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探寻国人尚玉心理

2009-07-04李翠华

教师·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

李翠华

摘要:玉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在“万物有灵”中,中国人对玉石情有独钟的情感可溯源到民族的“求食方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劳苦型英雄”与“石头情结”,从神话滥觞开始,对中国后世民族审美心态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道德自律对于人们审美活动的制约,就成为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神话思维;“原始意象”;审美观念;“大地舍利子”

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到:“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启迪着雕刻家、诗人、画家的无限灵感。”中国人爱玉的历史悠久。近万年,西方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中华民族那博大深远的玉文化。新西兰毛利人认为玉主要起装饰美化的作用,中美洲玛雅人的玉文化随着其文明消失成了一个谜。中国的玉文化在八千年中传承了内涵丰富的文明,伴随着历史,形成文化积淀融到血脉之中。宗白华说:“玉质的坚贞而温润,它们的色泽的空灵幻美,却领导着中国的玄思,趋向精神人格之美的表现。”不但古之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的画、瓷器、书法、诗、七弦琴,都以精光内敛、温润如玉的美为意象。

古人的玉审美观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古人整体的审美方式与原则。玉是中国人审美观的基石。确切地说,玉应是中华民族审美观的基石。中国的玉文化太丰富了。神话传说是民族审美意识的晨曦。它对襁褓中的审美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劳苦型英雄”与“石头情结”孕育玉德

英国人类学派创始人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是神话产生的基本心理基础。如果从人类审美活动来看,“万物有灵”论可以使人们把一切外在对象看成富有精灵的存在,那么它们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对象。石头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受到极大的推崇。分析中国的古代神话故事、传说:《燧人氏击石取火》——石头给人类造福;《女娲补天》——石头的作用;《大禹治水》——石破生启(夏朝第二代君主夏启);《西王母献玉》——民间传说中的西王母子居住在远古人类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肪和昆仑山肪,曾向黄帝、尧、舜献玉。这些传说中人们赋予石头太多神奇的功能了,表现人们对石头有难以割舍的情怀。

“求食方式”即“文明因子”可导致审美心理的不同特点和文化发展趋势,追溯民族的经济生活,中国人自古以来受制于高山大河生存空间的阻隔,农耕生产方式相对保守封闭,土地是中国先民们生存发展的唯一物质基础,是他们物质生活的现实舞台。洪荒远古时代的人类生产活动,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必需的重要手段,史前人类最早的生产工具是石器。石器对于史前人类的独到奉献,可以理解人们的这种“石头情结”。

从生产方式来说,中国汉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使人勤勉、刻苦、富于耐性,做事坚忍不拔,善于把情感封闭在心灵深处而不轻易地激动和兴奋。这也逐步形成了中国人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荣的崇尚勤勉的劳动审美观念和拘谨、内向、崇平稳、尚道德的审美观念。因为整个民族心理更多地倾向于稳定和固执,审美注意的对象常常比较单一和固定。这种特点归纳为“黄土精神”,而以“黄土精神”作为支配力量的中国神话,形成了从实践精神出发歌颂人的高尚品格、勤劳刻苦、献身事业的伦理典型,这些典型成为全民族崇拜的对象。

上述神话中的英雄,多是劳作勤勉获得成功的劳苦型英雄。不像古希腊的赫拉克勒斯能独自战胜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而创造奇迹。他们是善的化身,美德和贤能的化身。人们传颂神和英雄们在救世拯民的善行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态度,更多的是颂扬“德”的美好。有人说“伦理崇拜与道德崇拜,其实并非始于儒家,它可以上溯至原始氏族社会的祖先崇拜,表现为人类一种渊源久远的深层审美心理。只不过儒家使其在理论上得到升华,并作出了重大发展”。

对燧人氏、大禹的赞美,表现了对审美享受的看法:理性和群体的事业是至高无上的,感官的享受和个体的欲望可以也应该作出让步。这种重视精神价值的满足,忽视感官享受的审美态度,从神话滥觞开始,对中国后世民族审美心态的影响是非常强烈的,并且随着长久的历史积累,逐步成为一种心理上的特点。道德自律对于人们审美活动的制约,就成为中国民族审美心理的个性特征,道德自律的觉悟成为中国人评价社会美的基本尺度。日本学者从比较美学的角度概括出“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的结论。中国儒家文化所注重的“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就是把人们从神话中所感悟到的潜在心理需求表层化。

而出于对神话传说中英雄美德的敬仰与对石头难舍的情怀,善于把情感封闭在心灵深处而不轻易激动和兴奋的中国人需要借助一种物体来承载这些情感。而作为“山川之精神”“月精”与“阳刚至纯之品”,被称为“大地舍利子”的玉石,以其独特的色泽、质地,当然也有实用功能,很自然成了中国人这种情感的载体。

《荀子·法行》关于孔子以玉比德的记载,更为明确地提出了“比德”的要求,在审美理论发展史上,似乎更具有艺术创造方面的示范意义。例如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夫玉之少而珉之多耶?”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智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二、神话传说在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为民族审美心理奠定了最早的根基

神话思维的“原始意象”一直活跃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肌体之中,扣动着民族精神的弦索,随时以“似曾相识”的面貌在历代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新生。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关于玉的传说和故事一直延绵不绝,“和氏之壁”讲述的何尝是一块玉的故事,歌颂的未必只是卞和识玉的才智,他为了一块“楚山璞”而失去双脚,九死不悔,这是多么感天动地的精神。这是在讴歌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也是从几千年前哲人口中发出的谆谆告诫:“识物,识人。”“完璧归赵”记载的何尝只是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它颂扬的是一种玉的精神,是人类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情操。《玉环》的典故:战国晚期,秦王政曾遣使送一个玉连环给齐国,并对齐国说:“这连环上的两个环,没人能分开,齐国人足智多谋,能不能把它解开呢?”齐国的王后听罢来使之言,拿来铁锤,把玉环打破了,并对来使说,“我们已遵命打开了连环。”秦王政知道此事后,认为齐国有宁为玉碎的精神,不敢再存伐齐之心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正是玉美的“人化”,它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玉的美在深化着人的灵魂。而“玉不琢,不成器”这话,已超越出咏物范围,成了塑造人才的箴言,也恰恰反映了中国人崇尚勤勉的劳动审美观念,对英雄的认可——需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前的那番“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身”经历。

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其特有的爱玉情愫,这些情愫随历史的进程不断积淀、延续,形成了丰富内涵的玉文化,也奠定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 梁一儒,宫承波著.民族审美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2] [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译.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 宗白华著.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 蒲震元著.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梁一儒著.民族审美文化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浅谈中日审美文化的差异
趣味教学——让学生拥有发现形式美的眼睛
《红楼梦》读后感
从民国初期女性服饰的艺术风格演变看审美观念的转型
指导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之我见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