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它的天敌一起爱

2009-07-02张田勘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母老虎甲壳虫药用

张田勘

最近频频出现的生物入侵话题让我想起了欧洲艾菊“出嫁”的故事。

艾菊的“娘家”在欧洲,开起花来金黄色的一片,虽不是如火如荼,却也煞是好看,人见人爱。艾菊不仅好看,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于是世界各地的人都爱上了它,它也就“远嫁”到了美国、南美和澳洲。

艾菊初嫁美国时的确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却成了美国人的心头大患。不是因为艾菊不美了,不能做药用了,而是它太霸道了。

在美国西部,艾菊不仅侵吞了大量土地,而且由于取代了当地的饲料草,从而毒杀了当地不少牲畜,因为艾菊含有吡咯烷生物碱,这也是它可以做药用的原因之一。在1976年的空中拍摄中发现,艾菊覆盖了美国西部地区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人感到了恐慌,如果不控制艾菊,当地的其他植物可能就会没命了。想不到当初看起来那么漂亮的“新嫁娘”,原来是一种生态“母老虎”。

美国人的心理极为矛盾,继续让艾菊生存吧,怕这位已变为“母老虎”的“媳妇”毁坏环境;不要吧,它又那么可爱,而且极有用处,何况当初是大家一致同意让它“嫁”到美国的,如今它就如同美国人的亲骨肉了。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既留下艾菊,又止住它对生态的破坏。专家回答说,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要引进它的天敌,连同它的天敌一起爱。

于是,专家把艾菊的天敌红蛾(来自法国)和叶甲壳虫(来自意大利),一同引进到美国西部艾菊生长的地方。红蛾和叶甲壳虫都吃艾菊的花和叶子,它们与艾菊是天生的冤家。有了红蛾和叶甲壳虫的抑制,美国的艾菊又从“母老虎”变成了人人喜爱的“新嫁娘”,它们既可观赏和药用,又不再对其他植物造成侵害。1988年,艾菊在美国西部地区的覆盖面减少了60%~90%,而且许多适应当地需要的植物,如饲料草等,也恢复了生长。

艾菊“远嫁”的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中。研究人员发现,欧洲本地的一些植物会被473种真菌和病毒感染、寄生,但是这些植物移居到美国后却成为有害的入侵生物。原因在于这些物种“远嫁”美国后受到的真菌和病毒感染比在欧洲减少了77%。失去约束的这些植物变得强大起来,成为入侵物种。

同样,研究人员发现26种不同的动物,从软体动物,如普通的海螺,到较高级的哺乳动物,如黑鼠,“出嫁”到新的地方后,它们的天敌都减少到了平均只有7种,而在它们的原土地,它们的天敌平均有16种。没有了天敌的制约,到了移居地它们就成了“害人精”。

所以,一个地方“迎娶”一种外来生物,就必须考虑连同它的天敌一起接受,这已成为一个规律,否则生态灾难就不可避免。这个原理可能同样适合我们人类社会,比如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各种利益和力量的相互制约、平衡和监督。

(编辑 牙 子)

猜你喜欢

母老虎甲壳虫药用
专为女性打造的5门甲壳虫 欧拉芭蕾猫
殊死搏斗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甲壳虫
家有“母老虎”
再见,甲壳虫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母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