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塑造了一个行业的标准

2009-08-21

博客天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播音员

丽 丽

大部分人只识《新闻联播》里的罗京,端庄肃穆、不苟言笑;离开了电视的罗京,其实有着不一般的多面人生。

1979无心插柳考上广院

1979年,是罗京命运发生转折的一年,本想在全国理科高考时露一手的他,阴差阳错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

罗京的父母都是四川人,他们上世纪50年代才来到北京,罗京是家中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1979年,罗京是北京酒仙桥二中高二理科班的一名学生,当时的他对未来的想法十分简单,认为只要今后能考大学有书念就挺好,但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罗京的人生。

就在这一年的初夏,一位同学跑来找罗京,邀他一起考提前招生的院校—北京广播学院(简称“广院”)。在这之前,罗京从未想过要考“广院”。好友一再央求,罗京才答应去试试。直到考试的前一天,罗京还问:“怎么考?”那同学说:“大概是念篇东西吧。”考试那天,罗京顺手拿起一份报纸走进考场。有趣的是,招生老师一眼就相中了罗京。罗京清秀端正的形象和清脆悦耳的嗓音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果罗京考上了,他的朋友却落选了。

由于罗京始终认为自己的真正较量是在为之准备了多年的全国理科高考上,因此在考试时没有任何负担,而这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反使罗京顺利地考取了“广院”。

入学后,罗京所学的是新闻系播音专业,他们班30个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在新闻战线工作过的,身为小弟弟的罗京是一张白纸。入学考试时罗京的专业分数刚刚60分,但到了毕业考试时他的专业分数已名列前茅。在当时,中国播音最高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人们依然习惯于从“话匣子”里聆听政府的声音。因此罗京也萌发了一个梦想,他精心准备的毕业论文是有关电视播音方面的。罗京的才华同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青睐,最后,他选择了中央电视台。

1983

选择央视事业登顶

罗京毕业时选择了做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没想到一干就是25年。

1983年,罗京来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没想到,这一千就是20多年。凭借着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罗京的事业节节上升。2004年,他先是当上了播音组副组长,后被提拔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同时,他获奖无数,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享受央视特殊津贴;并曾获国家语委、全国语音文学工作先进工作者,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另外他还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

而他本人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国脸”,有好事者曾在网上公布了一份《央视著名主持月薪排行榜》,对月薪超过20万的主持人进行了一次排名。该榜显示,第1名是比较低调的罗京,月薪为28万。

1985恩师介绍结识妻子

在导师的介绍下,罗京认识了自己的妻子刘继红。两人能走到一起,也颇费了些脑筋。

1985年,罗京在全国的名气已经不小了,他的个人生活也受到亲友们的关注。罗京在大学读书时,就和播音系的李钢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J情谊。李教授看到他终日奔忙,就寻思着找机会给他介绍对象。一次,同样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的刘继红,带着问题到导师李钢教授家去请教,恰好碰到了回母校拜访恩师的罗京。刘继红对眼前这个比自己大5岁的师兄敬佩不已,趁机向他请教了几个播音方面的问题。因为专业相同爱好相似,两人聊了很久。刘继红给罗京留下了文静大方的印象,而她这种性格,正是罗京所喜欢的。第二天,刘继红接到师母的电话,问她对罗京印象怎么样。毫无思想准备的刘继红,被师母问得有点不好意思。师母热情地说:“正好罗京没有对象,我看你们挺般配的……”挂掉电话后,刘继红心潮澎湃,她觉得罗京为人谦和朴实,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他的气质和风度也让她心动,可是,他毕竟是名人,他能看上自己吗?

自从那次不期而遇以后,刘继红经常在李教授家里见到罗京,每次他都“蓄谋”在老师那里等她,然后再送她回寝室,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才离开。当时,罗京没有谈及感情,倒像个大哥哥一样关心她的学业,还带女孩子爱吃的零食给她。他的细心和诚恳渐渐打消了刘继红的顾虑。

就这样,经过二三年的交往,两人开始谈婚论嫁了。这时,双方父母却有了疑虑——罗京的父母是朴实的知识分子,担心出身高干家庭的刘继红有娇小姐脾气,刘继红的父母则担心罗京是“国脸”,他在家里会不会摆名人架子,让女儿吃苦呢?

罗京了解到准岳父岳母的顾虑后,就提着一个水果篮来到刘家看望两位老人。刘母与罗京闲聊时,随口问他喜欢哪种类型的女性。罗京实话实说:“我喜欢那种通情达理、有事好商量的女孩。漂亮当然好,但如果长久相处做夫妻,许多外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内在的东西就会慢慢显露出来……”

罗京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刘父坐在一边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吃完饭后,罗京抢着去洗碗。刘母连忙阻止说:“女婿头次上门,哪能让你做家务啊!”刘继红听母亲这样说,羞中带喜地说:“妈,你跟爸都答应啦?”母亲含笑点点头。

刘继红之后也硬着头皮到“国脸”家里探虚实。在去准公公婆婆家之前,从来不下厨做饭的刘继红跟女友现学了3个菜:老火鸡汤、白灼虾、香菇菜心。鸡汤需要时间炖,虾放点盐和水煮一下,菜心不能炒得太老,看起来十分简单的3个菜,她却不是煮得时间过长,就是盐放得太多,3个菜学了一个星期。

那天刘继红到罗京家时,罗京已经悄悄把饭菜准备好了。刘继红钻到厨房里“手忙脚甜”一阵后,饭菜热气腾腾地端上了桌,不知内情的准公婆面带微笑,认可了这位勤快的“娇小姐”。

1988年6月,罗京和刘继红在北京举行了简朴而又热闹的婚礼。婚后,刘继红考虑到丈夫职业的特殊性,一个人把家庭重担挑了起来。每天晚上,不论罗京多晚回到家,家里都亮着一盏温暖的灯,累了一天的刘继红总是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他。罗京一踏进家门,她就递上一杯热茶,茶里不是泡着胖大海就是泡着几粒红枣……

1995一家三口婚姻美满

这个20年来每天坚持泡胖大海来滋润丈夫喉咙的女人,把罗京的“国嗓”看得比自己的眼睛还重要。罗京证实患淋巴瘤后,她依然每天为罗京准备药茶。罗京生病以后,她为罗京起草了“告记者书”。

1995年,罗京和刘继红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大胖小子出世了。罗京给爱子取名“疏桐”,这缘于他特别喜欢的一首唐诗《蝉》:“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罗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梧桐树的枝干挺拔高远,长大以后成为品格高洁的人。

罗京说自己的经历简单,婚姻和家庭生活没有什么波澜起伏,可以说是很顺,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却透出他对生活的真情和满足。“当工作圆满完成卸下紧张情绪的时候,往往你最先想起来的就是你的家

人,家人能让你全身心放松和得到安慰。所以一般大的直播活动以后,第一个电话往往是要打到家里。我夫人姓刘,我一般叫她小刘,没有什么浪漫的称呼,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浪漫的细节。我们现在也想随着时代发展浪漫一点,但是由于既定的生活习惯已经形成了如果你突然改变的话,比如说突然送一束鲜花,可能对方就会想:出什么事了口”

这种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温情即使在病中也没有间断。2008年,罗京参加例行体检。医生严肃地告诉他:“你患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情况很严重,必须马上住院化疗。”回到家,他平静地对妻子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要休假半年,好好陪陪你……”

为了让丈夫安心治疗,妻子刘继红把罗京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刘继红的鼓励下,罗京申请了奥运火炬手,顺利当选。

当病隋刚被公之于众时,罗京有点慌神。就在罗京沉默思索内心挣扎的时候,刘继红递过来一张纸,上面是用电脑打印的几个问题和答案,是妻子早就为他准备好的“答记者问”:

提问:会不会从此离开《新闻联播》?

回答:我肯定不会离开的,大概需要两个疗程的治疗。但我会尽快归队,和关心我的广大观众在《新闻联播》中见面。

提问:是否会危及到生命?

回答:大家真的不用担心,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这个病同样可以治好,不会对生命造成太大的影响,相信一切都在医生的控制之中……

2009年春节,因为生病休养,罗京终于陪妻子吃了一顿年夜饭,这是结婚20年来罗京第一次陪妻子过除夕,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

2006畅谈业务感叹压力

步入中年,罗京迎来了事业上的辉煌,罗京爱笑,但是,“摄像机不让他笑”。

作为《新闻联播》的老播音员,罗京的潇洒大方、沉稳平和让许多观众在看新闻的时候感到踏实、可信、亲切,可作为播音员的他却从来没有“轻松”过。罗京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事这个节目应该保持住一种对工作的热情,严谨的工作状态是对我们的一种要求。我虽然干了23年,但是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是如履薄冰的感觉,尤其是在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

罗京说,压力主要来自节目的重要性,客观上不能出错的压力对播音员来讲比较大,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这种压力降到最低,除了心理上还有技巧上的掌握,以及自己业务能力的储备,最重要的还是心理状态。从事了很多年播音工作,技巧和经验上不能说不丰富,但是往往最终决定的还是心理状态,而人的心理状态在生理周期上多少有些变化,无论在好的时候还是差的时候,都要调动自己最大的能量完成日常的工作,保持住一种稳定的状态,这是播音员很重要的一个考验。

罗京的荧屏形象就像一张画,端庄肃穆。有人问:“罗京,你会笑吗?”罗京真的笑了,他幽默地说:“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罗京说:“首先,我的职业决定了从我嘴里出去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可笑的事情;其次,新闻要求有一个常态,要有相对的客观,所以我必须保持冷静的态度。其实让我激动的新闻有很多,毕竟我们是做新闻节目的,新闻就是见证历史,这么多年,我们国家发生很多重大的事情,我都见证过,甚至很多都是参与者,像国庆啊,还有香港回归啊,亲身经历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震撼。但是我在电视屏幕上不是代表我个人,它代表的说大点是党和国家,或者说代表观众,因此,你的责任是用激动、忧伤的语言感染别人,但是自己要保持一份清醒,你不能失控,你还要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我们对任何事情的处理一定不能够失控,一定要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

2008一专多能多面“国脸”

当2008年8月罗京作为奥运火炬手,出现在人们面前时,所有人都被他的热情感染了。他头戴五环标志的发带,笑容洋溢激情澎湃,一路挥舞手臂高擎火炬完成了自己的传递。有人据此发现了他的另一面,他的另一面其实“很多面”。

业余生活中的罗京,一反荧幕上“静”的一面,是个好“动”的人,他是中国明星足球队的一员,2008年6月7日,罗京曾率领以央视名嘴为班底的中国明星足球队在上海和“好男儿”足球队进行过一场爱心足球大PK。球场上的他英姿飒爽,令人难忘。

罗京也一直都是公益活动的热心人,2008年4月26日至5月1日,罗京与桑兰跟随“圆梦2008”行动组前往福建长汀县,为山区孩子们筹集运动培训基金。罗京全程介入了节目拍摄,每天平均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工作强度非常大,但他丝毫没有怨言,不仅走完全程,还为孩子们上体育课,和孩子们一起运动,还深入到偏僻山村与农民们一起耕作一起生活。

另外,罗京还是一名京剧的老牌票友,自己演唱京剧更是一绝,在他最后一次亮相的综艺晚会——《欢乐中国行》中,他演唱了流行歌曲《千里之外》,他不仅独自演唱周杰伦、费玉清的部分,还加上了京剧演绎。事后,费玉清盛赞他的这次突破创新,对他的唱功大加赞赏。

2009抗击病魔乐观坚强

2008年7月,罗京被确诊患上淋巴癌,但是大家看到的依然是谈笑风生的他。

2008年9月中下旬,国内许多网站上发布“央视主持人罗京罹患绝症接受化疗”的消息。之后,数家媒体联系罗京,向其证实此消息。罗京面对患癌传闻并未否认,并且坦然表示:“医学很发达,一切都在医生控制中,我最快休息两个月就会重返《新闻联播》。”

当时有网友发帖称:有媒体根据数月中《新闻联播》视频资料作出的统计显示,共有4组总计8位主播的《新闻联播》中,6至9月间,以罗京出镜最少。

“若说6月,罗京出镜7次左右还算正常,7月出镜3次,就略微嫌少。8月更少,出镜仅2次,全部集中在下旬。而同为主播的王宁,6至8月间,平均每月出镜7至10次,9月还未过半,已经出镜4到5次。”

8月31日的《新闻联播》是罗京最后一次出镜,有观看过当晚节目的网友就称罗京憔悴得厉害,“我妈妈说他都瘦脱形了。”参加当日直播工作的一名同事则表示,“直播中并未感觉到他有病在身”,不过,这位同事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天还有配音工作,从不推辞工作的罗京却没有参加。

当时来自罗京家乡重庆的媒体披露,罗京坦承确实患病,但并未证实是否患上淋巴癌。据报道,罗京在采访中表示“最近的确身体不太好,不过已经出院回家休息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关心。”当记者转述网友的担忧时,罗京笑着说:“癌症有那么恐怖吗?我觉得没那么恐怖。”他还透露,自己的病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不需要动手术,也不需要呆在医院,只需要输液和在家里静养。此外,罗京还表示,自己不会离开《新闻联播》,但现在需要大约两三个月的时间治疗。

事实上,早在2008年7月,罗京已被确诊患上淋巴癌。但他很乐观,他对每一位来医院探望自己的同事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能早点回台工作,早一天回到他挚爱的主播台。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播音员
“抖”起来了!央视《新闻联播》入驻短视频平台的分析与思考
《新闻联播》马克思主义传播中面对的挑战与应对
《浙江新闻联播》 一路坚守 一路蜕变
热血奔跑的十年 浙江新闻联播团队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新闻联播》的亲民性问题研究
浅谈县级播音员的定位方向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