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孟子》一段名言的断句的商榷

2009-08-04罗献中

现代语文 2009年6期
关键词:断句孟子

摘 要:对孟子关于忧患与安乐的一段名言,传统断句存在着不当之处,导致语法上矛盾,语义上费解。其原因在于拆开了句中的复合词“身行”,使其分属上下两个分句。本文提出了新的断法,恢复“身行”的组合,避免了传统断法的弊病。

关键词:《孟子》 断句 连文 “身行”

《孟子•告子下》中有一段名言,断句如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孟子二章》中选录了这段名言所在的第十五章,题名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这段话很有激励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可是,人们对这句话的传统断句却存在不当之处,经不起推敲,导致在翻译和解释该处时,容易出现牵强附会、乖舛悖谬的现象。这个不当之处就是“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笔者认为,此处断句应改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即“行”字应上连,与“身”组成复合词“身行”。

那么,《孟子》中的“身”与“行”能否连文为“身行”呢?查检古籍可知,孟子时代“身”与“行”可以连文组成“身行”一词,且用例颇多,含义是“立身行事”“行为举动”“身体力行”等,既可以作名词用,也可以作动词用。例如《荀子•王制篇》:“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霸篇》:“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箸之言语,济之日,不隐乎天下,名垂乎后世。”《庄子•渔父篇》:“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由此可见,将《孟子》这段话中的“身”与“行”连文为“身行”,在语言表达上是有例可循的,符合当时的词语组合状况和用词习惯。

在明确“身”与“行”可以连文的基础上,再来看为什么要将此句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首先,从语法上看,这段名言的前半部分(“所以”之前)是由若干分句组成的,各个分句在语法上拥有一个共同的主语“天”。相应地,各个分句的谓语动词分别表示“天”对将来承担大任之人所采取的各种磨砺措施,包括“苦”“劳”“饿”“空乏”“拂乱”这些词语。所以,如按传统断法,最后一个分句(即所谓的“行拂乱其所为”)中的“行”也成了“拂乱”的主语,这样势必会与前面已经存在的主语“天”形成冲突,导致“拂乱”同时具有两个主语。这在语法上明显是矛盾的,在语义上也是扞格难通的。而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则可避免这种矛盾和乖谬,并可使全段各分句之间衔接紧密,表达流畅,语气贯通,同时也符合孟子文气势恢宏、酣畅淋漓的特点。

其次,从结构上看,由于这段名言前半部分的各个分句有一个共同的主语(“天”),各分句又都是使动句,所以各个分句的结构在总体上应该是一致的。若将“行”字上连,组成“身行”,就可以达到结构上的一致,具体表现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都是“使动动词+宾语”的形式,而且语句通顺,句意明确。但是,如按传统断法,后两个分句的结构却表现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结构显然杂乱无章,缺乏一致,而且最后一个分句语法不通,句意难解。(字面上是“他的行为扰乱他所做的事”,这明显是说不通的。)

人们对这句名言的断句之所以历来采用上述传统断法,可能是受东汉赵岐在《孟子章句》中对这句话所作注的影响:“使其身乏资绝粮,所行不从,拂戾而乱之者,所以动惊其心,坚忍其性。”从这个注语可以看出,赵氏显然是把该句的“身行”断开理解的。后世则不加辨别,以讹传讹。如北宋孙奭的疏云:“又使其身空乏无资财,所行不遂而拂戾其所为。”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云:“所行拂戾,于是乱其所为矣。”这些解说是对赵注的一脉相承,皆有牵强之词。

由于传统断法存在不当,所以按这种断法对最后一个分句进行解释和翻译,就会出现乖谬。例如多数选本一般将该分句翻译为:“他的行为弄乱了他所做的事情”或“他的行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不仅与前面几个分句衔接不上,而且本身在逻辑和语法方面皆不通。初中课本的翻译更加离奇荒谬:“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这个解释显然又把“拂乱”拆开,将“行拂”视为一词,作了“乱”的主语,可谓错上加错。(这种解释其实也是赵岐、孙奭、焦循等人注语的翻版。)

综上所述,若将《孟子》这段名言中的“行”字改为上连,即将“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改断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既能在词语组合方面找到依据,又能在语法和结构方面得到支持,进而避免传统断法所导致的乖谬不通。相应地,这两个分句在重新断句后,在句意解释时也将会避免牵强附会和胡乱联系等现象,具体可以翻译为“使他的立身行事窘迫艰困,使他的所作所为颠倒错乱。”

(罗献中 武汉 湖北大学文学院 430062)

猜你喜欢

断句孟子
杯水车薪
柔软生活
磨刀不误砍柴工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高中文言文断句题应考策略
妙用标点巧断句
断句难不难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文言实词在断句时的标志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