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贡江,千年浪漫渔家人

2009-08-04刘念海欧艳芬

旅游 2009年7期
关键词:渔家

刘念海 欧艳芬

溯千里赣江的上游至源头,是江西赣州市。赣州,因章贡两江合流于此而得名,赣州市因此谓之“千里赣江第一城”。夏初,探寻赣江源头的贡江而上,我走进了渔民的世界,去感知他们的生活。千百年来,贡江之上打鱼人家,仅此三姓:肖、郭、李。为此,更引发了许多人探源其生活的好奇心。凭窗远眺,路随江转,田伴路遥。竹林独木,影斑鸟飞。林荫村舍,浅滩流声。正是赣南乡村绿意奔放,处处野趣藏美景。醉熏熏的季风,令人游走在古村老巷,深感客家风情扑面而来。

渔歌相聚 守候千年古村

车入于都县城往东北,一路山峡交相辉映。多情的榕树追逐着梅江, 颇有“杂花飞尽榕阴阴,水路逶迤緑草深”之势。行驶30千米,风景秀丽的客家古村,寒信村,突兀眼前。寒信古村的街头巷尾,诉说着杨救贫临终授徙的流传,回荡着朱德演说绕梁的余音,古琴声声哀怨着山后的伤兵墓地。寒信村尚有16幢大大小小的祠堂,风格迥异,棋子般散落在榕树下。偎依江边的祠堂至今保存尚好,透露着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依稀可见其当年的雄姿与华贵。时过境迁,这些寄托着信仰与铭刻着光荣足迹的祠堂,如今却是游人纷纷踏足的追梦之地。古码头、祠堂、庙宇守候着这里的千年传说,书写了梅江那千年的爱恋。梅江留下的轮廓,指引着它们在黑夜里不寂寞。

“呵呵呵……”侧耳聆听,水边传来断断续续的笑声,隐约夹杂着呢喃细语。溯水而行,但见梅江在偌大的古榕树前,“犹抱琵琶半遮面”。若隐若现的江面上,泊着三五条渔船。我行走在岸边,脚步不敢太重,害怕微微扬起的尘埃打扰了古榕树千年的宁静。风云淡淡,渔家人的说笑声已然清楚明朗。岸边,三五成群的渔家女人们,捋起裤脚,弯着腰,浸在养育着她们的江水中,在谈笑声中杀鸡洗鸭。我走近她们,好奇地与之攀谈起来。透过一张张素面朝天的纯朴笑容,得知今天是她们的圩日。循声望去,不远处的码头岸边,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数十个排成一线的乡村女人们在水中清洗着鸡鸭鱼肉。顺江坐船而来的乡民在赶圩完后,就在船上生火做饭。“小姑娘,一起吃饭?”水上女人的声音笑着询问。不一会儿,热情的渔家人围坐在船头开起了饭局。津津有味的饭香惹得江面风生水起,漂浮着那种乡里乡亲的纯朴自然。

那些饭菜未准备好的船家的小孩,也学会了“串门”,偶尔从丰盛的盘子里夹上几块肉,哧溜哧溜地就跑去玩竹篙。“来,干一杯。”一碟花生米,几块蜡肉、饼干,甲板为桌,碗作杯。隔壁的两位老渔民闲情惬意地喝着。谈吐中,得知这里的渔民都姓肖。明初开始,从赣县茅店的信江营迁来至今,肖家人世代以渔为生。梅江从宁都朗际的梅岭的闺门出走那天,踏上了邂逅那片杨梅林的征途。“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路遇寒信峡,便有了“峡之水寒,冬至讯号”。在一种神秘灰色的回旋之中,肖姓人家接过寒信潭的温柔,与峡相伴。肖氏祖先在梅江中捞起两位木菩萨,在居所一侧以石垒舍供奉,后人效仿祖先行为,在祠堂一侧建起了“水府庙”。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始,远在福建长汀,近在赣南各地,四乡八邻的的肖氏后人或山路或水路,相会在水府庙,按照古老习俗,演绎千年来的礼祭和朝拜。朝觐日,寒信古村的村民,宰鸡杀鸭,烧香燃炮,祭先人,祭水神,祈求安康,子孙繁衍。岸上鞭炮齐鸣,昭示着幸福安康的香火跳跃,浓浓的炮竹硝烟,挽着祠堂里的热腾腾的饭香、酒香,萦绕在古祠堂的上空。江中渔火热闹,和着民间三角戏的折子,唱响梅江两岸。水府香烟袅袅,村市戏台高唱,俨然是一场客家游子与家乡亲友的团聚盛会。渔歌唱响宗祠精神、客家历史在这个千年古村没有了蛰息的裂痕。

江水悠悠,江面似乎依稀浮现梅江与杨梅林那千年的爱恋。流淌的清风送着那古祠堂忠诚的守候,蜿蜒而下,汇入贡江,直入赣江。而江上的渔者,仍爱鲈鱼美,那出没风波里的一叶轻舟,是谁家女子轻篙落?“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怎么又悄然叫醒沉睡的耳朵?

梦醒时分 穿越千年的爱恋

当车刹那间停下之时,朋友又连拖带拽,把我的身躯带回市区。“此行可开心?要振作,想太多,太累人了……”朋友一番温婉软语,我那留在千年寒信村的魂灵却仍旧沒能叫回。

众人已散,我徒步城墙,晚霞如火,燃着贡江,全无暑气似秋间。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绵绵千里贡水至此已然繁华,却是梅江那千年亘古不变的爱恋与追逐,也带来了千年的传说与神秘。与江水朝夕相处千年的浮桥,横卧贡江。穿越千年的江水,为求一个结果,还是你为了在尽头等我?深情的天籁回旋着:“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浮桥如睿智的老者,默默送着进城下乡、东来西往的行人。承载着贡江的爱抚,守望着在桥上散步、与江水嬉戏的游人。浮桥东边,古榕树下,依旧是临水栖居的水上人家。繁忙的买卖与如涌的人流,倒是少了几分“梧桐树下无名花,榆钱入水清胜茶。隔帘鹦鹉一声问,笑里谁人到我家?”的意境。西面的码头,来自三江的渔船停泊在岸,新鲜的鱼吸引着众多行人,或驻足观看或随行就价。卖各种小百货的商贩趁着斜阳西去之际,摆摊开价。眼帘似乎浮现古时浮桥的喧闹,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世代相承三江水上打鱼人

踏上码头,恰好见一船家缓缓靠岸。男人掌篙,就在船快靠岸时,一个箭步跳了上岸。祖祖辈辈的打鱼生活,这个箭步或许只是伸脚抬腿般轻松。女人拨弄着晒在甲板上的鱼干。挂在船头的渔网,深沉地望着几件迎风飘舞的衣裳,一幅“涤虑洗心名利少,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般安详。

“老板,这鱼怎么卖?”刚上岸,那位大哥的生意就来了。“四块钱一斤,这鱼好吃。”游人不假思索就买下了。纯朴的渔民大哥继续招呼着问价的行人。借着他停手的功夫,我凑上前去和他聊起来。他姓肖,整天的打鱼生活,黝黑的脸庞流露出憨厚,身上散发着特有的江水味和鱼腥味。水上的生活,吃喝拉撒在河中。船上有整套的发电系统,能看电视。一般不吃鱼,是因为腻了。每天都会在浮桥上岸,将卖鱼的钱去换柴米油盐酱醋茶。在停泊地儿,船民们互相也串“船”,晚上打牌消遣……

“走哇。”拖着悠扬语调的客家话,从船中飞来,蕴藏了温情。见丈夫仍在与往来行人谈笑,渔家大嫂又喊了一声。渔民大哥回头笑笑,应了一声。得知他们要往赣江开去,我硬着头皮,请求渔民大哥让我跟着他们的渔船顺水到龟角尾码头上岸。渔民大哥爽快应允,加之渔家大嫂的盛情接待,我激动地跳下船,随着渔船“嘟嘟嘟”的马达声起,此情此景,有“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涌上心头。身后卷起的浪花,渐行渐远的古浮桥、还有那巍然耸立的建春门城楼,漫步古城墙上的那些人、诉说着悠久的那些事,都淌洋在滚滚贡水的历史长河。

渔家大嫂好客,问及当初怎么嫁给渔家大哥时,微笑的脸上竟然泛起一阵红晕。原来,大嫂家沿水而居,自小梦想着“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旷然远旬,携手爱人“同唱沧浪吟”的浪漫。渔家大哥在水边的一见钟情,编织了今天“数点沙鸥堪乐道,柳岸芦湾,妻子同欢笑”的幸福。岁月匆匆,昔日的稚嫩随着江风跌落在了甜蜜的河水。就在渔家大哥抛洒渔网的刹那读到了什么是岁月的沧桑。祖祖辈辈的打鱼生活,练就了“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

当船行至水中央,陡然感到贡水的包容与博大。西面那泊在岸边的船上酒家,隐约人影游弋。半入江风半入云的嘈杂声,使得江中愈发宁静。东面却是青翠如云的绿树,岸边等待完工的轮船,却像呼之欲出,随时待命航行。江面逐渐开阔,远处的章江、赣江水天相接。若隐若现的小舟镶嵌在这幅多彩的油画之中。滚滚的三江之上,历史眷顾着肖、郭、李三姓渔民。相互结拜为兄弟的肖、郭、李的祖上,曾经是“一叶小舟随所寓,万迭烟波无恐惧”。烧香结盟,约定三姓子女互不通婚,世代墨守着各自的打鱼区域。自八境台溯章江以上,历来属于郭家的打鱼范围;肖家则是自浮桥溯贡江而上至赣县江口转往桃江;江口以上区域是李家的打鱼范围。八境台以下沿赣江至峡江县钓鱼台,便是“肖郭李”三姓人共同打鱼的区域。

世代守护着三江水的三姓打鱼人,打鱼方式各自为家。肖家渔人围网而作,当两条渔船共同牵着一张大网,拦江溯水而上,合围捕捞。郭家渔人以撒网为主,当船至江中,打鱼人立于船头,提着一张圆网向水面撒去,待完全落入深水中,再收网捞鱼。李家渔人则以装钩闻名,每逢傍晚,便将鱼钩沉入江底,将江面以鱼钩拦断,在天亮之前收回鱼钩。三姓渔民船来船往,年复一年,一辈又一辈,细数古诗里的渔火,岸上的歌声和那遥远的钟声。在这溢满了风流韵事的三江之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月出而作,月落而栖。当周敦颐、苏东坡,从这里泛舟东岸,登马祖岩;当辛弃疾“西北望长安”,也曾风雨同舟;当文天祥,从这里奔赴兴国、会昌勤王抗金;当常遇春,从这面江上攻城三月;当彭德怀率红军打开百胜门一个角,也曾风平浪静。舟与水的爱恋,划破江面,深深沉入永不止息的三江。水上客家的文化烙印,书写在三姓族谱的历代书简。

古码头登岸 是千年的重逢

随着河风吹拂,贡水轻轻拍岸,击打的涛声千年不改;历史就这样沉浸于岁月之河。当龟角尾公园上空的风筝,掠过贡江,婆娑的两棵古榕树下,疏影横斜。龟角尾码头上,一对情侣相拥着面江而坐,正是入画的极好素材。我连忙按下快门,定格这幸福的瞬间。谢过渔家大哥一家,我跨上了码头。历史的错觉又打开了回首的帘幕。伫立龟角尾,风月无边,三江尽揽。接送了南来北往的商客,溯水而来的文人雅士,第一步从这里上岸、卸货,泛游……码头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这座古城市的沧海桑田,繁华辉煌;都能找出遗落在历史尘埃的悲欢故事……

我挥一挥衣袖,列入游人的行列,那颗心却仍寄存在历史的抽屉,生怕一打开,就回到了现实的游走。蓦地,那铭记住了繁华、永恒的客家南迁纪念鼎前,一个熟悉的身影锁住了我的双眸。“风汐!”我矢口而出,过后却是难耐的恼羞,心里抵触着,应该让他先跟自己道歉。风汐看见我,强忍着的兴奋却挂在脸上。“哦,你也在这里?” 我一怔,这不是张爱玲在诉说吗?“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梅江的千年眷恋,注入了涛涛贡江,在八境台下聚合而下,溶三江之水赣江交融,是爱,养育着水上人家;滋润着千年宋城繁衍生息的客家文化。

旅游 资讯

交通:按4D级规划的赣州新机场,目前已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厦门、南昌等地的航线。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韶铁路纵横境内,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赣州站现已开行至大同、苏州、泉州、南昌、井冈山等地的始发列车。105、323、319、206国道为交通骨架网,通达四面八方,赣粤高速、蓉厦高速城西段、赣韶高速穿越而过。40条公交线路,站点遍布市区主要街道及周边县/镇.,坐上票价1元的公交车,一路旅途,饱览八境台、辛弃疾千古绝唱郁孤台及蒋经国旧居、古浮桥、古城墙等景点。市区打的士标准为起步价4元/2公里,每增加1公里加收1.50元。

饮食:在赣州,大酒店、大排档、客家餐馆、海鲜店满街都是。赣南风味传统名菜丰富多彩,“咸咸辣辣、麻麻答答、胡胡借借”,口味醇厚浓重、量大油足。如小炒鱼、酒糟鱼、三杯鸡、白切鸡、烩鱼饼、鱼丸、粉蒸鱼、米粉肉、炒大肠(炒东坡肉)、酿豆腐、荷包胙等。

住宿:在赣州住宿很方便,普通标间只要80-160元/天之间。四星级有赣电大厦,三星级有赣州饭店,赣州宾馆、赣南宾馆、明珠大酒店、赣龙大酒店、铁龙大酒店、海天大酒店等等,在浪漫中享受夏日风情。

从赣州到长征出发地于都,走的是323国道,[票价:18/里程:66/车型:空调中巴/发车时间:06:00—18:40 每隔40分钟一班/运行时间:50分钟]。四块五毛钱的火车票,客家风情一路飘香。在于都步行街,20元的住宿让你小憩长谈。去工贸城或是于都中学那边吃饭,一人十块就舒服地吃上一餐。

猜你喜欢

渔家
渔家网事
渔家
渔家风情
舟山渔家童趣
乐在渔家
夜到渔家
南海永兴岛永兴村渔家
渔家乐
伍礼文
小舢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