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镇天长镇

2009-07-23刘春林

文史月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门楼簸箕镇政府

刘春林

河北省井陉县县治天长古镇东、南、西三面临河,北依山岭,威严的城墙顺北高南低之势而成,远远望去俨然如簸箕,又叫天长簸箕城。

说这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倒不如说是一座千年城堡。它的周长仅三里二十步,而城墙之高却达三丈又五,为夯土之墙穿上了砖石铠甲,越发地象一座攻不可破的城堡。做为“太行八陉”之五、“天下九塞”之六的井陉,使这座锁住了东来西往的交通小镇,不得不扮演一座军事重镇的角色。

初识簸箕城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记得那天到天长镇政府搞调研,走进居于城中的政府大院时,我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歇山式门楼,登一阶阶制作精细的青石台阶,踏一处处整洁平坦的方形院落,如入迷宫。该院占地15亩,房屋162问,房屋纵横交错,高低错落,院中有院,院院相通,回旋曲折,且每个小院均为建筑别致的四合院。空中俯瞰,房院巧妙地写成了一个“双喜”字图样。主体庭院昂扬居中,门首为遮屏式直柱畅檐大门楼,高畅明快,悦心怡目。正房石阶高台,青砖碧瓦,古朴壮丽,庭堂五楹,门窗棂格,玲珑剔透,两厢配房三楹,别具一格,整个庭院流露着明清之风。据说当年康熙皇帝西巡“驻跸井陉”时,就驻跸于此院。该院原为日伪县长王景岳祖传并经数代扩建而成,当地人称其为“王家庭院”。王景岳原名王孟鹏,是井陉县头号地主兼资本家。该住宅民国时为井陉三青团驻所,1947年后为中共井陉县委所在地,1958年成为天长镇政府办公驻地。本世纪初,为开发旅游,天长镇政府迁出此院时,发现院落内地下暗道交错,或直通井陉县衙,或直达城外,长达数里。此更为此豪宅增添了几分神秘。

如果说王家庭院是簸箕城中现存比较完整的城中民居的典型代表,“皆山书院”可谓官方建筑的幸运儿。书院始创于明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当时建于城内文庙东北,名曰“井陉书院”,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业已破败的书院被迁到了城外一公里的东山顶上,更名为“东壁”。83年后,井陉知县周尚亲又把书院请回城里,又更名为“皆山书院”。这位周尚亲大人可谓是一位轰动朝野的人物,因贪污皇粮款不仅自己被乾隆砍了头,而且正定知府、直隶总督、工部侍郎也为其陪绑,或贬职流放,但簸箕城人还是功过分明,其所题“迁修书院碑记”仍完整地镶嵌在门楼里,光绪元年续修《井陉县志》时,依然完整地将他的题记收录。

这是一处坐北朝南的三重宅院,从第一道垂花门到最后一重院落,地势逐级抬升,很有些登堂入室之感。每层四合院不太大,房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硬山结构灰瓦花脊。

1915年夏,书院(当时改称井陉高小)开辟操场时,发现一古屋遗址,出土完好无损的瓷瓶10余枚,瓶上皆题有“天威军官瓶”字样,“高有尺咫,口径寸余,似今绍兴酒坛,而细长特甚,瓷作苍褐色”(《井陉县志》·古迹)。这一发现,拉开了对井陉陶瓷的考究序幕。到本世纪初,考古界终于解开此谜,由发掘的实物证明,井陉窑从北朝开始到清代,从来没有断烧,且出土的隋代瓷器中的白瓷和青瓷十分精美,是河北定窑、邢窑和磁州窑三大窑所无法比拟的,井陉窑从此成为了国保。

2008年年底,天长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物局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永留后代子孙。

(责编张静涵)

猜你喜欢

门楼簸箕镇政府
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行走的簸箕
忠满:小小簸箕,大刑伺候
前门楼子九丈九
乐东古门楼
镇政府欠债要还200多年
不倒翁扫帚簸箕
清唱
镇政府供个“土地爷”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