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千年墨香

2009-08-17宋非语

中华手工 2009年8期
关键词:广陵刻字古籍

宋非语

公元824年12月,杭州城里寒冷而萧索,一骑快马直奔刺史府邸,信使为在任剌史白居易送来的是好友元稹的信。信上说,元稹为白居易编辑的书《白氏长庆集》已经完成。“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元稹说。

模勒,就是雕版印刷,“扬越间”即是扬州。

12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扬州,刻印工人仍然坚守着最传统的雕版印刷术。

刻在年轮上的文明

扬州的3月,春寒料峭。

在扬州城开了5年出租车的司机载着记者穿越几条小巷,几度问路,终于在一处静谧的小院门口停下,斑驳的匾额提示: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单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铁栏杆大门累累锈迹,尽管门前人来人往,但绝少好奇的眼光在此停留。出租车司机很懊恼地喃咕:“从没听说过这个单位!”除非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号称世界印刷史上“活化石”的雕版印刷术就隐藏在这里。

遥想300年前,扬州两淮盐政曹寅(曹雪芹的祖父)应康熙旨意,在扬州天宁寺内雕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唐诗》。整整一年,至少有500名刻工集体工作,那是何等宏大而轰动的场景,在传播已经网络化的时代,雕版印刷恐怕再难续辉煌。

细雨从参天古树间飘落下来,刻印社小院有点萧索。工作人员说:“我们是很艰难,但是祖辈的技艺一定要坚守。”这活令人颇为动容。坚守不意味着苦守。任何一门传统技艺能传承到今天,均烙印着手艺人与时代磨合的痕迹。雕版印刷尤其如此。

雕版印刷“肇始于情,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盛于明清。”精辟的总结语里蕴藏着丰富的故事。在佛教盛行的隋朝,寺庙里的抄经人加班加点抄写都难以满足信众对佛经和佛像的需求,有人想了个办法,将经文反面雕刻在木板上,再在雕刻好的版上刷墨,铺纸印刷。如此反复,就能够得到大量的经文。应市场需求,雕版印刷术诞生了。后来为节省材料,有了“升级版”的活字印刷技术,还有了可以套印彩色图画的技术——饾版,雕版印刷在明清时期进入高峰。那时,扬州的刻书事业十分发达,在扬州的杭集镇,许多人家世代以雕版印刷为生。

工业文明冲击一切手工技艺时,传统印刷术同样不能幸免。杭集镇一个出身雕版世家的子弟陈恒和却偏不妥协,倾尽毕生精力传承雕版印刷。在陈家世代传承的基础上,上世纪60年代,国家成立广陵古籍刻印社,专门保存、整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大量的杭集雕版印刷工人被召集起来,恢复这门古老的手艺。从制版用的木料、写样用的宣纸、印刷用的松烟墨到存储版面的方式,一点一点复苏。最辉煌时,每天有上万页书在这里印刷,每年有七万册古籍书本在这里装订成册。“广陵古籍刻印社”出品的书籍一度被线装书爱好者热棒。1972年,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就曾选择该社印制的线装书《楚辞集注》送给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1998年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访美赠送哈佛大学收藏的《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2004年法国中国文化节中国代表团赠送给法国总统希拉克的《李翰林集》也都是该社出品。

一把拳刀一只棕帚

这是一个平凡的上午,刻印师傅们陆续走进院子里的一栋小楼,拿起刻刀或者棕帚,像1000多年来的祖辈一样,继续着雕版印刷的各个工序。为维持刻印社生计,刻印社里也引进了印刷机器,这栋小楼则专供传统雕版印刷使用。

今年55岁的李江民师傅专职印刷。只见他手握棕帚,在面前的雕版上熟稔地刷墨、铺纸、印制。这看以简单的动作其实最考印刷师傅手上的功力,刷墨要均匀,印制的时候手上的力道不能太大,否则影响木版的再次使用,也不能过小,否则印出来的字迹不够清晰。他已经在此工作30年,据说也是目前社里唯一一个能印制饾版彩画的人。饾版就是将原画按照色彩的不同分别雕刻出不同的版块,再按照顺序依次印刷,以此得到一幅彩色图画。饾版彩印比单色印刷更为考手艺,稍有差池整幅画就前功尽弃。

这天,李师傅印刷的是老子的《道德经》,单色印刷。但一个版片要印刷数百张,每天两只手得不停地刷墨、印制,重复数百次,一整天做下来,需要心静如水的淡定。而这正是大多数人缺乏的,李师傅因此没有固定的徒弟。

李江民师傅只是雕版印刷环节之一的印工,其实,雕版印刷被分为写样、刻工、印工和装订工四大工种。小楼第二层的几个房间也按照这样的工序依次区分。但大多数老艺人退休回家,年轻一代还没接上,工作区里显得异常:令清。写样师傅芮名扬写得一手标准的宋体字,其墨迹曾被微软字体库选用。退休后,芮师傅大部分时间待在扬州的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为参观者演示雕版技艺流程。雕版室里,一名刻工手握拳刀,正在木板上练习刀法。雕版印刷里,对刻工的要求非常高,没有数年的功力,雕刻的版片不能用来印刷。

只有装订环节一派繁忙。刻印社里除了延续雕版印刷传统项目,机器影印古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每天。大量书页传送到装订车间,经过数、配、齐、订、刷、切等10余道工序,手工装订成单。部头较大的古籍还分为若干类,配以宋锦、色布等各种档次的函套。无论是传统的雕版印刷还是现代的机器影印,经手工装订而成的线装书满足着人们收藏、研究等特殊要求,刻印社也因此得以生存并逐步发展。

传习路上来了年轻人

天刚亮,顾孝慈就起床磨刀了。磨刀,是一名雕版工入门的必修课。自跟从陈义时师傅学习雕版技艺,顾孝慈每天磨刀一小时以上才开始刻字练习。比他晚八门的师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磨刀。刀叫“拳刀”,由硬度很高的钢材制成,因刻工要以握拳的方式来握刀而得名。不管是磨刀不误刻字工,或者在磨刀中与刀心灵相通,这都是对年轻学徒的一种的磨砺。

陈义时是雕版印刷领域内国宝级人物。他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得雕版类高级工艺美术师技术职称的人,也是雕版印刷的“代表性传承人”。大师今年61岁,精神矍铄。从广陵古籍刻印社退休后,陈义时回到扬州城郊外的老家邗江区杭集镇潜心带徒。每天,他比徒弟起得更早,坚持刻字创作。

在这个乡野田埂边的江南小院,两进的庭院很静谧,陈师母端上早饭,陈义时和两个弟子才停下手中的工作。两个弟子为学艺方便,长期吃住在这里,他们与陈义时的。情谊已远远超出了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扬州杭集镇,是扬州最为著名的雕版印刷之乡。早在清光绪年间,陈义时的爷爷陈开良即开办了杭集镇最大规模的刻字作坊,手下娴熟艺人达30人之多。1961年,扬州古旧书店在高曼寺组织了近百人刻补古籍版本,13岁的陈义时从这时起正式跟父亲学习雕版刻字,“每天晚上要刻到眼睛发糊为止。”从1982年开始,陈义时在广陵古籍刻印社专门进行雕版刻字,每天60个宇或个把月完成一幅图。经他的巧手刻补,许多古籍重现生机,一刀一凿之中,《北平笺谱》、《欠伸稿》、《毛泽东诗词》、《里堂道听录》刻就了。

陈义时一生都和雕版打交道,提起雕版刻字的技艺就滔滔不绝:“雕版是个精深的技艺,不深入进去你简直看不出它的精妙。比如,刻一个人物的眼神,木纹是横丝,你要把这块挑出来,变竖丝重新填入,这样印刷出来的眼眸特别黑、特别传神。”他说,雕版刻字仅仅是雕版印刷技艺里的“基本功”,更为复杂的雕版技术还包括“雕版图案、立体雕版、饾版套印”等。

但是从事雕版行业收入偏低,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拜师学艺,即使他的儿子都不愿继承祖业,而转到了收入顿丰的玉石雕刻行业。陈义时只好打破“传男不传女”的古训,将雕版刻字技艺传给了女儿陈美琦。

顾孝慈是南京莫愁专科学校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在校时就迷上了雕版技艺,慕名找到陈义时拜师学艺。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陈义时像父亲当年教导自己那样,培训着学生。耐得住寂寞是学习这门技艺的前提。两个学徒业余的时间依然跟时下的年轻人一样,听听MP3,玩玩PSP游戏,但他们显然没有外面孩子的浮躁。

活态技艺在民间

作为历史上的雕版印刷中心,扬州拥有最大的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在主体展区里,展示着雕版印刷的历史演进过程。而且,在此藏有近30万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版片,是故宫收藏的木刻版片数量的3倍。

但是,大量的版片作为文物,已经不能再印刷。传承与发展雕版印刷技艺便落在民间的组织和艺人身上。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在杭集镇的民间刻印社,工艺师们保持着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除了使用古版印刷,还要研制开发新版。

从2000年起,广陵古籍刻印社组织数十位工艺师潜心研制饾版雕刻版。其刻印的《北平笺谱》,内有人物、花鸟、山水画笺的原貌,五六十人用了6年时间刻了数千块版,一幅画,多的就有几十块版子。这些版子颜色不一,花纹各异,细如发丝,高低层次分明,印刷出来的水印画触摸有凹凸感。与精巧艰辛的雕刻工艺一样,其“印刷”的难度之高同样令人惊叹。因为一幅图画有多种颜色,工艺复杂,“成本”昂贵,一套《北平笺谱》木刻水印本,售价高达10多万元。

陈义时说,在家乡邗江区将成立一个民间的雕版印刷研究所。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学习雕版印刷技艺。

猜你喜欢

广陵刻字古籍
扬州广陵:让古城焕发青春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商朝——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商朝
———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朝代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大美广陵,诗意维扬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老外长城刻字”该如何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