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大师张静和传奇

2009-07-16李跃云

武当 2009年7期
关键词:寿山张静宝山

李跃云

一拜宋宝山苦习少林功

张静和,满族,北京人,1903年出生。其祖上乃满清贵族,爷爷是清朝宫廷钟表师,常出入于宫门,性豁达好友,结交甚广。张静和少年时体弱多病,爷爷便将其托付于好友宋宝山处习武。宋宝山乃河北保定人,自幼习武,得少林真传,江湖有名。宋宝山从基本功教起,系统而严格地传授张静和。很快,张静和体质增强,并喜欢上了武术,练功益勤。张静和跟随宋宝山的几年里,先后习练了溜腿式、拔步式、少林金刚拳、少林滚堂刀、少林虎头双钩、六合枪等等。宋宝山常行走于江湖,除教武外,还经常给张静和灌输江湖经验等等。忽有一日,宋宝山对张静和说:“我的本事已尽数传授予你,没什么再可以教你的了。”张静和慌忙跪下,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宋宝山扶起张静和道:“我不是客气,也不是对你有意见,而是说的真话。我与你爷爷是多年至交,他把你托付于我,我自然要对得起他。你天资聪颖,又用功刻苦,基本可以出师了。但是要记住,练功是一辈子的事。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千万不可恃才傲物。”尔后,宋宝山就外出云游去了。

张静和返京后,爷爷看了他的武艺后说:“学得不错。宋师父很对得起你了。宋师父练的是少林外家拳,原本就是想让你习武健身。既然你这么喜欢武术,那我再把你介绍给恒师傅。恒师傅是武术通家,但他收不收你,就要看你的造化了。”张静和爷爷所说的恒师傅就是恒泰,字寿山,曾是清朝末年宫廷御林军武术教习,是北京当时十大武术家之一,人称大力恒,功夫臻于化境,名满江湖。

再拜恒寿山单刀列门墙

恒寿山,满族,魁梧健壮,爱武成痴,终身未娶。自幼得宫廷大内高手传授真功,习练内外家功夫,又行走江湖,与人较技未尝有负,人称“大力恒”。当时,北京的武术高手济济,而恒寿山是公认的北京十大武术名家之一,与杜心武等武术家同时代。由于是皇家御林军武术教习,恒寿山课徒传艺极其严格,不轻易混杂。但恒寿山身为武林中人,更视同道为知己,在武林中德高艺精,为人称道。

恒寿山武学广博而精深,是公认的武术通家,尤以太极(恒式太极拳)和金翅螳螂拳为最。当时,一些外地的武林高手常来京找他比武较技。一次,有两位蒙古人来京,几场较技获胜后而名声大噪。于是,武林中人请恒寿山出场。双方约定见面后,只见那两个蒙古人高大凶猛,肌肉虬结。恒寿山拱手言道:“两位好汉远道而来,不必客气,就请赐教。”其中一人大喝一声,跳跃来搏,恒寿山一招“螳螂问路”,只见那人如弹丸般侧飞而出,倒地不起。另一人恼羞成怒,踊身向前,拽拳飞脚,恒寿山又一招“螳螂刀”将其击倒于地。事后查看,二人均身受重伤,手臂骨折。恒寿山心下不忍,言道:“二人出手甚猛,应之也急而伤之,惭愧惭愧。”嘱人资其费用疗伤。

此后,恒寿山与人较技轻易不使用螳螂手,多显示功夫让人知难而退,迫不得已时也尽可能以太极手法制之。恒寿山的豪爽仗义,在武林中有口皆碑。常有武林中人来京亮场子卖艺,遇有被功夫高者搅场时,便托武林圈内人请恒寿山帮场。恒寿山出场时,往往人山人海,而他则从人头上踊身而入,惯使一趟精彩绝伦的三丰剑或六合枪,或单刀,或虎头双钩等等,事毕飘然而去,尔后该场子在北京城则别无滋事者。

张静和也早从宋宝山师父等人处听说过恒寿山大名,但一直有高山仰止,可望而不可及之感。不承想自己的爷爷与恒寿山曾同在宫中供过职,又都好结交江湖朋友,故交情颇深。此前,他爷爷就把张静和的一个表哥介绍在恒寿山门下做弟子。因此,张静和很快就见到了恒寿山。恒寿山身材高大,不苟言笑,不怒自威,金刚似的体魄相貌令人见而生畏。恒寿山话也不多,不紧不慢地说:“你就练一趟吧。”张静和早就想到会有这一着,来前就是一身短打行头,收拾得十分紧凑,双手一抱道:“让师父见笑,献丑了。”便抖擞精神,打了一套少林金刚拳。恒寿山微微点了点头,说:“器械呢?”张静和便去兵器架上取了一把大刀,演练了一趟少林滚堂刀。此刀乃宋宝山之绝学,是宋宝山行走江湖时的一大护身绝技。恒寿山看后连连点头,赞道:“好,好!”于是扶起跪在地上的张静和,收下为徒。

名师艺真传练就惊人技

张静和拜恒寿山练武后,进一步了解了这位沉默寡言的一代武学宗师的绝学和功力。轻功:恒寿山虽身材高大,然轻功甚好,窜蹦跳跃,轻如飞燕,源于其内功精湛,内气升降自如。其帮场时从人头上跃入就是很好的例证。内功:恒寿山有一绝技——水剑功,一口气把一桶水吸入口中,瞬间喷出即可伤人,犹如利剑,故称水剑功。恒寿山曾演示此功喷水击张静和,张静和被其水柱所击倒。铁裆功:恒寿山常吸一口气,让张静和等人任意踢击其裆,而毛发无损。桩功:恒寿山在武林中是有名的“大力恒”。他人与其较技,撼之如撼山一般,而其撼人,少有撼不动者。其拿桩站定,张静和常撼之而纹丝不动。恒寿山一生与人较技无数,江湖有言:“撼山易,撼恒寿山难。”

光阴荏苒,张静和在恒寿山门下习武一晃数年,得恒寿山真传金翅螳螂拳、恒式太极拳、白猿通背七十二掌、形意拳,以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判官笔、避血蹶、大杆子等器械,还学会了一手好弹弓等暗器。张静和后来在江湖上人称“神弹子”。恒寿山又把张静和原来在宋宝山处所学的单刀、少林金刚拳等套路中的一些招式进行修改,使之更臻完美。无论内外功夫,对张静和均悉心指教。张静和武功为之大进。

又一日,恒寿山对张静和说:“你可以出师了。记住武术在江湖,民间藏高人,学无止境。”张静和跪拜恩师,挥泪告别。从此浪迹天涯,行走江湖。

闯荡走江湖印证所学艺

20多岁时,张静和离京行走于中国大江南北,以武会友,印证所学。

那时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社会动荡,兵匪横行。纵是身怀绝技之人,行走江湖也常常凶多吉少。然而,张静和一身绝世武功,一腔豪气,定要闯荡闯荡,不负师父一番心血和教诲。

在河北保定,应师兄之约前去高牌店擒匪。一群人来到土匪藏匿处埋伏好,一人按计划上前敲门。不想黑暗中窜出一条大狗“汪汪”乱叫,一个黑影从窗户里跃出,并挥手放了一枪。埋伏在墙边的张静和一步跃上,一招金翅螳螂拳的“螳螂上树”把枪夺了过来,并将其踢倒在地上。事后得知,此乃一土匪头目,手臂被折断,小腿胫骨也被踢断了。张静和擒匪后受赏100大洋。

在山东,张静和登台比武,以通背拳击败高大凶猛的对手而获胜,被当地军阀聘为军队武术教官。但是,张静和虽然武功出众,

但个子矮小,刚开始那些行伍出身的兵油子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因此常常借故来试身手,均被张静和所击败。教官中,各人均是自负了得。表面上大家客客气气,实际上心中各不服气。因此,暗中较劲,甚至私下比武。一位姓邢的太极拳教官,长得人高马大,曾做过吴俊升的保镖,平日自夸:“被我太极劲沾上者没有能逃脱的。”他看张静和耍的是大刀、金刚拳的招式,便自恃太极拳功夫了得,与张静和相约比武。二人君子协定,关起门来,不论输赢绝不外传。张静和细加端详,只见那邢教官身材高大,临比武而面带微笑,心中泰然,但一作势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张静和心中不敢轻敌。

说时迟,那时决。双方才一搭手,邢教官一翻腕沾住了张静和的手臂,旋即就想把张静和发出。张静和哪敢怠慢,伸手在其手背上猛一拍,发出一声猛喊的同时,仰身一脚把其踢倒在对面墙上。这正是少林金刚拳中的一招。虽然张静和的太极功夫乃恒寿山之真传,但这是正式比武,不是太极功夫较量,便不敢大意,因此随曲就伸,随意而发,一击成功。

在上海,张静和刚一下轮船,就遇到一群流氓滋事,一阵拳脚而解决问题。后来,又结识了岳家拳传人、著名武术技击家纪晋山。纪晋山在当地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曾有一个练硬气功的恶霸欺压良善,纪晋山闻知后出面主持公道。那泼皮带了一帮人耀武扬威,以瓶击头,瓶碎而人却毫发未损。纪晋山视若未见,昂然向前,打得他们个个人仰马翻。泼皮手持木棒朝纪晋山头顶袭来,纪晋山却不躲不让,木棒一击两断,纪却安然无恙。那家伙方知纪晋山不仅拳脚了得,硬气功也远在他之上,因而臣服。纪晋山见张静和个子虽小却颇有气派,武艺高强而又健谈,且颇识江湖规矩,遂引为知己,尽心款待。两人谈武论艺,甚为投机。

卧虎藏龙地授艺在云南

张静和几番闯荡江湖,武功、见识、为人等均历练得越来越成熟。回到京城,与不少江湖好汉、武林高手均有交往。

在家待了不久,惯于江湖生活的张静和志在四方,哪里住得安稳?于是又开始了闯荡江湖,以武会友的生活。1930年,张静和来到了云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云南,毕竟还十分闭塞。张静和来到了昆明著名的圆通寺,只见门口挂有一块“云南省国术研究会”的牌子,便进去想结交武林同道,并演练了一趟恒式虎头双钩。只见高原的太阳照在上下翻飞的双钩上,犹如两条小白龙耀人双目,绕着张静和那矫捷的身躯蹿动着。观者无不喝彩。舞毕,当即就有杨秀灵、马家福、曾文清等12人拜其为师。张静和大喜,初到云南人生地不熟,这一下既结交了朋友,又有了徒弟。

张静和虽然功夫超群,以武服众,但由此也招来了嫉妒。当时,在场的一位曾在山东镖局做过镖师的汉子扔过来一句话:“好汉是占堂的?占线的?”这是典型的江湖黑话。闯荡江湖多年,深谙江湖行规的张静和心中一喜,在这里终于遇到江湖同道了。于是,他也用江湖行话对道:“占堂的,占线的,走高的,走漂的,外卦子的,我都不是,我是内卦子的。”后来,张静和才知道此人较有名气,江湖人称“双刀李”,乃当时昆明武林一杰,许多武师都唯他马首是瞻。不久,双刀李来找张静和,劝他离开云南到瓦城(缅甸)去,并说:“云南这地方不好呆,容不得外人。”张静和反问道:“那您怎么就安然无恙?”双刀李一拍桌子喝道:“我是说得住他们的。”张静和大怒,二人约定次日比试。

次日,张静和全身收拾利索,腰缠一根九节鞭,来到双刀李约定的茶馆。双刀李凶神恶煞地坐在一张长条桌后,两边站满徒弟。张静和视若未见,也不搭话,一步跳上前去,使出一招形意钻拳,下踩其脚,上伤其眼。双刀李“哎呀”一声,张静和已翻身跳到大街上,“唰”地抽出九节鞭,对着围上来的人大喊:“你们统统上。”双刀李这时也来到了街上,喝住徒弟,说声:“后会有期。”然后离去。不久,双刀李与他的把兄弟“林铁头”均先后离开了昆明。从此,张静和才在昆明站稳脚跟。

张静和的第一批徒弟中,马家福、曾文清等都在云南王龙云的军队里任职,由此张静和认识了不少滇军上层军官,并教他们练拳。不久,张静和创办了云南的第一个太极拳研究社,又从北京把一家人全部接到昆明居住。

宝刀恒不老桃李满天下

年轻时,张静和不仅跟随宋宝山、恒寿山习武,还由于爷爷的缘故,又跟随出入宫廷的法国建筑师学习过法语和建筑。因此,张静和的生活习惯很欧化,喝咖啡、戴巴拿马帽等等,偶尔也说几句法语,性格豪爽外向。解放后,张静和以建筑设计为业,不轻易言武。然而,他的一身武功却从未被人们遗忘。

一段时间,练武被人视为禁区,但仍有不少爱好武术的人,想尽各种办法跟他习武。那段时间,遇上心诚之人,张静和也只敢教上几招几式。有一位建筑工人,天生一副黑眼圈,人称“黑眼睛”,曾多次向张静和跪拜求教。后来,张静和教了他半趟螳螂拳和一些功法。“黑眼睛”用功刻苦,练就了一定功夫。轻轻一蹿就跃过人头,然后一个“黄龙卧地”落地起身。“黑眼睛”因此恃才傲物,在社会上打架斗殴,被张静和严加训斥并从此不再教他。还有一位绰号“豆腐泽”的,学了螳螂拳后,一次与人争斗,失手将人重伤,被判刑二十多年。出狱后,他在街上遇到张静和,悲喜交加,痛哭流涕,拉着师父的手当即跪下说:“徒弟不才,闯了大祸。但狱中从未忘记师父所教拳术。今日重见,无以报答,我练一遍螳螂拳给师父看。”张静和说:“我教你的螳螂拳是恒式真传,不在外形,重在内劲,刚烈无比。你才出来,元气未复,不可骤练,慢慢恢复后才能演练。”“豆腐泽”说:“我在里面虽然未练,但每天都在心中默练,未敢忘怀。现在就打给您老看。”“豆腐泽”把张静和拉到旁边的一块空地上,用力打了一趟螳螂拳。谁知回去不几天就因经脉震裂内伤而逝。张静和为之嘘唏不已。

改革开放后,中国百废待兴,百花齐放,武术也迎来了寒冬之后的春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张静和应邀作为云南武术代表队成员,先后参加了在天津和徐州举行的全国武术交流观摩大会,以精湛的技艺演练了恒式太极拳、金翅螳螂拳,力挫群芳,一举荣获两枚金牌,雄师奖一枚,惊动了整个赛场,令众人瞩目。

张静和虽至晚年,但仍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年至96岁因痢疾不治而逝。

责任编辑乔汉

猜你喜欢

寿山张静宝山
黑太阳
不灭的初心(节选)
梦想的力量
Self—redemption in Desire—Analysis of Desire under the Elms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走进寡妇墓
兽医也能做“御医”
九月
家乡的石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