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9-07-04何则阴胡漫漫

教师·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

何则阴 胡漫漫

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和谐社会要注重和谐心理的建设,认为和谐社会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涉及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朋友之情与家庭之爱,还涉及个人—社会—自然的安定、和谐等诸多方面。在此,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论资源。内容有四:一、为了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从能满足绝大多数人或所有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出发点;二、为了满足安全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要考虑保障人们的物质财产,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还要形成有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效机制;三、为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应立足于和谐群体、和谐区间与和谐氛围的构建;四、为了满足个体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还要立足于和谐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和谐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倡全社会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倡导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的社会理想,其本身就蕴涵着对人的和谐心理、以至于社会人心和谐向上的建设之意。《决定》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1970)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正可以为个人或社会层面之和谐心理建设提供诸多有益启示。

一、构建和谐社会之意旨

构建和谐社会是因为要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而这也正应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即社会心理学应立足于以问题为中心的社会心理研究。[1]我们在此探讨问题的起点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与人们的心理和谐密切相关,其与个体、群体心理的和谐皆有密切的关系,要实现心理和谐就需倡导诸多心理学理论或方法的运用。

当然,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要求。《决定》描绘了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指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可见,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的民主与法制,朋友之情与家庭之爱,还涉及个人—社会—自然的安定与和谐等诸多层面。

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为了解决当前的一些具体问题。《决定》对此已进行了总体分析:“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事实上,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与社会治安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

立足心理学角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属于社会心理学之中的社会动机范畴。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2]由此可知,个人既受社会影响,而后又影响着社会。于是,构建和谐社会可有这么一条径路:社会—个人—社会。通过社会这一平台可以构建个人的和谐,而个人的和谐又最终促使着社会和谐的实现。

社会动机是指能推动个体在一定社会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动机。[3]社会动机理论要求把和谐社会的构建结合于个人的动机与需要来实现。而社会动机倒U形理论又提示,[4]构建和谐社会要保持一个较为合适的紧张度,太紧(一窝风或冒进)、太松(漠不关心或不闻不问)都是不适宜的,这与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暗合。在动机与需要方面,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就可提供很好的指导。其内容包括: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与自我实现五个层面的需要。[5]个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个人几种层面的需要都可以或很大程度上在社会中得到满足,一个和谐社会比一个不和谐社会更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或更能为个人提供满足更高程度需要的环境与条件。

接下来,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建设和谐社会。

(1)为了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以能满足绝大多数人或所有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为出发点。为了解决多数人的基本需要,如力求全民就业、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与建立可以保障一切人衣食无忧的社保体系就显得很有价值。通过满足生理需要,基本可以解决社会分配不公与工作机会不均等、部分群体利益未得到保障以及部分社会群体不满之类的问题。

(2)为了满足安全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考虑:人们的物质财产要受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要得到保障,还要形成有处理突发事件的高效机制。这可以应对部分群体利益未得到保障、突发性公共危机处置不当造成民众心理恐慌、社会不满等问题。具体措施是,社会要致力于形成一个安定秩序,理清经济安全与人身安全的相关问题,健全法制、加大执行力度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和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完善政法保障机制,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与人民法庭等基层基础建设,改革和加强社区警务工作,打造服务群众和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平台。坚持执法为民,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伍严格、公正与文明执法。

(3)为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应该立足于和谐群体、和谐区间与和谐氛围的构建。和谐群体是指和谐的家庭、学校与单位等,和谐的区间可以指和谐的社区,和谐氛围可以指和谐的友谊关系以及在公共场合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关系,而直至和谐社会、和谐国家的建成。这之中,人与人之间内在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和谐主要是由友谊、信任或爱来实现,而不是靠命令来维系。有了这一层面和谐社会的形成,个人的和谐心理就比较容易达到。一个人衣食无忧,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周围的人际关系和睦友好,他就更容易达到心灵深处之和谐的境界。即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得到凸现。

(4)为了满足个体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立足于和谐文化的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更能促进更多人达致自我实现的境界。马斯洛对一个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品质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十四点。“马斯洛通过对杰出人物的研究,发现这些优秀人物具有一系列共同的人格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点:①自我实现者有出色的认识能力;②致力于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责任或职业;③具有创造性:④具有统一、和谐的人格;⑤有一种健康的自尊;⑥有独处的欲望;⑦能够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⑧与能力、性格相当的人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谊;⑨乐于与他人相处;⑩善于自我控制;{11}具有一种民主型的性格结构;{12}相信永恒和神圣的东西;{13}富有一种哲理性,友善的幽默感;{14}具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经验——顶峰经验。”[6]

我们对此理论进行一个粗略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包括有如下内容:①~③点讲个人为社会作贡献(个人—社会),④~⑦点讲具有独立的健康人格(个人—自己),⑧~⑩点为人际关系(人—人),{11}点为民族化(人—民族),{12}点为相信永恒与神圣(人—神圣者),{13}点为做一个智慧的人(人—智慧),{14}点为高峰体验,即做一个愉悦与祥和的人(人—快乐)。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和谐社会里自我实现的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和谐度较完满的人。一个和谐度较完满的人就应当能和谐地处理好许多关系:人与人、民族、社会、自己、神圣者与精神层面的关系。若一个社会具有和谐素质的人愈多,其和谐境界愈高,这个社会的和谐也就更能进入精神层面,而不仅仅是表现为世界没有大冲突与纷争的太平无事,而会是更多自我成就与自我愉悦的人出现。此自我实现者的和谐心理正好与和谐社会的诸多层次相对应,由此可见,这可以深化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M].广州:暨南大学,2004:201-202.

[2][3][4][5][6]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245.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
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暖民心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