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想政治课过程中学生道德信念的培养

2009-07-30庞求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政治课信念

庞求学

国家教委原副主任柳斌在谈到素质教育中曾说:“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可见,道德教育是中学实施高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直接起着导向、动力、保证的作用。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实践。在认知上,他们大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往往认识与实践相脱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下面,笔者简单谈谈思想政治课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育顺利实施的首要前提。教师必须转变过去一切为了应付考试的教学观,把学生从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政治课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积极思维,在认知过程中真正地领会知识;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不要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惟一尺度,还应看思想道德品质水平的高低。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尊重、肯定和赞赏,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处于青春发育期。独立意识增强,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主张,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意见,维护他们的尊严。其次,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就是要放手让学生去锻炼,培养自主、自立、自理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要理解学生。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没有理解就没有爱,只有理解了,才能爱得更深。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四个要素中,道德认识是品质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形成的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引导其道德信念,优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增强道德情感的体验与培养,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信念,为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优化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挥棒”,目标的制定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初中思想政治课分别从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发展史和中国国情教育人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内容上看,有时显得很空洞、抽象,脱离学生实际,与社会现实不符。因此,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应实在、具体,适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便于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也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感悟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确立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比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学思想政治第一册“人的性格”一课,教师可根据书中的认知和情感目标制订一个目标: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性格主要是在长期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明确家庭、学校、个人经历和自我调节等对性格的形成的重要作用。这样结合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目标,利于学生去实现。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新颖、多变、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信念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到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具有桥梁的作用,因而教师在课堂中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主感悟道德认知,在参与中确立道德信念,进而要求自己转化为道德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

①情景教学法。从激情入手,以情明理。道德的形成不可能是从背书本中得到的,政治课要脱离空、虚的老问题,关键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我要求,自主追求向上、进步。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中,可通过观看《虎门销烟》录像,让学生从中认清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罪恶本质,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投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强烈义务感和责任感,激发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掌握科学本领,将来能够很好地为祖国作贡献。

②榜样感染法。在榜样的感染推动下,学生会不断奋发向上、自我磨炼、自我塑造、自我完善,成为其强大的内在动力。如:对身残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学习保尔、张海迪;对于集体主义观念差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学习雷锋等。中学生中的榜样可以是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也可以是教师和家长,还可以是优秀的同学,因为这种榜样具体、实际,学生最熟悉。由于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环境条件大体相同,学生易于接受、信服并模仿,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

③道德辨析法。揭示大千世界是与非、正与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内在本质,首先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进行道德辨析,可以让学生认清事物的本质。课堂上的讨论辨析,如果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做到有理有节,道德认知就能升华为道德信念。如教“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课时,让学生讨论现在我们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吗?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传统美德,必须始终发扬下去。

④制约训练法。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直接体现与形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上课,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规范执行的监督,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利用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加以制约,也可利用舆论加以制约,在课堂中学生群体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制约着学生的行为,如上课迟到,会给老师、学生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学生们在行为上也会迫于舆论压力,减少迟到的次数,甚至不迟到。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道德实践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能整天给学生讲大道理,要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走出课本到实践中去锻炼,强化道德实践,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从道德的认识升华到与道德的行为一致上来。

1,加强课内训练。如在教“自觉磨砺意志”一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行为要求,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上课认真听讲,持之以恒,善始善终。让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自己周围,找找好榜样,激励自己上进。

2,加强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学要注意课后延伸,加强实践。如教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课后,向学生提出几条具体的生活基本要求,做到吃、穿上要节约、勤俭,不浪费、奢侈,不追求名牌和时髦。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政治课信念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远和近
如何上好政治课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