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脚医生

2009-08-14姜正本

天池小小说 2009年8期
关键词:蚂蚱纸盒玻璃瓶

姜正本

和东岗的学习成绩比我差,可他住大楼坐小车,日子过得比我好。勤奋好学弥补了他的智商缺陷,勤奋好学让他功成名就。

我们小时候穷,几岁的孩子放下书包就得拎起筐篓往坡里跑,拾草剜菜,为肚子奔忙。我们也有业余爱好:捉蚂蚱。捉来的蚂蚱不是为了吃,而是送到一个叫“医仙”的村医那里换纸盒或玻璃瓶。纸盒是那时农村孩子最时尚的文具盒;玻璃瓶拿回家做了父亲的烟荷包、母亲的油瓶子。

我们拿着蚂蚱去医仙那里交易。我交上蚂蚱,医仙给了我一个纸盒,我捧在手里,宝贝似的。和东岗交上蚂蚱,医仙递过一个纸盒,他摇了摇头。医仙又换了一个玻璃瓶递了过来,他还是摇头。医仙为难了,说孩子,你到底想要什么?和东岗低下头说他要拿蚂蚱换医仙的医书看。

医仙无儿无女,老伴儿去世后,他养了八笼子鸟。医仙需要蚂蚱喂鸟,和东岗需要捉蚂蚱换书看,互惠互利,他们的交易就这样开始了。

和东岗如获至宝地把书捧回家。白天仍然背着书包上学,拎着筐篓上坡拾草剜菜、捉蚂蚱。晚上,点上席篾子串起来的蓖麻子灯读起书来。我们惟一能吃的东西是政府发给我们的每天二两地瓜干和到坡里剜的野菜。野菜汤撑起来的大肚子,条条青筋清晰可数,根根肋骨暴露在外。我们浑身无力,课间找一个墙根坐下,就再也不想爬起来了,谁还有心思读书?

和东岗不知从哪里来的精神劲,每天读书到半夜,遇到不识的字还要查字典,还要边读边抄(那年代,这样的书是无法买到的)。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居然做出来了。

和东岗就是这样读一本抄一本,抄一本吃一本。几年下来,手抄本已塞满一抽屉。初中毕业,和东岗做了医仙的徒弟。扫地、做饭、铺被子、端尿盆,把个医仙侍候得舒舒服服;抓药、打针从没出过差错。有时医仙也放手让和东岗为病人诊脉开药方。和东岗自己看了再让师傅看,师傅批评他时,他认真听取,师傅表扬他时,他只是一笑,作为回报。

医仙寿终正寝,和东岗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当家以后,他对待病人更加热情,不管是正在吃饭或者睡觉,病人一到,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治病救人上来。一些自己无法治好的病,他会诚恳地介绍给某医院的某医生救治,转院时又会主动一路陪护。到了医院,他第一个跳下车,挂号,介绍病情,与医生切磋治疗方案。凡是受到和东岗护理过的病人都说,这样好的医生真是天上难找地上难寻。

我亲身感受过和东岗的热情,是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和东岗很快就来了。经过诊断,他建议我转院,说市医院有个姓钟的大夫治我母亲的这种病有办法。于是我们租车来到了市医院。车刚停稳,他背起我母亲来到了治疗室,在钟医生的指导下取药、挂吊瓶、喂药,比我这当儿子的还孝顺。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请他吃了一顿饭,还送他去了长途汽车站给他买了回程的车票。

一个月后,我母亲的病又一次复发。和东岗来了,我问是否还去市医院?他说不用了,已经带着药来了。从这件事情,我看出了他有出息的原因了。他只陪我们去了一趟市医院就把钟大夫的秘方学了过来。自己多了本事,我们也减少了麻烦。我非常佩服和东岗的“心机”。

后来,尽管外出看病方便了许多,可和东岗的诊所依然患者盈门,和东岗依然热情地忙碌着。

猜你喜欢

蚂蚱纸盒玻璃瓶
都能塞进去吗?
拆装纸盒
纸盒里面捞小鱼
声音跑掉了
折叠纸盒
蚂蚁和蚂蚱
瓶子回收桶
蚂蚱与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