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摭谈职高生作文成就感的养成策略

2009-07-02章潇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职高作文能力

学生作文的成就感是指学生主体认识并深切体悟到作文这一客观系统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着的积极意义,从而能在作文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往往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催化剂。如果我们抓住培养作文成就感这一突破口,采取有效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进行培养,职高学生的作文成就感完全能够逐步养成,作文能力也会有较大提高。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情感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职高学生中普遍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而读书能丰富人的生活和情感,填补因为时间、地域等限制造成的生活空白。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收获细致入微、深沉凝重的情感积淀,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在阅读教材中寻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实际密切联系的结合点,给学生以生活启悟、情感触动与写作启发。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做读书笔记或阅读摘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价值较高的课外读物并动员他们购买,鼓励他们相互传阅。对学生的读书笔记或阅读摘抄每周至少抽查一次以督促学生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另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组织读书讨论会,利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借助广泛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以此拓展学生现实的生活空间和情感空间,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知能力、语言的品味能力并升华他们的情感。只要学生有话可说,写作也就不是一件犯难的事了。

二.突破作文自身特点的限制,调整作文训练的目标与重点

1.正确认识作文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一般人提笔写作,其心理过程是:材料→认识→成文。就是说,提笔为文者总是经历了一件事,感知了某一材料后,在头脑中形成了某一认识,并在感情上掀起了波澜,产生了“一吐为快”的写作欲望,从而提笔写作。学生的作文则不同,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进行有计划有要求的训练。其过程是:命题→立意→选材→构思→写作。一般地说,我们很难把学生是否有写作欲望纳入训练计划之中。对许多职高学生来说,只有“要我写”的硬性任务,而没有“我要写”的需求。这也许就是作文指导难见成效的症结所在。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诱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与欲望,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此,我们首先要设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作文能力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鼓励,多肯定成绩,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职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参差不齐,悬殊很大,如果按单一横向比较的惯性评价方式,势必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故可针对学生个体实行纵向比较,对学生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都予以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作文的成就感。再次,在作文训练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假设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各种需要下,练习写作;也可以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为“用”而写,从中体会写作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丝丝缕缕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是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未来工作的需要。另外,还要给学生以写的自由与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让学生自由选择作文话题,写他们愿意写、有话可说的话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我要写”的欲望便可历久不衰了。

2.调整职高作文训练的目标与训练的重点

以往的职高作文训练总是把目光盯在写好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所谓“常用文体”上。实际操作中,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求新、求巧、求美,误入一味追求文学性的歧途。其实作文训练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和文人,职高作文教学更应把握这一点。学生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后,不会写散文、小说,本来就无可厚非,而且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他们也无须写什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因为这三个概念是顺应语文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并不实指某种具体的文章样式。事实上,社会生活要求写的都是一些针对性很强的实用文。会写生活中实用性的文章,是一个社会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有的能力。要求学生作文“主题明”“表达巧”“语言美”,对于绝大多数的职高生来讲是很难达到的。大多数连基本要求也达不到。所以,将训练目标定为“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具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等表达能力,会写一般社会生活中实用性的文章”,则更实际些。

关于作文训练的重点,从职高生的实际作文水平看,应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上。其含义有二:一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具体指语句通顺、写字规范、表意清楚、标点正确等;二是指不管写哪一类文章都必须具备的选材、组段、谋篇、立意、修改等能力。第一点看似简单,实为作文训练上的一大难点。不少学生错别字多,词汇贫乏,句子不通,这说明职高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尚未过关。这个问题要在职高阶段很好地解决,其难度很大,切不可等闲视之。至于第二点,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基本能力,也就掌握了写各类文章的普遍性规律,能够以简驭繁,日后要他们写生活与工作中需要的实用文,如消息、影评、杂感、贺信、工作总结等,只要对其特殊性稍事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

三.弥补缺失读者的遗憾,在分享中体悟作文的价值

1.建立“互为读者”机制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者、文本和读者是三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读者的介入,文本意义才能被揭示出来、丰满起来;只有读者的介入,才能更好地促进作者的反思。针对语文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单一“读者”的现状,我们应当积极倡导“我是你的读者”、“你是我的读者”,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快乐,共品失败的苦涩。每次作文写好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互读互批,相互切磋。互为读者并不是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多向交叉关系,教师对此应该准备相应的检查措施。因为有了同学的阅读,学生的好胜心会促使学生作文的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不甘落后,竭尽全力,用心作文,而这正是对应付作文的不良现象的有力矫正。因为是批阅同伴的作品,好奇心和旁窥心理使得学生阅读的兴趣大增。学生在比较中辨优劣,在竞争中促进步。

学生的文章总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文章的标题、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是修改的对象。从标题入手,讨论文章标题的涵盖能力;从内容入手,商讨材料的针对性和典型性;从语言入手,修改文章中的问题语句,加以润色,使之通畅优美。在学生充分修改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修改的杰作,并比较初稿与修改稿,看谁修改得最好,然后讨论修改的理由。在修改过程中,我们既要呵护水平低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同时又要力求减少水平高者的傲气,因此,我总是提醒学生,作为读者,你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应追求理想效应,应挖掘“闪光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用得精彩,都应予以肯定和学习;二是“我力求避免的是什么?”对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发现,并以适宜的方式予以点明。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既引导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为真正的读者而写作”活动

作文的交际功能在习作训练中往往是隐性的,因学生多半是面对着虚拟的读者而倾诉,这种虚拟性极易让学生产生写作上的惰性,如能给学生明确阅读的对象,并能进行真实意义上的交际,结果是非同寻常的。

我们在习作训练中,除坚持同学间的批阅制度之外,还可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特定阅读对象,如作文题《我想对你说》,特定阅读者可以是父母、老师、朋友等,作文后须有阅读者的心得或签字才算完成训练任务,这样做的作用一举两得: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感情沟通。

3.制作“学生的书报”

学生感受不到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的读者太少,很多时候只是老师一人。我们的作文教学如果能培养学生作文的读者群,开辟学生作品发表的途径,会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对全班同学朗读文章;找伙伴阅读文章;在班级建立作文园地,公布优秀习作;动员学生自办小报、黑板报;鼓励学生结交笔友,成立写作小组或文学社,自办刊物;作文发表;还可利用互联网传播作品等。好的习作经历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心理上得到满足,树立起对作文的良好心态和自信。总之,老师是学生作文的重要读者,但不是惟一。弥补读者的残缺,无疑是学生作文价值感得以体现的有效策略。可以说,成功是作文的动力,而每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都将为开启学生作文成就感的内驱力增添动力因素。

章潇丹,教师,现居浙江临海。

猜你喜欢

职高作文能力
《辽宁职高学报》征稿启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