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人民币汇率松绑

2009-07-14张茂荣

世界知识 2009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

张茂荣 周 斌

金融危机形势逼人,奥巴马政府为何对人民币态度急转。

4月15日,美国财政部向国会递交了国际经济和货币政策报告。根据《1988年贸易和竞争力综合法案》的规定,这是盖特纳就任财政部长以来,财政部首次向国会递交这一报告。

根据报告做出的结论,在报告涵盖的时间段,即2008年下半年,包括中国在内,没有一个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符合“非法操纵货币”的标准,这与奥巴马竞选时的论调大相径庭,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曾经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并暗示当选后将通过法案对此实施惩罚。报告称。针对中国做出这一结论是基于以下因素:首先,中国已经采取了扩大汇率灵活性的措施;其次,2008年6月~2009年2月,人民币实际升值了16.6%,尤其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急剧贬值时,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第三,官方数据表明,2008年下半年,中国外汇储备积累速度放缓;第四,中国实施了庞大的财政刺激措施,这将有助于刺激内需增长以及帮助中国经济重新获得平衡。但报告也表示,财政部仍然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

形势比人强

奥政府之所以作出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市场化。自2005年7月以来,中国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汇率联动明显,体现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原则。中国今后仍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符合中国利益,也有助于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表示,中国的汇率政策目前仍令人满意,美国政府应相信中国所做的努力,并认识到中国像其他主要经济体一样也面临着经济困境,在经济放缓之时,美国若向中国提出人民币升值要求“不可取”,一旦中国经济摆脱放缓势头,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认为,中国从未操纵人民币汇率。相反,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确保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这也是对世界经济金融的重大贡献。

二是西方的指责“损人不利己”。个别西方国家近期之所以再次就所谓人民币汇率问题指责中国,主要原因在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其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年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为全球市场提供了大量产品,使西方消费者受益。随着经济垒球化不断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的特定行业受到影响,这是国际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与某些国家实行的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有关。因此关起门来搞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损害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三是当前应该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自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已逐步达成共识,即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各国只有携手应对,采取协调行动。实施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才能避免经济出现更为严重的下滑。过去几个月,中国一直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并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此时就人民币问题指责中国,是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历史经验证明,面对类似金融危机这样的全球性挑战,只有国际社会精诚合作、积极应对,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无端对他国进行指责的做法已明显不合时宜,必须加以摒弃。因此,值此全球领导人努力建立联合阵线、共同抵御经济危机之际,美国政府此举避免了与中国发生冲突,含蓄地认可中国通过避免竞争性贬值及扩大内需的政策,帮助稳定全球经济的做法。盖特纳也表示,世界在过去六个月里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就要求在做最新评估时要有一个“新鲜”的视角。一向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民主党籍参议员舒默近来也表示,政府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现在恐怕不是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恰当时机”。

四是美国自身也受到了全世界的批评。当前美联储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开始扩张性发放,可能造成世界汇率的波动。若世界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都是由美元泛滥造成,可以说美国通过货币政策操纵了美元汇率,因而美国现在的态势是由攻变守。

此外,美国政府的举动还出于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期间的利益关系考虑。G20伦敦峰会的召开,有人开玩笑说应该是G2峰会,即中美峰会。尽管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中美关系日趋紧密及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中国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到今年2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7442亿美元),如果采取“相恶”的做法大量抛售美国债券,虽然自身蒙受巨额损失,但也必然会使美元体系瘫痪,对美元的全球地位构成挑战,美国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中国这个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必将逐步变得友好,也必将重视中国的声音。美国《华盛顿邮报》认为,美国依赖于从中国借款,让中国在美国经济中处于“更大的支配地位”。

仍是向中国施压的砝码

奥巴马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软化立场有助于缓和中美关系。

近年来,中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两国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4000多亿美元(美方的统计),就国别而言,美国早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事实上,出现在《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上的所有美国公司都在中国做生意,对中国不同行业的五万多家公司进行投资。目前,中国已是美国第一大债权国。而且,中美双边关系已不再是地区性的,而已成为全球性的;如何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如何抵制气候变暖、如何确保全球能源安全、如何防止核扩散等议题都已成为中美两国需要携手应对的共同问题。中国在奥巴马政府优先考虑的绿色经济方面有许多要向美国学习的,而美国可以借鉴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整顿银行体系的做法。

可是,在中美关系积极向好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美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软化并不能消除美国国内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美国《华尔街日报》指出,奥巴马政府此次拒绝给中国打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虽然有助于缓和中美两国关系,但有关中国没有操纵货币的结论与他竞选总统时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同财政部长盖特纳今年1月在国会就他的任命举行的听证会上的有关说法冲突,这一态度上的转变可能会使美国的一些国会议员以及工会组织感到不满。他们正积极争取美国政府采取行动,惩罚那些“刻意压低本国货币汇率”的国家。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葛拉汉就称,美国财政部做出的是政治性而非经济性决定,因为“中国人确实操纵了他们的货币”。

可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问题仍然会成为美国政府向中国施压的砝码。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