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台自办栏目需要可持续发展

2009-08-12

新闻前哨 2009年6期
关键词:栏目组后勤保障栏目

袁 铮

一个家庭在正常的情况下所能收到的频道有几十个。丰富的节目、多样的选择,在“百花”的“争奇斗艳”中。地方台的自办栏目想分得一杯羹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有些台频繁地更换尝试新的栏目,希望能够找到一片完全适合自己的空间,结果呢,却往往得不偿失。为什么?

栏目需要时间的沉淀

有人说,地方台自办栏目的生命力不强,除了当地的时政新闻,有许多节目都很难办长久。短的几个月、长的两三年,有的还会时停时办,断断续续地办。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复杂,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地方台内部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经济效益。创收、效益决定了栏目的生命力。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栏目的成长也并非一日之功。观众接受一个栏目是需要时间的,栏目的运营也是需要慢慢来消化的。一期节目的播出,能不能被观众收看到。是充满了偶然性的,但是只有观众经过多次这样的“偶然”,并且每次都能在其身上找到兴趣点,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成为忠实的观众。而在这样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地方电视台的“投资期”。但是往往好不容易有了固定的收视群体(虽然开始不会是很大),节目刚刚被观众所熟悉。栏目就被急不可耐地下掉了。这种滋味就如同看电视剧,刚看了开头进人了角色,就突然不放了一样,心里堵得慌,换作我是观众,我以后是再也不会看这个台了——因为这个台让人太不放心了。而栏目的工作人员,也必然会在这种频繁地更换思维中失去了动力。

就拿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来说,2002年栏目刚开始启动的时候。连荆州台自己的人都说。赞助商不好找,广告不好拿,非但如此,而且“赔本”还“赔”得相当厉害。在多数人眼里,针对农民朋友的栏目。有多少人会看呢?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桩“赔本的买卖”!如果当时他们放弃了,不做了,不再陇上行走了,现在也就不会有“2006年度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的荣誉。

后勤保障不能“虎头蛇尾”

后勤保障是一个栏目能否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车辆、经费、通讯等等都对节目的数量和质量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在这里说的“虎头蛇尾”并不是保障的渐渐减少,而是后勤保障不能够跟上栏目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瓶颈现象。

例如在栏目刚开办的时候,一周只需要用一次车进行远程采访,这时在安排车辆上就自然而然地给予一周一次的指标,并且慢慢地默认了这种习惯。但是栏目是在发展进步的,假如栏目渐渐做大做强,一周需要两次用车了。却依然只有一周使用一次车的指标,发展就会被限制住,栏目的需求就不能够满足。节目也就自然不能够继续提高了。

要实现栏目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个瓶颈。向领导申请增加车辆或者调动机动车辆固然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这种临时的“救济”显然是不能长久的。这就需要负责人在栏目创立之初就设定好“生命轨迹”,规划好后勤保障的有序增加,确保栏目的稳定发展。

人员的配置和流动需要合理安排

一个好的栏目需要不同的思维和声音。站在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老中青”三代的组合模式是最和谐稳定的。老一代的经验老道、中年一代的踏实稳重、青年一代的活跃积极,组合在一起就能平衡栏目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不稳定因素。

在人员的流动过程中,就需要维护这样一种平衡——既要保证栏目组不断有新鲜的血液和思维进入(这样栏目组才不会过于沉闷),又要保持骨干成员的基数(这样栏目组才不会过于激进)。这样,栏目的文化和精华才能够得到传承和积累。

而主持人作为栏目的形象代表同样也需要符合这样一种平衡。人都是喜欢按照习惯做事的。观众也会习惯于某一个主持人的风格。但是一个栏目却很难永远是由一个主持人主持。挑战观众的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于是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途径来缓和。这就需要提高新主持人作为栏目的一员在观众心中的熟悉度。出镜记者或者外景主持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试想一下,由一个经常在栏目中出现的“熟悉面孔”来主持这个栏目,是不是要比一个新面孔容易接受多了呢?

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大视野、小特色

一个栏目的发展不能墨守陈规,地方台更加如此。看过一些自办栏目。往往就只把目光锁定在“自家的一亩三分田”上,只说家门口的事儿,只做家门口的节目。难道小地方的人就不想去关注国家大事。不想去了解国际潮流?

不,他们不但想去关注,而且非常乐于去谈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流通的日益频繁,“地球村”的概念已经灌输到了人们的心中。“人民币的升值”、“全球经济大萧条”……像这样的所谓“大事儿”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且越来越明显。

在这样的大势下。地方台的自办栏目,在内容上就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延伸了,要放宽视野,要走出去。这就相当于给地方台注入了新的营养,同时也在考验自办栏目的“消化能力”了。

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外出到沿海打工的年轻人很多。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沿海地区找到一份工作开始变得十分困难,一些人返乡回家了,一些人依然在外拼搏。那么,这时他们的家人和已返乡的乡亲最关注什么?自然是关于经济危机的相关信息。诚然,地方台在“大观点”、“大方向”的报道上没有央视、卫视等大台的实力。但是不是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大背景来做一些报道呢?这就是大视野中的小特色了。

地方台的节目主要是针对本地区的观众,而具有本地区小特色的栏目无疑会拉近栏目与观众的距离,较为容易地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是大台很难具有的一种优势。也是地方台珍贵的“法宝”。对于栏目来说,如何找到“源泉”,拿到“法宝”,塑造特色品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地方台自办栏目的前进之路必然十分坎坷,但是却并非没有光明。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突出重围”,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道,还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猜你喜欢

栏目组后勤保障栏目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关于栏目的要求
春晖社区《生活大参考》栏目组走进社区送美食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看谁胆子大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
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