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良性互动

2009-08-22彭穗宁

四川党的建设 2009年1期
关键词:执政党改革开放民主

彭穗宁

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民主生活的变化和要求,积极加以引导,善于总结经验,用党内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来引领人民民主和推动基层民主,使人民民主的扩大、基层民主的发展,能够沿着有序、健康的方向推进。

改革开放30年人民民主的推进历程,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有着相融互动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在四川基层民主建设中,有着特别生动的展现。四川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正是记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成就最生动的书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的基础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关系,体现为人民民主的实践必然对党内民主有重要影响和推动,而党内民主的发展对人民民主更有着示范和带动作用。这种互动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现实基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其特定的内涵,它强调,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的,同时中国特色也是民主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同时社会主义也是民主的。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的带动功能。早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我们党就突出了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思路。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又进一步提出,要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建设质量和水平,促进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致力于社会民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因此,这样的改革,必然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必然有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的内容。改革开放之初,四川敢为天下之先,是全国最早推行农村改革的两个省份之一,是全国最早改革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撤社建乡的省份。而它的实际背景,正是要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

今天,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社会变化,不仅推动了我国民主建设进一步发展,而且揭示出中国民主建设的内在推动力,在于执政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的社会基础。

民主选举:执政党对基层变迁作出的积极回应

人民公社解体,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原有的乡村治理也随之发生了变迁,实行了村民自治。以此为契机,基层民主就对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新挑战。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应对乡村的社会变迁,乡镇政权的改革必然首当其冲。而这样的民主改造,相当程度又集中在干部选任制度上。

1998年前后,四川进行了大批乡镇选举改革。到2002年初,除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外,有近半的乡镇“公推公选”出了5447名乡镇领导,三分之一是党政一把手——787名乡镇党委书记与942名乡镇长。其中,巴中、泸州、雅安等地所有的乡镇党委书记均是通过“公推公选”产生。

由于实行了村民自治,如何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农村民主治理健康有序,我们面临着挑战。而当时,农村党组织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直接危及党的执政基础。

“公推直选”村级党组织成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这项由村民自治引发的“公推直选”活动,摆脱了支书由上级任命的选任方式,改由直接面对全体党员(也包括全体村民)通过投票选举产生。

按照中央的部署,1998年底,四川村级党支部成员的公推直选在全省331 39个村中铺开,普及率达到60.2%。而眉山地区、巴中地区是全面铺开,其中眉山地区全区当年应换届的2344个农村党支部中,实行公推直选有2359个,占99.8%。

“公推直选”体现了选举民主的基本价值导向,有利于农村的民主治理,因为经过“公推直选”产生的农村党组织领导人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有相对强的领导能力,这对于处理“两委”(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关系,提高农村民主治理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选举乡镇和农村选举改革,对基层政权是一次重大的民主改革,对乡村民主治理是一次积极的推动,是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良性互动的生动展示。

民主治理: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十六大还明确了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进行。

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四川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的引领不断深化,对基层群众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探索在不断推进。

四川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覆盖广、类型多、影响大,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对于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和渠道、对于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保障、对于基层民主的引导和带动,意义都十分明显。

党代表常任制在四川实行,还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就是普遍推行了党委委员、党代表、党员和群众的“三联系”制度。这项制度设计,进一步密切了党组织、党代表与党员、与群众的联系,这不仅能够使党的决策更好地反映民心、维护民利、集中民智,而且,使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形成了有机的链接,有利于基层民主的推进。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互动演进呈现出进一步开放性态势,党内民主主动、积极地向基层民主渗透,使基层社会在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不断地取得进展,展现出党内民主引导和带动基层民主宽广的发展路径。

重要启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使之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

对四川地区近30年,特别是近10年的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互动进程的考察与分析,给我们这样一些重要的启示:在党内民主与基层民主的互动中,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起着带领和引领作用,是基层民主正确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把这一互动的机理表述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确是非常深刻的。

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必须从更高的层面上把握发展党内民主重大意义,提升党内民主水平,使党内民主发展能够引领和示范人民民主。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而党内民主又起着带动和示范人民民主的作用。因此,发展党内民主,不仅对于执政党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而且对于社会主义事业,也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应该清醒地看到,民主最一般的意义,与执政党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指执政党执政的状况和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探索民主政治发展,得到的主要经验是,人民民主要发展,关键是党内民主的发展、党的执政方式要改革,执政水平要提高。今后,我们民主建设的方向应是着力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不断探索以党内民主引导与带动人民民主发展的路径与模式,以逐步扩大民众的参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序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部署,提升党内民主建设的水平。

必须高度关注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对党内民主提出的新课题和新要求。应当看到,我国的人民民主与基层民主建设是一个复合性的系统工程,内含各种制度的建设、各种机制的创新。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民民主的扩大和基层民主的发展,需要解决不少制度上的短缺、需要克服不少制度上的瓶颈。而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和困难,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必然会出现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的新要求。加上今天基层的社会生活,仍然积淀着不少冲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需要运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因此,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民主生活的变化和要求,积极加以引导,善于总结经验,用党内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来引领人民民主和推动基层民主,使人民民主的扩大、基层民主的发展,能够沿着有序、健康的方向推进。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道路,是党内民主引领和示范人民民主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它的成功需要我们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需要我们锲而不舍长期探索。

猜你喜欢

执政党改革开放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