、语文教师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不少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曾经倾注了探索者的很多心血,科学性、可借鉴性很强,但是如果语文老师一味地依赖模式,躺在“模式”里出不来时,这种科学化的模式就会变成面目可憎的套式。这种情况不联系实际,否定了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无异于“东施效颦”。虽然改变了原来的教法(旧符),换成了新的教法(新桃),无论形式多么新颖,但都是换汤不换药。如果不能顾及客观实际,忽视个性差异,那么,新的“门神”和旧的“门神”又有何区别?

鲁迅先生说过:“文章有法,但文无定法。”虽然说的是如何为文,但我觉得运用到如何教学上来,又是那么的切实可行。试想,这些年我们接触过的教学模式有多少?什么问题模式、发现模式、讨论模式、自学模式、情境模式、训练模式、朗读模式,甚至运用科技手段的课件模式,花样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些模式在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上被广泛采用,大有泛滥之势。但实际效果如何呢?正如在一次省级语文研讨会上一位资深专家指出的:模式可用,但必须灵活把握,教学对象不同,很难产生同样的教学效果,切忌生搬硬套。

专家点评,可谓一针见血。无论多么新颖的模式,都有具体适应的环境,学生是鲜活的,情况是随时变化的,我们怎能用一个模式去束缚学生?过去“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很难适应现代教学,必须改变,可是新的模式就是万能的吗?比如在河南适用的模式,就一定适用于河北吗?重点中学适用的也不一定适用于普通中学。学生学习、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不同,掌握知识的状况也就不一样;接受能力有差别,学习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古人尚且知道因材施教,我们又怎能强求“千篇一律”呢?

在我们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周小教研,每月大教研,不断派人外出听课学习,这都是好事。但是,如果要教案共享,对别人的课堂模式生搬硬套,那就值得商榷了。比如一位年轻老师在听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讨论课后,大受启发,为其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所叹服,于是自己极力模仿。可是由于自己年轻,缺乏经验,在学生讨论时,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学生哗然,甚至有些调皮的学生故意给这位老师出难题,弄得他下不了台。其实,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我们扬长避短,采用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手段和方法,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岂不更好?

还有一次,一位中年教师从外地听课回来,上了一节示范课。本来这位老师能力强,经验丰富,是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平时教学很受学生欢迎。他在外地听的是一位老师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听课时就被人家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打动,决定在这次示范课上运用自己并不擅长的朗读模式。由于发音不准,声调高低不会把握,不仅没营造出吸引学生的抒情氛围,反倒让学生兴味索然,昏昏欲睡,其效果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万能的教学模式是没有的。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生命力不在于模仿,而在于独创。回头再想一想文章题目,王安石提倡政治改革,诗歌中表达以旧换新的愿望十分自然。把它引用到教学改革上,我认为,只是形式上的“新”,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他们喜爱的“门神”来,才是上上之策。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新桃换旧符示范课门神
“研究数学之本,体验数学之美”
元日
门神想吃立夏饭
清代宫廷门神述略
门神年画展
命题者的话
示范课答题专业户
智慧地图(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