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家的变化

2009-08-11王永宣

彝良文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乡党委挑水缺水

王永宣

我的老家在龙街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缺水,最让我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挑水。我挑水的功夫非常了得,是从6岁时就开始练的了,走再陡、再弯、再坑的山路,我都可以让桶里的水滴浪不起。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家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这种当地男人们特有的功夫也逐渐失去了用场。

95年前,老家的男人们,每天天不亮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3公里外的山脚下挑水,挑一挑水少说也要个把小时。我家的情况很特殊,父亲在外地工作,这男人做的活就落在母亲肩上。我在家排行老大,懂事得早,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为母亲减轻点负担,6岁那年,我要求母亲请人为我做两只碗样大的小木桶,主动帮助家里挑点水,母亲不忍心,说叫我好好读书就行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母亲答应了,找来一根一米左右长的斑竹棍当扁担,用两根绳子拴住“扁担”的两头吊住水桶,艰辛的生活便由此开始。由于平衡掌握不好,装满水的桶常碰到狭窄山路两旁的石头、木桩上,水老是从桶里浪出来,越走越轻松,到家里几乎只是两只空桶了,在母亲的细心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挑水技巧,邻居们都夸我聪明学得快,学会了,除了生病之外,每天早上也同大人们一样,挑水成了我的必修课。

我12岁那年,到奎香读初中去了,挑水这种艰苦活儿又转移到我妹妹身上,日复一日,年续一年,这种生活方式直到我92年参军入伍时还没改变。

95年,我从部队回家探亲,村支书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他实在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受这样的苦了,总得想个办法解决缺水问题。说干就干,支书一边向乡党委、政府申请项目资金,一边动员老百姓集资引水,有人组织,老百姓积极拥护,大家买牛买马买鸡蛋,很快筹资6万余元。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村男女老少齐动手,挖沟埋管,在外打工的青年纷纷请假回家,义务参加修储水池,不到半年,几百年的吃水难题得到解决,几十代人水管进屋的愿望得以实现,通水那天,支书给我打了电话,在电话里我听见了庆贺的鞭炮声。

2005年,我从部队转业回乡,老家的发展变化更大了,村社公路通了,我可以把自己的车开到家门口,手机通了,乡亲们在田间地头就可以与在外打工的亲人通话……,乡亲们有钱了,修房子打地基都请了挖挖机,家家户户有了小钢磨、猪草机,多数人有了摩托车、面包车……。

这几年来,老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我感受到家乡变化,更感受到了彝良科学发展给全县老百姓带来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乡党委挑水缺水
帮妈妈挑水
挑水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周而复始
搭建微信平台助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左脑风暴
齐刘海
面面俱到
城市
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