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点导读

2009-07-01董希旺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6期
关键词:拉琴学琴练琴

董希旺

美点赏析

故事是小说思情寓意的载体,是小说区别于其它文体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篇小小说富有张力的故事,在“他”最后一次考试的考场上展开,然后倒叙“他”学琴的痛苦经历,对这些经历娓娓道来,不愠不火。当回到考场,小说则用大段的篇幅描述他最后一次拉琴,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把他的神态、动作,尤其是琴声,渲染得淋漓尽致,这个压抑太久的练琴者终于爆发,他以一种挑战者的姿态,用整个生命拉响控诉的乐章。他成功了。但是,就在人们都为他如泣如诉的演奏而感动时,他喊出了那声:我终于,可以不拉琴了……就是说,小说在高潮处骤然转折,瞬间“引爆”,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们的心自始至终被主人公的痛苦、宣泄、成功和呐喊揪得紧紧的。作者对情节的精心设置,对叙述节奏的准确把握,使整个小小说在尺幅之间,腾挪跌宕,张弛有度,恰到好处地将这个人物的外在遭遇和内心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第一要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这篇小说并不关注的人物外在形象,而是着力描述他内心的感受。我们不清楚这个痛苦的练琴者是怎样的面貌身材、穿着打扮,但是我们又分明看得见他忧郁的眼神,能够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压抑和痛苦。

读完这篇小小说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看作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从儿时6岁练琴至今近二十年,他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是他却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父亲的逼迫也是无所不用,摄像机监控,拉电闸控制,我们可以想象,肯定还有其他更多的手段,“练琴似乎成了他与父亲之间的一次次智力较量,他从来没有办法战胜父亲”,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郁闷,便成为他对练琴的一种恒常的心态。

我们还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出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他”原先令教授们失望,和最后一次演奏的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铁律。

我们更应该把这个故事看作对生活悖论的揭示。“他”学琴的经历是痛苦的,正是这痛苦催生了他毕业演奏的巨大成功;他的毕业演奏获得巨大成功,但是这是他最后一次演奏。这个故事正是在这样相反相成的双重逻辑之中展开的。这种复杂性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不仅仅应试教育是这样,社会生活当中,有太多的事情,在太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处于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这也许就是生活的真相,生活的常态?这篇小小说没有停留在对生活表象的描述上,而是将艺术的笔触直指生活的内核。

难点指津

你注意这篇小小说的题目了吗?

“你必须做出选择”,“你”是谁?是小小说当中的“他”,还是我们每一个人?

“他”必须做出选择。他弱小的时候,无力与一种以他父亲为代表的强大外力抗衡,他只有按照这外力的安排,一步一步走在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上。他要毕业了,今天将是他最后一次拉琴,而这时,学琴的痛苦已压抑了他近20年,而这时,他借以表达这种压抑已久的情愫的,正是他早就深恶痛绝的琴,小提琴已经成了他的第二语言,他今天用这语言表达得又是如此完美。这是他拉琴生涯的终点,但竟然又是他步入艺术殿堂的起点。起点与终点重合。这不是这场悲剧的结束,而正是悲剧的高潮。

你有没有设想过,这位毕业成绩第一名的学生,是从此真的远离小提琴,还是从此踏上真正的艺术道路?

他必须作出选择——放弃,是一种选择;接受,也是一种选择。

而人生的悲剧正在于:有时候,你想放弃,却不得不接受;有时候,你想得到的,却永远只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这时候,你,必须做出选择。

考点训练

1、这篇小小说全文只有1400多字,却用了500多字写“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你认为这样安排合理吗?请说一说理由。

2、前文的“美点”和“难点”部分提出了几种对这篇小小说主题的理解,你赞成哪个说法?不赞成哪个说法?请结合小说原文,谈一谈你的看法。

附:参考答案

1、这样安排很合理。“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他”的神态、动作和琴声,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抑和反抗,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

2、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赞成哪个或不赞成哪个都可以。作答时要注意结合小说原文。

猜你喜欢

拉琴学琴练琴
特长
小猴拉琴
孔子学琴
练琴记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练琴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