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语而非闲言

2009-07-07

消费导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大语文时空观念人心

徐 彬

[摘 要]本文系一篇教学心得,力图以宏观的视角探讨语文科目的学习宗旨、方法、路径,培养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观念,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大语文 人心 时空观念

教学目的:用千方百计使学生通情达理。

教学重点:如何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生机盎然和亲切灵动。

教学难点:“大语文”观的培养。

教学课时:每一课时

教学手段:一切科学而合理的方法。

教学步骤:

“言为心声”,古往今来 一篇篇“发乎于情,止乎于理”的小品大作或华美亮丽或天然质朴。但凡要想真正地悦目赏心,皆需通过其充满魅力的文字的外壳去感受和体会文中言外所蕴含的世事人性中的真情至理、善恶美丑,读后才会让人感叹于往圣先贤们的真知灼见和艺术造诣。作为承续数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每一个字、词、句的音、形、义背后都有着其深广的源流和久远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加以挖掘、认知才可能满怀深情地与之神交。仿佛依然健在的历史遗迹令人叹服于文字的福寿绵长,却也兼容并蓄而生机盎然。以饱经岁月风霜或富含时代新意的语言进行组合配搭,如何更好地表情达意,技巧颇多,耐人琢磨,构架、转接、修辞、典故、标点等等,一言难尽。如今,对于语法教育的轻视,甚至忽视愈演愈烈,实大不可取。虽然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受得天独厚的母语熏陶的天然滋养,表达颠三倒四,驴唇不对马嘴之事少之又少,但能从语言基本的性质及组合规律出发,探究其中规律,既可对文字有了本质的认识,也可触类旁通方便其它语种的学习和掌握。针对文言,再说几句。古文中的文字,大多言简意深,寥寥几笔便能晕染出无穷的意味。中华文化中的含蓄而中厚的性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东方之美让人回味不尽!习学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字及其组合,非抱定孜孜不倦,学无止境之心不可。

所谓“大语文”即有形与无形语言之总括也。凡有文字的东西都可拿来深入研习与探究,诸如文章、表演、台词、歌词、题字、广告语、标语、解说词、说明书等等。不同的表达述求,凭靠着各异的语言形式,语文的工具性与艺术性尽显无遗。另外,随而伴生的图画、声音、状态等一些无形的语言会让你领悟到某种大语无言的深义与精妙,两相共举,异曲同工之趣便可收获。“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拓展学习语文的空间,放飞学生到自然、到社会中去寻觅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学生感受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引发他们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现实中活学活用。

人通过文字袒露心迹,体悟感知必以人之所立出发。处天地之间,生平所历是其表达的根由。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体现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寄寓着其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时代与地域交错,每个人继承着人类的共通之性,又延传着特有的文化血脉,经受着专有的生活历练,要宏观地把握,也要微观地体察,在曾经鲜活的过往中尽可能设身处地,力求感同身受。尤其外国作品,时空远隔、语言鸿沟、文化差异造成理解难度极大,即使再高明的译作,也仅能限于领略异域风习的同时悟其人之共性的一面。

具体的实践操作,不外乎读、听、说、写。四者不仅体现学习规律的承接递进,又相辅相成。读,又是重中之重!聆听各路大师的心声,品味他们操弄文字的精湛技艺,会让自己扎下坚实的语言根基。另外,人生经验不可或缺,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中的“经历了,才会懂得!”虽不能与前人同生死,共命运,但经一事,长一智,在更多的人生历练中会增添许多善解人意的基因,心有灵犀不点自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储备必要的较为全面的工具书必不可少。如今网络的伟大创造和飞速发展,使得文明的传承扩散、知识的习得共享变得廉价而高效,此乃一幸事!善用此利器,可事半功倍,一切求解的过程轻松自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还可将其作为演示工具,利用虚拟现实创设现有条件下无法生成的场景,通过图像,声音营造颇具感染力的语言情境。不断地开拓眼界,深入人心是必由之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境界。语文包罗万象的容纳特性,使牵涉的内容丰富多样、妙趣横生。“中晓人事”,是对人的内心世界里思想感情充分地体悟。个体的心理与人际间的沟通促生了文化大观。人心中的粗枝大叶与细枝末节多姿多彩、变化多端地呈现出来,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教学小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穿行于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文字遗迹之中,欣赏如许异彩纷呈的风景,其中高妙自不可言!

作业: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曾说过:“头脑是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力学生发现,探索语文学科的乐趣与奥秘,促使他们于课堂内外,处处留心,时时省思,融会贯通地深入研习一切可供感知的素材。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猜你喜欢

大语文时空观念人心
愿得一人心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反腐”过后人心能否维稳?
打动人心的琐碎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