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09-07-13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6期
关键词:传授年画剪纸

胡 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是不够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等等。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没有物质载体,没有物质形态,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的特点,所以造成了对它的保护的艰难性。有资料显示:每一分钟就有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种技艺、一座古建筑永远地消失。这种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非遗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仅以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只剩28个了,也就是说,有24个有着悠久历史、众多剧目、精彩艺术的古老剧种在短短的20年里永远地消失了。

我们山东青岛胶南市虽然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过去没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持续抓好。比如上世纪80年代文化馆曾组织有关人员对茂腔、藏马大鼓、宝山地秧歌等进行了采集和整理,但没有注意组织老艺人传授技艺,因此,这些艺术门类也就没有规模性的发展,一些老艺人已相继去世,还没有去世的年事已高,有能力传授的艺人更是寥寥无几。因此,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已迫在眉睫。

胶南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有千古名胜琅琊台、大珠山、小珠山、灵山岛、石门寺、齐长城等等,也有很多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和传说。比如胶南手绘年画、胶南剪纸、胶南泊里红席编织技艺就享誉中外。上世纪80年代年画和剪纸就曾到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厄瓜多尔等地展出,大珠山的传说、琅琊台传说、徐福传说、藏马山的传说等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琅琊酒酿酒工艺、藏南手工编织技艺、灵山岛祭海、王戈庄大集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胶南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年画和剪纸的发展,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抓年画和剪纸培训,为年画和剪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5年首届中国·琅琊旅游文化周的举办提升了胶南的城市形象,扩大了胶南年画和剪纸在全国的影响。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胶南年画和剪纸一定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出自广大的农村,在农民中间。因此,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也成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农村文化近年来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究其原因,就是农村传统民间艺术和民间习俗的发展。因为,在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渴望淳朴的民间文化的回归,所以,保护民间习俗对民间文化价值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重视农村文化,解决农村文化中产生的新问题,丰富充实农村文化生活,为广大农民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更是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群文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

文化馆到底应如何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工作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第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要保证开展工作所需的资金和人员。第二,突出特色,搞好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各类培训班,对胶南而言,特别要重视年画和剪纸、泊里红席的创作和培训。第三,注意挖掘,及时整理。第四,重视人才,加强传授。对在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现的老艺人,要进行关心和保护,并及时地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向老艺人学习,让他们传授技艺,避免让技艺失传。第五,重点培养,以点带面。也就是重点培养骨干人员和试点村镇,以实现带动全社会的目的。第六,注意展示,取长补短。将培训或传授的成果经常性地进行展览或展示,实现加强交流和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目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丰厚、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传给我们的子子孙孙,世代永葆。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胶南市文化馆)

猜你喜欢

传授年画剪纸
大嘴蛙学剪纸
传授技艺
手工剪纸
剪纸
剪纸
谈初中生英语授课方法
我的十年教学之路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