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法探析

2009-07-22仲志红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刘和珍研究性意象

仲志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注重明确目标,诱导学生质疑,激发其主动探究意识

1有的放矢,出示集体学习目标

所谓集体学习目标,就是教师对于全体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对于一篇新课文的集体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在前一课结束时出示,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新课文该学些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起到一个宏观指导的作用,以便他们有的放矢地开展预习。比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笔者给学生制定的集体学习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整理刘和珍的主要事迹);理清全文写作思路。

(2)能力目标:[重点]能正确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用一个词语来概括);[重、难点]能结合上下文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参考课后练习二)的含义;能正确理解文章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3)情感目标: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

2质疑问难,制定个人学习目标

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的知识需求为主线,围绕学生与作品的平等对话,首先听听学生读懂了什么,还存在哪些疑惑。然后就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筛选,找出其中重要且普遍的疑问补充到集体学习目标中,并在全班展开讨论:不重要或不具备普遍意义的问题则成为每个学生独具个性的学习目标:所有问题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理解,或学生间进行相互探讨或师生间的个别交流来一一寻求解决。这样,问题来自于学生,又在教师引导之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独立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大,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大程度地得以锻炼。仍以《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笔者让每个学生在早自修时将自己阅读后的疑问写在小纸条中交上来并投影给全班同学,发现有些问题不少学生提到且比较重要,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进行讨论,如:

(1)“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是什么意思?(16人)

(2)“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应怎么理解?(17人)

(3)“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18人)

(4)文中引用的陶潜的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应怎么理解?(12人)

至于其他问题,诸如文中鲁迅为何称自己为“苟活到现在的我”(6人)为何反复写到刘和珍是“始终微笑着”的(3人)等问题,则指导提问者各自在书本上做好标记,作为自己的个人学习目标,争取在教学中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寻求解决,也可同学间相互切磋,最终无法解决的求助于老师。实践证明。这种来自于“民间”的问题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更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引导阅读积累,适时拓展延伸。强化课外阅读习惯

1就地取材,利用好《语文读本》。《语文读本》是新教材中与必修教科书《语文》配套使用的辅助性材料。它汇集了大量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精华,既有各大作家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又有中学生朋友自己写的优秀习作:既有语言、文学、读写听说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又有名作家写的创作经验。可谓融知识性与鉴赏性于一炉,合课内外阅读为一体。然而实践运用中,往往被忽略。因此,教师必须摆正它的地位,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配合使用。比如学习第三册的散文之前,不妨先看看梁实秋的《论散文》、韩少华的《“散”与“不散”》和魏饴的《散文鉴赏方法谈》,作铺垫性阅读;学完贾谊的《过秦论》,引导学生自学《过秦论(下)》。

2鼓励探究,编辑研究性学习小册子。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若有了感兴趣的话题。有了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肯定他们的态度。评析他们的观点,使之不流于空想,并进行深入挖掘,得出结论,形成文字。比如学完第三册的三个诗词单元,学生对诗歌的“意象”产生了兴趣,于是,笔者借机给他们上了“诗歌意象”专题课,使他们了解什么是意象、意象的特点、常见意象的寓意、诗歌与意象的关系等问题。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较为熟悉或感兴趣的意象,在古今诗词中追根溯源,写下点滴心得。最后笔者发现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选材丰富,形式多样,内容虽没有学者研究的深度,但也颇有值得称道之处。于是,年级组的老师商议,在各班选择几篇突出的,略加指导、润色之后,编辑了一本研究性学习的小册子——《心舞意翔——“意象”美学》在学校中传阅,也算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猜你喜欢

刘和珍研究性意象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纪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触动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玉人”意象蠡测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