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农民与毛岸英的深深情结等

2009-08-21畴等

现代企业 2009年7期
关键词:吴家纺车毛岸英

野 畴等

领袖与儿女们情感世界的千古绝唱——毛岸英拜师务农上“劳动大学”记

北原

毛岸英,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长沙湘雅医院,他幼小时曾与母亲杨开惹一起坐过敌人的监牢,与弟弟毛岸青、毛岸龙流落上海滩头。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辗转苏联,先后人莫尼诺国际儿童院、伊万诺夫苏雅士官学校、列宁军政大学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英勇击敌,受到斯大林嘉勉。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1946年1月,毛岸英从苏联归国回到延安。春节里,毛泽东携长子亲赴柳林。向当地群众拜年。不久,便召见陕甘宁边区特等劳模吴满有,让岸英拜师务农。毛岸英在吴家枣园跟随吴满有及其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勤谨好学,忘我劳动。学会了开山垦荒、撒播籽种、清圈送肥、间苗锄禾、收割碾打等农作技术,并在村舍里慰问烈军属,帮助青少年识字扫盲,磨砺整整一个农作季节,生活战斗了一年零二个月。这里珍存着他曾穴居过的土窑洞、手植的国槐、牵驴滚碾过的打谷场、推掀过的石盘磨及一件件斑驳用具。可谓苦乐一杯,清风千秋,至今倾诉着岸英的双手由一个个血泡变为老茧的往事,昭示着共产党人永做劳动人民好儿子的永恒主题。

1991年春,江泽民同志曾感慨咏叹:“假若,我们所有的干部对子弟都能像毛主席对毛岸英那样,我们的党就一定兴旺,一定为群众所拥护。”毛岸英在此拜师务农的掌故,永远展示着领袖与儿女们情感世界的千古绝唱,它也已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吴家枣园亦升华为国人应精心呵护的一座美好的精神家园。

枣园窑洞前的纺车

张燕

那是一架普通的纺车,

摇柄不知被多少伟人的大手,

在枣园窑洞的窗棂下,

握得发红、发亮。

从南泥湾采摘的棉花,

就在她和她的姐妹纺轮上,

被纺成织乡圣地的经纬,

缝了十万将士的戎装。

动情的诗人们以为这纺轮,

与历史前进的巨轮同步,

这木制的纺车承载着,

走向黎明的中国!

面对着历史的遗产,

我曾产生神美的奇想,

请看凌空纵横的高压线,

可从这纺轮上飞架。

横越江河的长桥,

可是这纺车拉直了承重的钢索?

为此我切望那些贪婪,

豪华轿车的现代贵族们,

到这里忏悔吧!

面对先辈们的精神,

深深地进行一次思索。

一位农民与毛岸英的深深情结

野畴

革命圣地延安有个吴家枣园的小山村,历史上是一个荒僻的黄土高原村落。63年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长子毛岸英遵照父亲“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毅然来到这个小山村拜师务农,上“劳动大学”。他春种秋收,从头学起,干着所有的农活,并参加了土改……六十多年过去了,斗转星移,时代变迁,但毛岸英年青英俊、吃苦好学、为人谦和的音容笑貌,依然弥留在山村老人们的心中,“他是个好后生、好青年……”老农们用朴实的语言赞美毛岸英。岸英住过的土窑洞,用过的锄头、老镢、犁铧等农具;推过的石磨、碾、做饭的锅灶,教农民们扫盲识字的小桌,亲手植的槐树……这些原貌依旧的物件像诉说着当年的历史。吴家枣园村毛岸英旧居已成为延安“青少年教育中心”,并吸引着众多到延安旅游者来小山村瞻仰、体验、洗礼;吴家枣园也被称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一村”。

六十多年的风雨岁月,吴家枣园村经历了炮火硝烟,沧桑世事。毛岸英的旧居曾被敌人飞机轰炸过,又因多年的风吹雨淋,土窑洞差点垮塌,幸亏村里一位叫吴凌云的人悉心保护。才有今天的完好。吴凌云系毛岸英当年上劳动大学的务农老师、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吴满有的侄子。他今年53岁,虽是一个农民,却对“红色文物”痴心不改,他怀着对革命先辈无限的崇敬,奔走呼号,借钱筹资,于2004年5月18日对毛岸英旧居进行修复,在村民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苦干,旧居恢复完好,对外开放,成为自发恢复开放革命旧居,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典型事例。“延安毛岸英青少年教育中心”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赞誉和好评。

吴凌云,一个平凡的农民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他的名字在革命圣地延安流传着,并日益响亮。

耕夫

杨丽萍

清清凉凉的阵阵山风

没法止住耕夫流淌的热汗

左手扶着犁把

右手扬着长鞭

任劳任怨地黄牛俯首前行

带着犁尖翻起芳香的泥土

在希望的田野上

延伸的总是耕夫与牛深深浅浅

浅浅深深的脚印

啊!美丽深沉的脚印

装满了春天的故事与金秋的诗行

猜你喜欢

吴家纺车毛岸英
13代“纺织” 57年传承 纺车织成的“梦桃精神”
最美的劳动者——《纺车图》
静聆石语,诉说时间的故事——吴家花园第二届全国人文赏石艺术展12月22日开展
想起小纺车
吴家后山赏辛夷花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
彭德怀脱险与毛岸英遇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