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点导读(一)

2009-07-07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11期
关键词:猪崽落雪冲突

王 花

美点赏析

这篇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但尺水兴波,平实中有起伏,自然中有波澜,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这种效果的取得,就在于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设置了悬念。

小说一开篇,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蒙蒙冬雾,借着清晨的雾气。父亲正着急地“把猪从猪圈里赶出来”。父亲“在雾中尽量睁大无神的眼睛”,“无神的眼睛”,显现出父亲的茫然、无助;“尽量睁大”,说明当时雾气很浓,浓到已看不清脚下的路了,可“他仍希望雾气能更浓重些”,最好要浓到“人们和他撞个满怀也看不清他不安的脸庞”。这一切,如同那弥漫的冬雾一样让人看不透,极大地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在“我”不慌不忙的迟缓的叙述中,我们总算明白:原来,父亲是为了明年大儿子的定亲大事,不得不将家里的猪藏起来以敷衍讨债者。

真是一波刚平又起一波,第一个悬念刚解决,第二个悬念接着又出现了,讨债者马兄弟来了,父亲会怎样应付呢?他能应付得了吗?读者不由得有些紧张了。

第二个悬念在母亲的哭声中、父亲的叙述中似乎很顺利地解决了,可天公不作美:下雪了。“雪”让事件的发展急转直下,变得复杂了、棘手了,如一首旋律流畅的乐曲,由节奏舒缓的前半部分进入到了高亢的后半部分,奏出了紧张、激越的旋律。

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命笔挥洒出了这篇情动于衷的小说。文中从字里行间飘散出的忧伤,以及在高潮处的戛然而止的写作手法,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之有了更深刻的韵味。

难点指津

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犹如一出戏剧,它具备了构建戏剧的全部因素:戏剧空间。也即舞台是“院门口”;时间是“一九八六年落雪时分”;剧中人物有“父亲”、“母亲”、“我”、“马兄弟”、“母猪”及它的猪崽们;事件是马兄弟来家讨债、母猪带领猪崽们回家。

戏剧要在有限的时空里表现冲突,可以说没有冲突也就没有戏剧。小说的后半部分,在“我”家院门口这小小的舞台上,在“落雪时分”,也展现了多重矛盾冲突。一、猪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下雪了,母猪和猪崽们需有遮风避雨的场所,可那个荒院却无法为猪提供庇护。二、外部冲突:母猪要带领猪崽们回家与父亲不让母猪回家的冲突。三、内部冲突(又称内心冲突):落雪时分,父亲为在荒院中的母猪和猪崽们担心,期望它们能早点儿回家避雪,可马兄弟还没远离,只能忍痛让母猪和猪崽们继续在外淋雪。父亲的这种内心冲突,蕴含了多少无奈和辛酸!

这三组矛盾冲突,是相互依存的,而所有矛盾冲突的聚集点是——“雪”!若不是“落雪”了,也就不会有第一组矛盾冲突,那么就更不会有后面的两组矛盾冲突了。试想,如果不下雪,母猪就不会这么着急地带着猪崽们回来了,说不定正高兴地在外面快活玩耍呢。因为对猪来说,这么自由自在的机会实在是不多的,那么父亲就不会有痛苦的内心冲突了,更不会与猪发生外部冲突了。

也正因为这场“雪”,原本想要弄清“猪究竟有没有被人偷走”,并不打算马上离开“我”家的马兄弟,也只好怀着无限遗憾,在信疑参半中,不得不“很痛苦地跨上了自行车”。

就这样,“雪”将所有演出者都集中到了院门口这一小小的舞台上,从而上演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令人心酸不已的“戏剧”。

考点训练

1、小说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下雪了,“父亲”的眼神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3、讨论:小说的最后一节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1、“我”不一定是作者本人。以第一人称来写作,它可使小说中的“我”,不仅成了整个事件的观察者,给读者一种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真实感,而且“我”绘声绘色的叙述,也很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情感共鸣。

2、刚一下雪,父亲就显得“不安”、“焦躁”。是他在为自家的母猪和猪崽们的安危担心,因为那草木丛生的荒院无遮无蔽的,时间长了,猪会受冻生病的,可当他看到“马兄弟站起身到门口仰脸张望”时,父亲知道讨债者马上就要离开了,这样一来,一则他们不用再“演戏”了(毕竟“演戏”是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的,何况时间越长越容易出漏子),二则也可早点儿将猪赶回家,所以“父亲的眼里燃起了希望”。

作者通过父亲的眼神变化,将父亲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极其精炼、传神,再联系后文,在雪花狂舞中,父亲挥动着木棍。趔趄地驱逐着返家的母猪,他那扭曲的、颤抖的、不断跌跤的身影,透露出多少无奈!多少痛苦!令人深感沉重和心酸!

因此,作者对“父亲”眼神的刻画,真是言简意赅、韵味隽永1

3、略。

猜你喜欢

猪崽落雪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9号猪崽儿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卖猪崽
故宫落雪
如何提高猪崽存活率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