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诗歌成为“草根文化”

2009-07-17叶茂樟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09年13期

叶茂樟

自2005年开始,中国社会就上演着一系列“神话故事”,“超女”热天下,胡戈火四方,郭德纲红遍大江南北,一个个“草根艺人”几乎都在一夜间成名,并迅速通过没有界限的网络、自由的博客和受众面极广的电影电视等媒介走入人们的生活。“草根”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词语,而“草根文化”也已经开始成为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股强大的新兴力量。

《现代汉语词典》里以“草”为首字的词条有66条,《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76条,可是都没有“草根”这个词。追根溯源,“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正沉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草根生长茂盛的地表下面常蕴藏着黄金。于是,当“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之后,这个词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因此,“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是一种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和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蕴涵着丰富生活共识的群众文化。

“草根文化”不同于“庙堂文化”,它不用“板起面孔说教”,和中下层读者零距离是它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植根于民间、自然生长的“草根文化”对于广大受众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与高雅文化或者说精英文化相比,“草根文化”显然更加贴近生活,更加鲜活而充满生机。

面对这样的群体文化,欣赏的人会夸一句“来自群众,贴近群众”,不欣赏的则不屑地冠以这样的评语——低俗、哗众取宠。

其实“俗”并不是坏事,许多如今被我们供奉在艺术殿堂里的“高雅艺术”当年也是“草根文化”,从《诗经》到《国风》、从宋词元曲到国粹京剧无一不是来自于民间,无一不是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到官方、由草根到庙堂、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在不少“草根文化”粗糙的表面下,隐藏着精深的文化精髓和思想内涵。

野草平凡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草根文化”虽然并非优秀文化的代名词,但是对这种根植于基层、原生态的文化,进行合理地引导是相当有必要的。“草根文化”应该有它的生存空间,应该成为一种积极、健康、合理的文化,应该为满足和丰富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贡献它的力量。

如果说“草根文化”是一种俗文化,“梨花体”诗便是搭上“草根文化”这列快车,夹在俗与雅之间的一种诗歌。它的出现完全是偶然。在2006年9月,女诗人赵丽华在其博客上信手写了几首小诗,这些诗一改往日诗歌的严谨,意思非常浅显,就像是将日常生活中的大白话断行,可是这些诗被一些网友大量粘贴并恶搞。一夜之间,她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了“梨花教主”,而她的诗歌成了“梨花体”诗。

一场针对中国诗歌的网络暴行以赵丽华为突破口,在互联网上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网民们疯狂仿写所谓的“梨花体”诗,以此来证明诗歌的“简单”,写诗的“容易”。网易文化频道甚至由此制作了一个“作诗机”,声称只要输入几个关键词,就可以诞生一首“梨花诗”,为“全民作诗”推波助澜。

有人说,如今的诗歌已不是靠诗本身的魅力来征服读者,这岂止是诗坛的尴尬,这已是文化的倒退和文明的悲哀。为此,尽管《诗刊》主编叶延滨说:“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出现这些情况很正常。但这并不是文学现象,只是‘新闻事件。”但这些事件至少表明,中国的新诗可能出现了问题,或者说,我们的诗坛陷入了暂时性的“紊乱”与“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