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信息服务

2009-07-16张兰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5期
关键词: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农村

张兰芳

提要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本文分析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村信息服务特征和农村信息服务内容,提出农村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信息服务业起步较晚,20世纪八十年代才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可以使先进的教学方法等优质教育资源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共享,极大地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以及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体系。

一、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信息网络覆盖面窄,缺乏深入性。信息网络建设目前还停留在国家、省、市层面,县、乡、村的建设还比较落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一种情况是,有的地区连基本的硬件设施和网络都没有;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有基本的硬件设施和网络条件,但只是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设备陈旧、网络不畅,很少使用其获取最新的农业信息,形式大于内容,县、乡、村的信息网络没有深入拓展。

2、片面强调宽带入户,缺乏实际操作性。将各级农村机构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和上网情况作为衡量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标尺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农村信息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首要的问题是广大农民的信息化素质,绝大多数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对电脑和网络还一窍不通,即使会上网,也缺乏对网络资源的充分了解,无法有效加以利用;其次是成本问题,电脑配置费用和宽带费用,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阶段大面积普及农民上网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需要立足农村特点开发有效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3、单一的官方信息服务平台,缺乏服务的灵活性。目前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主要是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各省级农业部门、地级和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主要是以发布信息的第一代电子商务模式为主,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功能为一身,官方资源的有限性无法真正为农民提供灵活的信息及其他增值服务。需要引入大量的优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深入拓展信息发布渠道,在信息流的基础上,强化业务流、资金流、物流的功能,切实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投资回报率。

二、农村信息服务的特征

新形势、新任务带来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和网络化。

1、多样性与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农村市场主体是多元的,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巨大的、多层面的、多样性的,需要组织和提供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信息;另一方面一个信息服务单位或者一家媒体,要满足所有信息需求是不可能的。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就是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服务。除了能够较好地满足多样性的信息需求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或者有条件弥补单一信息服务渠道容易出现信息不全、不准或者失真的缺陷。

2、双重作用与社会化。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息服务都是由政府和市场一起进行的,即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相结合。在这些国家,公益性信息服务在信息服务总量中,比重不高,但它起着重要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而是有“缺陷”的,在“市场失效区”内需要由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关于信息服务的宏观环境建设与管理,其所提供的公益性信息服务比重趋低,商业性信息服务比重增加,信息服务市场成长趋于成熟,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公益性、商业

性、社会性。

三、农村信息服务的内容

1、供求信息服务。供求信息服务,即提供农产品及加工品、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必需品等方面的供求信息服务。这些牵涉到多方面市场主体,重点是解决农民的买难、卖难问题,是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要完成的第一个层面的任务。

提供分类加工的供求信息服务。对农产品及加工品、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的供给能力,包括对生产者、加工者的供给能力,区域性供给能力,季节性供给能力进行调查,将所获信息整理发布。同时,对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求信息进行整理、发布。在服务内容方面,需增加以县或乡或村的区域性主要产品供给表,并提供全国分品种供求平衡分析信息,积极解决供求难题。以发展网上订单为突破口,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实现按需供给。

2、质量信息服务。质量信息服务,重点是解决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是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必要性,一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上升,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标准面临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三是消费者“宁吃好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以质论价,有质量才肯出好价钱,质量越高出价越好;另外,生产者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农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和高收益。可见,质量信息服务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共同需求,经济越发展,质量信息服务越重要。

做好质量信息服务,要强化基础,即抓好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提供有力和有效的支持。

3、价格信息服务。价格公平与否,是实现买卖公平的基础或前提。价格信息服务是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价格信息服务,牵涉到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卖给谁的问题。做好价格信息服务,有利于实现买卖公平,有利于实现供需平衡,避免资源浪费。

四、构建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建立以各级行政机构为节点的分段式的多平台的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将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功能进行分离,更好地为农村信息服务。

1、以国家门户为主导,充分发挥一级电子政务的功能。现阶段,面向农业和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应该以国家层面为一个节点,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成立国家级网络门户,提供政府公告、政策法规、行政通知、计划公告、招标公告、价格指数、统计数据等宏观信息。精简现有中国农业信息网的职能,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和资源整合,主要是各种具有指导作用的统计数据和价格指数,形成国家级数据库,调整信息结构,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高指导性和权威性。

2、以专业门户为支撑,大力发展二级电子政务的作用。各省级单位可以按照自身农业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不同的专业门户,比如种植业、畜牧业、农药等,在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的指导下,提供实质性的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业政务导航,比如各种网上行政审批和项目咨询、专业动态和科技信息、热线咨询等,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建立以市级为单位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挖掘电子商务的潜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从交易的角度出发,能够从实质上解决农业市场化问题。以市级单位为主导,采取官办民营的方式,引入资质比较好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农企和农户提供大量的供求信息、产品展示、质量认证、网络营销、在线交易服务。

4、倡导移动商务为主体的终端信息平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应该立足实际情况,尤其是县、乡、村一级的“最后一公里”,有步骤、有选择地实施信息化:对于经济发达的基层,大力推广宽带入户,普及上网知识;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应该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通过移动终端,将用户定制的信息以短消息的形式发布,便于广大农户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移动商务的服务器端可以提供增值的业务交易代理服务;对于经济落后的乡镇,可以继续发挥广播、报纸、信息服务站等传统形式的服务,逐步向信息化方向迈进。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商翠敏,郑红维.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问题现状与思考[J].经济论坛,2008.19.

[2]王勇德.重庆科技公共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思路[J].科学咨询,2008.1.

[3]谢丁.农村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4]王琦,史纪锁.浅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

猜你喜欢

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