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彭德怀,上将们高压下“亮相”

2009-08-02李意根

报刊荟萃(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张爱萍上将彭德怀

李意根

共有31名上将参加了 1959年著名的庐山会议。

在会上,上将们处境尴尬——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进行批判。一方面,上将中的绝大多数都曾在彭德怀手下长期浴血奋战,和彭德怀感情深厚;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在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态。因此这次会议,上将们经受了一场政治与灵魂的考验。

邓华“假批判真保护”,被打成”俱乐部”成员

从8月3日起,全会分成3个大组。邓华被有意分配在批判彭德怀的那个组,因为邓华是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员时的副司令员,按当时的逻辑就是“捆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邓华心里不是滋味,从内心讲,他是赞同彭德怀的观点的,因为“大跃进”以来出现的种种怪异现象早已让他忧心忡忡。但是一边倒的形势下,邓华不得不避重就轻地说了几句违心话,但很快就遭到一阵指责,说他的发言是“假批判,真保护”。

8月18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上,邓华和洪学智、万毅、钟伟等人被错误地划为“彭德怀军事俱乐部”的主要成员,被迫交代“反党反毛主席”的“罪行”。毛泽东在听取林彪汇报时给邓华定了调:“邓是彭的人;但是,邓与彭是有区别的。”会后,撤销了邓华党内外一切职务,退出军界,并于 1960年6月,发配到四川省担任分管农业机械工作的副省长。

洪学智被赶出军队达17年之久

目前能查到的洪学智在庐山会议上的唯一一次谈话是为彭德怀辩驳的。比如有人说彭德怀出访东欧,是里通外国。洪学智说:“彭德怀出访东欧是中央批准的,他又不会说外语,会谈都有翻译在旁边,他怎么能里通外国呢?”

后来,对洪学智的揭发批判,主要围绕以下3件事:

一是说洪学智当总后勤部部长与彭德怀有关。这件事情有一个背景,志愿军成立后勤司令部时,洪学智提出回国后不再干后勤工作。彭德怀回国前对洪学智说过“回国后如果让我当参谋总长,跑不了你还得干后勤”,结果成了他的一条罪状。

第二件事,在朝鲜打第五次战役前研究作战方案时,洪学智建议把敌人放进来打,但没被采纳。不幸的是,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60军及180师几乎全军覆没。彭德怀后来在总结时说,“洪学智要把敌人放进来打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当日我没有采纳”,这被说成彭德怀器重洪学智。

第三件事是朝鲜给彭德怀授勋后,彭德怀在一次志愿军党委会上说,“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这个大勋章从大后方讲应该给高岗,从前方讲应该给洪学智”。有人就说你看彭德怀多么器重你洪学智,连朝鲜授予的勋章都想让给你。

1959年10月,洪学智被免去总后勤部部长职务,下放到吉林省当农业机械厅厅长等职,一待17年。

韩先楚说:“娘卖×的,这仗没法打!”

庐山会议上,韩先楚作出一个惊人举动——去看望了彭德怀和黄克诚,前后有数小时。

有人看见了,就对他说:“老韩呀,人家躲都怕躲不及呢,你倒找上门去,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韩先楚回答:“革命几十年,犯错误难免,怎么能反党?没有道理嘛,瞎搞嘛。”

在要求对彭德怀事件表态的时候,韩先楚一支一支地吸烟,在地上转着圈儿自言自语:彭老总跟毛主席30多年了,能打仗,又正直、爽快、敢说话,生活上也不搞特殊化……转了很长时间,韩先楚拍拍脑袋嘟囔道:“娘卖x的,这仗没法打!”话音刚落,突然叫了起来:有了,这个人爱骂人,有时谁都敢骂,什么话都敢骂,这个可以算一条。秘书赶紧记录,记完了又没有下文了……

韩先楚在庐山上的仗虽然难打,但总算是打“胜”了,作为彭德怀抗美援朝战场上的3个副手之一,只有韩先楚没有被打倒,继续留任福州军区司令员。

萧克心情很复杂,既出了口怨气又很难过

萧克在这次会上具体说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是他自己说:“批判彭德怀使我出了口怨气!”

萧克为什么会对彭德怀有怨气呢?因为1958年军队反教条主义运动时,彭德怀和萧克两人在关于军队建设的思路上产生了分歧。萧克对彭德怀否定正规化和现代化两个口号提法不赞同,就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后来成了他被批判的把柄,还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听候安排。庐山会议上,看到彭德怀因差不多同样的过程受到了猛烈批判,萧克觉得很解气。

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感同身受,萧克对境内这种批来斗去的局面感到很难过,特别是庐山会议后,在批彭德怀的过程中,又把矛头对准了朱德,萧克难以抑制心中的气愤。他在回忆录中说:“我知道,林彪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编造谎言,而党的会议,却允许这种不正常的做法肆行!”

张爱萍说:“是我把彭老总给害了!”

张爱萍也作了违心的发言,对彭德怀提出了批评。

返回北京的时候,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王尚荣找到张爱萍,对他说:“飞机不好安排,都不愿意和彭老总一架飞机。”张爱萍说:“我们就陪他一下吧。”就这样,张爱萍成了唯一一个陪着彭德怀下庐山的上将。

在回家的车上,张爱萍对来迎接他的爱人说:“出大事了……是我把彭老总给害了!”原来,1958年炮击金门时,张爱萍从福建连城下飞机,到上杭、龙岩,漳州,看到树都砍光了,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炼铁炉子,乱七八糟的。到建瓯,建阳,又是到处杀鸡宰牛的,说是要进入共产主义了。回到北京后,张爱萍向彭德怀汇报完,闲谈中说起一路的情况。上了庐山以后,张爱萍拿到那份“万言书”,发现彭老总反映的许多问题和自己看到的情况是一致的。因此他自责,觉得不该对彭老总讲自己在福建看到的那些事情……

李锐记录中的几位上将

李锐是庐山会议的当事人,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写的《庐山会议实录》中,他记录了为数不多的几位上将的部分言行。

杨勇说:“我认为彭德怀有两大包袱:一是自以为忠心耿耿;二是自以为功劳大。”关于大跃进的看法,杨勇以下意见当时有代表性:大跃进同打仗的道理一样,不能没有伤亡;胜仗越大,伤亡也相对增大。如果对大跃进一大堆批评,对勇敢作战部队扣一大堆帽子,这就会瓦解士气,没有人再勇敢作战了。

王震在发言中说:“彭德怀是有功劳的,在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时期,他执行了毛主席的指示。我承认他是一个民族英雄,但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李锐的记录中,还记录了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上将,海军政委苏振华上将以及广州军区司令员黄永胜上将的零星发言,这3个人无疑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在李井泉批评彭德怀时,萧华插话说:“他是敢于暴露人家,不暴露自己,两面手法。”当苏振华发言说彭德怀认为时机到了,乘机向党进攻時,萧华也有过一段插话,说:“他这也是‘拿来主义。这次是总暴露,没有意见书,他这次还可能溜掉的……”

黄永胜在小组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主要是揭发彭德怀在军队系统的错误,包括“军阀主义”、“目中无人”“个人主义”等。黄永胜说:“从历史上看,我对他能够彻底改正错误是没有信心的。因为,彭德怀同志历次错误都没有下决心改正,直到这次会议。另外,洛甫(张闻天)同志的发言恶毒极了。他不仅把彭德怀同志的反党纲领更有系统地加以发挥,特别是把毛泽东同志的很多话加以歪曲,拿来攻击毛泽东同志。”

苏振华说:“彭德怀同志长期把自己装成一个君子,在军队和部分群众中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党的威信、毛泽东同志的威信,他分享了一份。如果不彻底揭穿他野心家的本质,不把他伪君子的画皮扒掉,是能迷惑一部分人的。”

(摘自《人物汇报》第50期)B9

猜你喜欢

张爱萍上将彭德怀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自我罚站”的将军
台军两上将被爆隔离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彭德怀不愿照相
张爱萍:一身正气堪称楷模
张爱萍的“四不畏”
新一代上将从哪儿来
台“参谋总长”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