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史论结合探索

2009-07-30曾仁生

当代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史论资产阶级革命

曾仁生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要做到“论从史出”,需要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就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关于史论结合,本人有下面几点体会:

1.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常常是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主要表现为美利坚民族与英国的民族矛盾,但同时存在英国殖民压迫掠夺(生产关系)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美国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2.重视对历史事件发生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内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需要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

“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总结中发现的。胜利了的有胜利原因,应总结出经验;失败了的有失败原因,应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就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局限性是潜伏着的,很难被人为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会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的表现。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负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积极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经过正确的评估、总结,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历史。

3.重视课文前言、引语分析

前言在每章开始部分,对本章内容作出提示,分析背景,阐释难点,揭示重点,引导深层次的思维,是导读文章,应用于指导教学。《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加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章前言里有“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同外国侵略者保持‘和好才能维持统治;而西方列强也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只有通过清政府,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这段话深刻阐明了1861年清政府建立总理衙门,1862年中外反动派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的海关被英国人控制达半个世纪等现象的基本原因。引语是原始史料,增加教材信息量,有利思维扩展和散发。史料与思考题结合能产生妙趣横生,史与论有机结合的效果。如《戊戌变法》一节中引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腾,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荆”引文旁边的思考题称:梁启超这段话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对“举国欢腾”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考含有深度和广度,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回答。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史论结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途径,强化理论教学,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和运用能力,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智力型人才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史论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的出行革命
中国共产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史论
“危险的侵略者”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诗经学史》书评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