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道路宽 走向市场天地广

2009-08-22沈岳方

群众 2009年8期
关键词:剧团文化

沈岳方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深刻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力推动文化自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新兴传播媒体的快速崛起,群众休闲娱乐方式呈现出多变性和多样化的趋势,致使地方艺术剧团普遍出现演出市场低迷、经费不足、生产乏力、人员老化等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依赖剧团自身已难以解决,唯有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有出路。2005年,丹阳市戏剧总团在面临停办困境下,在全省率先实现转企改制,以市场主体身份,扎根基层,搏击市场。闯出了一条县级剧团逆境发展之路。

严格程序,有情操作,积极稳妥实行转企改制

丹阳市戏剧总团原为事业单位性质,以丹剧为主体,曾凭借《野塘婚礼》、《大哥,你好》、《称婆婆》等一批优秀丹剧剧目,唱红大江南北,在全国赛事中屡获大奖,辉煌一时,被文化部授予过“天下第一团”的称号。1992年后,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剧团演出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加上投入不足,多年没有排演过一台新戏,每年演出不到30场,舞台、道具、设备得不到更新。累计债务近100万元,演职人员月基本收入不足600元,在职演艺人员人心不稳、情绪低落。到2004年,更是陷入了濒临倒闭的绝境。面临危机,唯有改革才有出路。2005年,丹阳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将剧团纳入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之列,由事业向企业彻底改制,重塑市场主体。

规范化运作。为推动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改制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市政府、市文化局和丹阳市戏剧总团三级改制领导小组,研究制订改制方案,明确改制方法、程序和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改制工作。组织资产评估,由财政、文化、审计等部门对剧团资产进行清查评估,核查确定改制成本。为使改制后的剧团能有效平稳过渡,市财政专门划借近300万元作为改制成本。同时,原来市财政每年60万元的事业经费继续拨付,用于支持艺术生产、购买文化服务和人才培养引进。

人性化操作。根据职工状况,划定了退休、提前退休、买断工龄、挂编、留用五种人员性质,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已退休人员由政府负担,工龄满30年、年龄满55周岁人员允许提前退休,自愿另谋职业的给予工龄买断,挂编人员一律清退。为确保改制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改制领导小组分门别类召开了多次专题座谈会、谈心会,答疑解惑,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了让退休的人定心、离开的人开心、留下的人安心,整个改制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例上访现象。通过职工的身份置换,全团由原来的92名职工缩减为28名,并且全部采用劳动合同制用工,使剧团甩掉了包袱,轻装上阵,为剧团顺利走向市场创造了条件。

企业化经营。转企改制后的剧团按照国有企业性质,明确了企业法人身份,申领工商执照,办理税务登记,按章纳税,彻底由事业单位转换为企业单位,真正走向了市场。面对激烈竞争的演艺市场,新生的剧团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狠抓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用人机制,打破平均分配,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焕发出勃勃生机。

融入市场,服务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剧团转企改制的4年多来,坚持从市场中寻出路、谋发展,转变观念、定位市场、苦练内功、服务社会,走出了一条“通俗产品和精品生产并举,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工作路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经济效益靠市场。改制当年起,剧团就把市场定位在乡村和社区,创作排演了《叔嫂冤》、《哑女告状》等一批传统丹剧、锡剧,同时自编自导综艺节目,开始市场化经营。当年就实现盈利近20万元。尝到了甜头的剧团,更加主动地走向社会,到市场上找饭吃。2006年起,由丹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组织发起的“建设新农村,文化村村行”活动,将每年送戏下乡不少于100场的任务交由剧团承担,为剧团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剧团以此为契机,通过“团企挂钩”、演出冠名、随场广告、部门资助等方式,走进集镇、乡村、社区、企业、学校,4年来,累计演出550多场,观众达60多万人次。到2008年,剧团实现演出经营收入50多万元,较2005年翻了两倍多;演职人员年均收入达到1.6万元,比2005年增长了128%;2009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演出80多场,经营收入近40万元。

社会效益靠服务。改制后剧团虽是企业性质,但同样需要承担社会服务职能。4年多来,剧团精心编排了10台面向农村、贴近生活、适应本地百姓口味的综艺节目和3台大型古装戏,每年连续转战100多个行政村,行程近5000公里,自带舞台、灯光、音响,吃在村头,住在农家,走村串巷,每到一处,各地就像过节般热闹,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万人空巷齐看戏的盛况。由于演职人员的敬业精神好、演出质量高,剧团的演出被当地的农民赞誉为丹阳的“同一首歌”。

发展后劲靠管理。剧团改制后,为激发内部活力、增强发展后劲,不断创新管理办法。一抓培训提升。打破了原有工种格局,致力于培养一职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人人会干事、人人想干事、个个有事干的良好局面。二抓人才引进。2007年和2008年两年间,剧团引进了8名平均年龄20多岁的演艺人才,为剧团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三抓艺术生产。每年创作生产一批新戏和新综艺节目活跃在城乡舞台。2007年,推出大型少儿音乐情景剧《回来吧,孩子》,在全市中小学巡演,创下了单剧最高观看记录;今年,又从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拨付10万元,支持剧团排演丹剧古装大戏《岳贡奇缘》,力争将演出市场拓展到全省更大的范围。

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注入持续发展不竭动力

剧团从四年前的濒临绝境,到改制后的健康发展,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得益于社会各界对文化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得益于剧团自身的努力和奉献。走向市场的剧团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必须按照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市场中历练成长。

加强扶持引导。为支持剧团改革发展,市委市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上继续给予大力扶持,转企后原财政拨款不变,市财政每年还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拨付13万元用于艺术生产。同时,积极促成剧团与本地大型企业联姻,演出与企业下乡营销结合,实现互利双赢。

主动转变观念。剧团改制后,要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增强全员市场意识,摒弃大锅饭、铁饭碗思想,不等、不靠、不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演艺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找准市场定位,拓展市场空间,主动适应演出市场的需求,在市场中求突破、谋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紧密联系市场。生产适应文化消费市场需求的艺术产品,是剧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剧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提升传统剧目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剧新戏,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广邀名家名导,向精品剧目创作高地进发,以期走出一条以大投入产出大剧目、以大剧目占领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培引人才。人才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剧团改制后,面对一线骨干演艺人才的大量流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通过制度建设改进提高剧团运行机制,创新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并以现有职工为基础,大力开展全员培训。使职工个个成为一职多能、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为剧团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有效的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引进年轻演艺人才,进一步积蓄发展后劲,为剧团的发展壮大提供不竭动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文化事业与产业“两手抓”、“两加强”,进一步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朝着“文化强市”目标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刘忠

猜你喜欢

剧团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谁远谁近?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