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飞行救灾日志(上)

2009-07-18刘绍良

航空知识 2009年5期
关键词:灾情伤员汶川

刘绍良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世界震惊的日子。14点28分,大地颤抖,山河破碎,灾难降临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

今天,5·12虽离我们远去,但它留给我们的是难以抚平的伤痛和无法忘却的记忆。

临危受命,救援重任即刻扛肩

五月是飞行训练旺季。5月12日,天气晴朗,又逢周一,成都上空风和日丽,漂浮在蓝天上的白云,写满了诗情画意。飞行员经过双休日的休整,正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飞行训练中去。上午9:30,我们到飞行训练中心进行了夜航飞行前的准备工作。

午饭后是午休时间,晚上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飞行中去,飞行大队的楼前也摆上了写有“夜航休息!安静!!”字样的小黑板,一切显得那样平静,很快我进入了梦乡。大地也如往常一样平静,好象它永远不曾动、也不会动那样,谁想到一场由它引发的灾难正悄悄地向毫无知觉的我们袭来。

地震来得非常突然,一开始就是巨大的震动……窗户就好象被一只巨大的手抓住狠狠地摇动着,发出令人恐怖的尖叫声音。房子、床,也被这恐怖的声音传染似的加速震动起来,窗外树枝也在惊慌地跳动。从睡梦中惊醒,我意识到这就是地了!逃生!立即逃生!这时对死的恐惧、生的渴望占据了一切。我下意识地站起身,来不及穿拖鞋,“快跑,地震了……”我边跑边喊。果然,还有些同志没有意识到这是地震,在我喊了之后才冲出来,也就是十几秒钟,大家都冲到了楼下的安全地带,我们都在惊悸中你望着我、我看着你,都没有回过神来。

惊恐仍在继续,大地仍在疯狂地跳动,好象有神力无比的凶神在撼动着我们这个原本平静的地球……天气也忽然变得昏暗,营房、路灯、房前屋后的高大树木也随之狂舞,天地间我们显得是那么渺小。我想每个同我一样经历过地震、强烈余震的人都曾感受过,死神会一下子离人们这么近,它是那样毫不犹豫地逼近人类。

震动大概持续了2分钟左右,一切好象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地震的强度一定不小,震中离我们这肯定不会太远,也许是几十千米、也许是上百千米,大家议论着。突然发现电话打不通、电视里没有了信号。打开电脑,网上有了消息——汶川发生了里氏7.8级(后来改成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伤亡损失情况不详。

作为一个知晓20世纪70年代唐山大地震的人来说,我太清楚了震级同唐山一样的大地震可能给灾区人民带来的灾难。作为离震中较近,具有应急救援能力的直升机团,毫无疑问将会很快投入到救援中。

余震不断,但我和战友已找出震中附近的航空地图,查找标高、山谷、河流走向,对灾区地形地貌进行分析。我是一名刚从飞行大队长岗位上调整出来的副师职特级飞行员,我意识到此次救灾,我可能会是首批起飞的机长,将和团首长及为数不多的几个特级飞行员带上一些中青年飞行员紧急飞赴灾区实施救援任务,因此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和技术准备。

果不其然,团里在灾后五分钟启动了应急预案,十分钟团常委们即坐在了作战指挥室;二十分钟后全体飞行员换上了飞行服,准备好飞行装具,在作战室做飞行准备;三十分钟指挥员登上塔台;四十分钟机务人员将直升机推上起飞线,进行起飞前最后的检查;五十分钟我们的直升机即搭载四川省市有关领导起飞前往都江堰、汶川方向侦察天气和灾情。

天气实在太差,担任侦察天气和灾情的直升机飞临都江堰上空时,发现航路被云雾遮盖住,无法前行只能被迫返航。

钻出云团去救援

我的第一次飞行是在5月13日开始的。早上6点值班员的起床哨一响,我翻身起床,匆匆吃过早饭,便与其他飞行员带着飞行装具进场,大规模的空中救援即将从今天展开。

进场后气象条件很差,阴天、下着小雨,云底高200~300米,能见度约2000米,不是个飞行的好天气。受领飞行任务后,我和副驾驶刘玉峰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救援飞行准备。我今天上午的任务是到什邡金花镇空投救灾物资并侦察灾情。至目前为止,那里的受灾情况外面的人还一无所知,但灾区的灾情已成了全国、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我和刘玉峰提着飞行装具向我亲爱的“伙伴”210号“黑鹰”直升机走去,边走我们边协同分工,我负责操纵直升机,他负责对外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提醒机组成员。我们走到直升机旁,看到1.5吨的救灾物资早已装好,机械师陶自平向我报告直升机准备良好,我仔细围绕着直升机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完毕后进入座舱,启动发动机,待各种仪表设备工作正常后,经请示塔台同意,接地飞行上跑道,对正起飞方向,再次检查温度压力各参数正常,顶杆增速,直升机拔地而起向灾区飞去。

直升机上升到300米,空中能见度还是很差,并间断在云雨中飞行,直升机不时受到气流的扰动。我紧握驾驶杆,盯着地平仪,集中精力保持好飞行状态,心想一定要安全圆满地完成好这次任务。十几分钟后我们飞临什邡洛水镇,镇里灾情严重,所有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灾民有的在救人,有的无助地在临时措建的帐篷里躲避着随时可能来袭的余震。

虽已到达洛水,但飞往金花镇的航路还被云雾笼罩着,连必经之地蓥华镇也看不到,可能不一定进得去。刘玉峰问我怎么办?我说:“保持好飞行状态,继续往前飞,只要有可能我们尽量飞过去。救人要紧!”我操纵直升机向上爬升200米,飞到云团上空。就在我们焦急地在云上往下观察,寻找可能出云间隙的时候,突然惊喜地在云隙里发现蓥华镇就在脚下。我们立即抓住机会从云缝里钻出云团,继续向金花镇方向飞去。

从成都出发经过洛水、蓥华,看到灾情越来越严重,倒塌房屋越来越多,灾民也越来越多,不少灾民扶老携幼,逃难般逃出灾区。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金花镇的情况会怎么样呢?

不到五分钟金花镇出现在我们面前。这里的房子也几乎倒完,山体滑坡很严重,泥石流瞬间掩埋了许多正在作业的工程机械,不少车辆被挤推到江中,对外连接的公路、铁路也被山体滑坡的砾石掩埋,几乎看不出存在过的痕迹。从红白镇来的灾民不断地涌到金花镇,很多灾民聚集在金花火车站,他们露宿在站前小广场,天空中还不时下着小雨,有人生起火堆抵抗着寒冷。他们看到直升机飞来,激动地站起来,不停地向我们招手。

我驾机在空中盘旋了几周,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确实没有一块可供降落的场地。我们只有低空小速度把救灾物资空投到广场离灾民最近的地方,第一天的飞行就这样结束了。

首飞孤岛汶川

5月14日是个阴天,地震发生两天了,汶川还是与世隔绝。上午7点30分我们来到机场,气象报告汶川阴转多云,有可能飞进汶川实施营救。

我们的任务是送10人通信小分队和1.2吨救灾物资去汶川,并侦察都江堰、

映秀、汶川、茂县一线的灾情,返回时在映秀接伤员。我们这个批次共三架“黑鹰”直升机,李翔机组、张金林机组和我的210号机。

指挥员下达完任务并交待了山区飞行的注意事项,我们各自进行了战前简短的准备,便向直升机走去。经过指挥员允许,三架直升机向都江堰快速飞去。入航后我们不断加速,恨不得马上就能飞到灾区,边飞我们边往机外撒传单,希望通过我们的双手及时地把党和国家的关怀转达给灾区人民。快接近都江堰时能见度越来越差,天空中下起了小雨,云雾从山脚下向上升腾,我的心又悬了起来。往前飞山势逐渐升高,平均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岷江河谷谷底最窄处只有几十米,曲折弯延。由于直升机是低空飞行器,又都是满负荷飞行,只能在山谷里顺山体走势绕飞,同时还要时刻观察两山之间凌空穿过的高压线,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在山谷中超低空飞行,通讯联络距离十分有限,雷达上也没有回波,地面指挥员无法具体指挥,飞行员只能凭经验飞行。我们能顺利飞到灾区吗?

十多分钟后到达了都江堰,但它被厚厚的云层笼罩着,原来美丽的历史名城,被地震灾害破坏得羞于示人般不肯露出它的真面目。事不宜迟,我们果断决定,三架飞机分梯次拉开间隔盘旋爬升高度,飞出云层后继续向汶川挺进。

我集中精力盯着地平仪,操纵直升机盘旋上升,云中不时有一些颠簸。此时三架直升机在同一区域上空相互不能目视,可以想像难度有多大,如果协同不好,操纵有误,很可能危险接近,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我们不断地用无线电沟通联络,相互通报位置、高度。同时我迅速把气象雷达的搜索距离放到最近、把GPS的比例放到最大。直升机艰难地盘旋上升着,终于在3300多米的高度上出了云,岷江两侧隐约露出许多山峰,云上能见度3000~4000米,美丽的岷江仍然被云雾遮盖着,映秀镇也被云雾遮盖着。快接近汶川时天气比先前好多了,依稀可见沿岷江两岸的村庄,民房倒成一片,废墟连着废墟,只有个别楼房还艰难地挺立着,那么孤独,那么无助,好象在诉说地震的无情!许多受灾的群众激动地向我们挥动双手,发出求救信号。

近一个小时的飞行,汶川终于到了。眼前的汶川只有少量房屋倒塌。人们都集中在汶川师专的操场上,那里搭建了许多简易的帐篷。看到这样的情景,我总算松了一口气,此前全国人民都在猜测孤岛似的汶川可能灾情最重,现在看来至少大多数人是安全的。

汶川县城座落在岷江两岸,古时叫威州,据说是大禹的故里。现代的汶川稍为平坦的地方都修建着房子,要想找个着陆场还真难。汶川师专操场倒是理想的着陆场地,但我们怎能忍心再去打扰刚刚经历过地震灾难惊吓的人们呢?如果此时三架直升机在操场降落,将会卷土扬沙,把操场上的简易帐篷通通吹翻。三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着搜寻合适的降落场,终于在县城东南方向牛脑寨一个2200多米的孤立山头上发现有一小块空地,只有羽毛球场那么大,李副团长的743号直升机先行着陆卸下物资。我和张金林两架继续飞往茂县侦察灾情,等到743号直升机起飞后,我们再着陆汶川。茂县和汶川的情况差不多,县城大部分房屋没有倒,但沿江两岸村庄的房屋几乎倒完。侦察完后报告灾情,我操纵直升机返回汶川对正牛脑寨山头着陆场,放变距下滑减速着陆,直升机在我的操纵下稳稳地降落在孤立的山头。直升机一落地,惊魂未定的灾民们哭着围了上来,有的甚至长跪在地,向我们诉说着灾情,“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这时,耳机里突然传来指挥员急切的声音:“空中飞机请注意!首长要做重要指示!”

无线电静默下来,接着一个亲切、熟悉而又坚定的声音传来:“时间就是生命,你们一定要坚定、沉着、稳妥、可靠地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祖国人民在期盼着你们、注视着你们……”

这是共和国总理的声音,在无线电里直接向参加救灾的空中救援人员讲话!

多么鼓舞人心啊!我的鼻子一酸,眼泪悄悄地流了出来。

映秀镇到了,眼前的映秀中学楼房塌了,小学没了,镇上所有房屋全塌了,先前美丽的山区小镇不复存在,我惊呆了。由于岷江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纵横交错的高压线像网一样把小镇罩着。我操纵直升机盘旋在空中,观察障碍物和高压线的走向,选择着陆场地和确定着陆方法。选定着陆场后压杆蹬舵对正着陆点下滑,在地面指挥员李宏策的提示下,直升机平稳降落。我走下直升机后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马路一边摆放着一排排遇难同胞的遗体,河滩上躺着成片的伤员,他们呻吟着,有的上着夹板,有的缠着绷带,惊恐而又无奈的眼神令每个看见他们的人不由得会想起地震的恐怖,它在十几秒钟、甚至几秒钟就夺去了人们的生命财产,看到这些,我的心在滴血。地震的那一刻如果我们住的地方震得再凶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有不敢想象的结果。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怎能不拼命救自己受苦受难的同胞呢!这也许是我们团队同其他远道而来的兄弟单位在救援时有不同感受的主要原因吧!此时,三医大的医护人员迅速地往机上抬伤员,有一名穿着公安制服的小伙子在现场维护着秩序。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由于有三医大和我们机组人员的密切配合,七名重伤员和八名轻伤员,很快便被抬上了直升机。医生问我:“机长下午你们还来吗?你们不来这些伤员恐怕就……不行了!”我毫不迟疑地说:“来!我们会源源不断地飞进来,送物资,拉伤员。”

我迅速跨进座舱,启动发动机,工作稳定后对正起飞方向返航。由于在山谷飞行,直升机要机动转弯,速度不能大,要尽量保持直升机平稳。飞行中不时从货舱飘来伤口溃烂的异味,看到伤员们痛苦的表情,我焦急万分。到都江堰后,直升机进入成都平原,我迅速提高桨距,加速向机场飞去。时间就是生命,能快一秒钟到达,就可能多挽救几条生命。无线电里我向指挥员通报了机上的伤员情况,直升机在跑道南头平稳着陆后,等候在地面的医护人员就冲了过来,迅速将伤员抬上了救护车。在警车开道下,十几辆救护车,拉响警报向市区医院快速驶去,看到此景,我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至此,我们从灾区接回了首批几十名伤员,架起了通向灾区的空中生命线。(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阚南

猜你喜欢

灾情伤员汶川
伤员呵护队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云上远眺新汶川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