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及新太原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08-01李茂盛

党史文汇 2009年6期
关键词:与会者战役太原

李茂盛

为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弘扬革命传统,推动新太原建设,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组织的“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及新太原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4月22日在三晋国际大厦举行。来自中国军事科学院、山西省史志研究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山西省委党校及省城其他社科单位的近百名学者、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95篇。从所交论文和与会者发言的情况看,本次会议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太原解放与城市接管的认识,并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这对于我们认识太原解放对全国解放产生的重大作用,对于今年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对于今天太原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建成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本次研讨会的研讨成果综述如下:

一、与会者和参会论文从历史的高度,客观评说了太原解放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作用。

随着更多珍贵史料的逐步开放与人们视野的拓展,与会学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有成果加以进一步深化,并把太原解放战役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找到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有了诸多新的认识。

一些学者认为,太原地位很重要,作用很特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无数次事实证明:得晋阳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这种独特的地位,是历史赋予的,是时代造就的,并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不同的作用,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太原解放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历史现象,在近百年历史大转折的关键时刻,在中国新旧社会突变质变中,太原战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当时国共双方战略决战中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事关中国社会两种命运抉择的一步要棋。

有的学者指出,太原解放战役是毛泽东、彭德怀、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直接指挥下发起的战役。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后毛泽东最早考虑解放的三大城市之一就包括太原(其他两个是长春和济南)。1949年1月6至8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形势和任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指出:“在平津、淮海、太原、大同诸战役以后,就国民党的军事主力已经被歼这一点来说,国民党政权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倒了。”可见太原战役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规划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有的学者评价说,太原解放战役拔除了国民党势力当时在华北的最大的一个据点,标志着阎锡山长达38年的统治在山西的结束。不久,大同也于5月1日和平解放。至此,山西省全境解放。山西成为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开始后全境解放的第一个省份。太原的解放,极大地震撼了华北地区其他尚在敌人控制下的城市,使南面新乡、安阳之敌,北面大同、归绥(即今呼和浩特)等地之敌,更加孤立。新乡于5月5日和平解放,安阳之敌5月6日被我军歼灭,归绥于9月19日和平解放。太原、大同、新乡、安阳、归绥诸城市的解放,肃清了华北境内的剩余残敌,使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北各省行政区域的划分、省区建置的恢复、新政权的建立、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学者进一步分析,由于太原是华北的工业重镇,经过阎锡山多年的苦心经营,军事工业相当发达,太原解放后,遂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基地。当年太原前线司令部发言人就指出,太原解放“使人民在华北获得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重工业和军火工业,这将便利人民迅速恢复自己的建设事业,有力地支援人民解放战争”。

有学者认为,太原战役的发动有力地策应了平津战役的战略行动。这场战役虽然没有直接配合平津战役作战,但攻城部队在平津战役期间对太原的“缓攻”,对于稳住傅作义集团,防止其南撤,和在北平地区采取的“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效。由于太原还未被解放,使傅作义集团心存侥幸,准备固守平津,未及早做西窜或南撤的准备,这就为人民解放军全歼平、津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除塘沽守军5万余人乘军舰从海路南逃之外,天津的守军13万余人被全歼,北平的守军20余万人被和平改编。否则,如果平津守敌从海上南撤,将会增援淮海战场,增加淮海战役的困难;若西窜绥远等地,将会增加解放大西北的难度。因此,太原战役客观上起到了牵制傅部、策应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的重大作用,对于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太原战役还间接地支援了西北和西南的进军。由于人民解放军华北第一兵团的进攻与围困,阎锡山被迫向蒋介石、傅作义求救,蒋、傅先后从西安、榆林调兵援并,从而减轻了西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压力,也及时遏止了胡宗南、马步芳部的联合反扑,为大西北解放提供了良好外围环境。太原解放后,彭德怀率领解放太原的参战部队第十八、十九兵团,以太原为出发地,西渡黄河,直下西安,剑指兰州,并用太原战役缴获的武器弹药和接管的战略物资,加强了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的装备,增强了对敌作战实力,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此外,解放军对太原围攻还加快了绥远解放的进程,极大地震撼了绥远国民党守军。当时绥远全省兵力守备根本无法与太原相比,围攻太原严重动摇了绥远国民党军队的军心,加之北平傅作义和平起义又为绥远守将提供了和平解决的光明前景。所以,在傅作义策动下,中共加快了对绥远等地的收复工作。虽说绥远起义与太原解放没有直接联系,但这种起义力量的促成却是在人民解放军血战太原、和平解放北平的环境下进行的,这就造成了解放战争期间中共解决国民党地方武力的一种新的方式——“绥远方式”的产生。

二、与会者和参会论文从战役理论的深度,认真审视和探讨了指挥太原战役的高超的军事艺术。

与会者普遍认为太原解放战役发起于战略决战阶段之初,结束于战略追歼即向全国大进军的开始,是解放战争时期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典型城市攻坚战之一。在太原战役攻城阶段,人民解放军华北劲旅会师并州,百余名开国将军坐镇太原,数十万民工齐聚前线,以雷霆万钧之力,顺利攻克太原,所以说太原成为中央确认三大战争方式后,采用“天津方式”第一个被攻克的城市。

对战役的准备与进程,有学者从战役学角度,认为军委、前委对战役的正确指导为解放太原创造了先决条件。与会者指出,根据阎军固守坚城和敌我兵力对比的实际,前委确定“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然后攻克之”、军事攻势与政治攻势并进的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故能使整个战役全面有序协调地进行,这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战役期间,围而不摧、削而不克、“后发制人”等策略和穿插其间的“割头战术”的应用,都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勇有谋的军事才能。有的学者认为,战役胜利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认真扎实的战前准备,为解放太原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诸如:健全组织机构、补充兵源粮草、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战术和技术水平、摸清敌人防御体系和兵力部署等方面。一些学者依据新发现的史料,对黄樵松将军被出卖与被诱捕、太原战役前后期守军兵力变化、太原战役阶段划分等问题,还提出了新的论断、补充与订正。

在本次研讨会上,有不少学者对太原解放战役中的政治攻势予以了充分关注,并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有学者剖析了我党我军从保护太原工业基础和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出发,向阎锡山及守军进行和平解放太原的种种工作努力,概括出了我党我军在战役初期以打促和、战役中期多方促和、战役后期灵活促和等始终不移的和平解决愿望和典型的和平解决特征。也有学者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结合的角度,对阎锡山不愿和平解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追溯考察了太原战役期间我党的民众动员工作及其效果、特点,指出我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解放太原提供了重要保证。

还有数位学者从文化角度,对太原解放战役中的文化元素进行解读与审视,弥补了过去学术领域对战役问题仅重视军事研究的缺憾。他们提炼概括出了太原解放战役“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英雄精神,同心协力、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以和为上、和战相间的人本精神,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的将帅精神”四种人文精神;梳理出了太原市区及其周边保存着的碉堡、建筑和战斗遗迹;阐明了太原战役为解放战争军事文化写下的重要一页,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厚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启示。

三、与会者和参会论文从比较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太原城市接管的重要经验和意义。

与会学者认为,由于阎锡山近40年的苦心经营,加之长期战争的破坏,接收太原和管理太原是太原解放后难度最大的工作之一。太原解放后城市接管的伟大实践,是在汲取先期接管的张家口、石家庄、沈阳、北平等大中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个接管工作,避免了新旧政权交替时期可能出现的对生产力的破坏,保护和发展了既存的社会生产力,丰富了我党在接收和管理城市方面的理论和经验,为我党已解放和待解放接管的城市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和启示。

本次研讨会上,与会者还对太原城市接管政策进行了诠释,探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进城之前的接管准备和进城后的接管措施,介绍了阎锡山转移财产的经过,勾勒出了太原解放战役中金融接管的基本途径和办法,再现了军管会运用“包下来”的政策对两万蒋阎旧职人员进行改造的历史画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后期所实行的城市工商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接管的成功经验。

还有学者从民主建政的角度,分析太原召开各界代表会在当时产生的政治影响。指出由于太原原有共产党组织是地下党的原因,城市接管后不可能与广大群众一下子建立广泛联系,在正式的人民代表大会还不具备条件召开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太原市各界代表会几项规定》,先后召开工业、商业、教育、工人等各界座谈会,并在此基础上,在解放后不到三个月内,就召开五次各界代表会议。“各界会”这种形式兼具政治协商会议与人民代表大会双重性质,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毛泽东在1949年8月19日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报告中专门肯定了太原的作法,并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3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各县一律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指示。这样,太原城市接管中实行的民主建政作法,就成为全国民主建政的范例。

四、与会者和参会论文从服务现实的视角,深邃解析了太原解放对新太原建设的启迪意义。

太原解放战役虽然已经过去60周年了,但它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是后人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与会学者从不同视角,结合新太原建设,提出了许多美好冀望和建设性意见。

关于以人为本。与会者认为,太原解放战役的胜利说明: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具有极强民众动员和社会整合能力的政党,要时刻记住自己“公仆”的身份,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党的干部要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以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关于精神动力。与会者认为,太原解放战役中形成的人文精神不应该因时间的流失而流失。在建设新太原的征途中,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经过血与火的战争锤炼而成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敬业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和谐程度,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难题与风险,进而为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建设构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关于遗产保护。与会者认为,太原解放战役遗存遗迹的教育功能也不应该让岁月的尘埃掩埋。这些文化遗产是太原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不仅给世人留下鲜活的历史教材,而且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证物,更是建设集三晋文脉与现代气息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极。我们应当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出发点,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珍重它、考量它乃至保护它、开发它、利用它,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为新太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肖 黎)

猜你喜欢

与会者战役太原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战役中的你
除夜太原寒甚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
抢占三所里 阻敌建奇功——忆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穿插作战中的先遣团
扶郿战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