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榜

2009-06-30

汽车观察 2009年4期
关键词:英菲尼迪奇瑞汽车

汽车振兴规划地方版纷纷出台

目前,北京市下发了《北京市帮扶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6大重点产业的振兴规划和具体实施的部门和措施。其中包括安排补贴资金制定实施方案,支持家电、汽车等工业品下乡、鼓励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力度等政策,并拟统筹安排50亿元资金,用于推动产业发展。此外,北京市还将支持外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资金规模扩大到了2.5亿元,并对企业参加境外展览的费用给予补助。这一文件的下发,对于北汽来说,有了政府的支持,无论是其实施重组战略还是企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其实,除了北京市以外,其他省市近期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吉林省为鼓励农民购车,由省财政投入1亿元对农民购买一汽集团有关产品进行补贴,长春市政府也出台了“买一汽汽车有优惠”的政策。此外,安徽省、湖南省等不少地方也推出了支持本地汽车企业发展的措施。例如安徽省政府建议将住房公积金用于已有住房群体购买省产汽车;购买省产自主品牌汽车时,在汽车购置税、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方面给予减免。湖南省也在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居民采购省产乘用车和商务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办公及公务活动,应积极采购和使用本省产品。

从这些措施来看,出发点都是支持本省市经济发展,但同时其地域歧视性有所抬头,这将引发该地域以外的产品进入受阻。

中航汽车揭牌成立昌河哈飞合并

3月13日下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北京举行了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弥中航汽车)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新中航整台旗下汽车资产迈出关键一步。今后包括昌河、哈飞和东安动力等核心汽车资产将全部进入该公司。同时,在中航实现统一规划的同时,筹备多年的啥飞昌河合并正式进入实质阶段。作为中航系最依赖的两大整车企业,自2003年5月中航科工挂牌成立以来,中航系就一直没有放弃整合昌河哈飞的努力。不过,出于各种原因,整合一直不成功。对于此次的联合,中航高层认为,下一步昌河和哈飞最有可能在采购、产品研发上进行联合,而销售及网络渠道合并的可能性则不大。

中航汽车的成立,也为其整体上市铺平了道路。在本次正式挂牌后,昌河汽车和哈飞汽车资产今年将陆续进入中航汽车,而预计在明年,新中航最优质的汽车资产——东安动力将置入到该公司。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表示,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中航汽车将进行整体上市。“但是措助哪个上市平台,目前还没有确定。”

东风自主品牌“风神”形象出炉

3月26日,东风汽车公司正式发布了东风乘用车品牌——东风风神的LOGO和品牌内涵。而曾经在去年差点亮相的东风首款轿车“风神”也将亮相4月的上海车展。

在中国的“三大”中,一汽、上汽纷纷有了自己的自主品牌轿车,而东风一直是个缺憾,但其也在暗暗准备,从2005年成立东风乘用车项目组开始,东风在自主乘用车方面加快了脚步,2007年成立了东风乘用车事业部,2008年6月成立将品牌定名为“东风风神”,2008年8月将事业部更名为东风乘用车公司,并确立了“华系车”的概念。

据悉,风神品牌首款车型是一款1.6L排量的中级三厢车,这一点不管是上汽荣威还是一汽奔腾,都是同样的战略,不过风神1.6L则赶上了购置税减半的优惠。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绍烛表示,东风乘用车已经制定了“5510工程”的发展战略。在“5510工程”中,对东风风神品牌发展确立了三步走的目标:第一步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中国自主品牌中最好的品牌;第二步再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中国一流汽车品牌,第三步是再用十年时间打造国际主流品牌,致力使“华系车”立于世界强势品牌之林。

奇瑞中高端品牌破茧

3月19日,奇瑞汽车高调发布了其两大品牌:中高端轿车品牌“Riich瑞麒”和全能商务车品牌“Rely威麟”。同时,负责上述两个中高端品牌销售的麒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在芜湖正式成立。这意味着作为自主品牌汽车领军者的奇瑞正式进攻合资和进口品牌占有优势的市场,也是奇瑞在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后,战略调整中的重要转折。至此,一个由开瑞、瑞麒、威麟、奇瑞四条品牌线并举,拥有多款互补的车型、多条营销渠道支撑的“大奇瑞”框架日渐浮出水面。

在谈到奇瑞推出中高端品牌时,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也是从低端车起步,无论是大众还是丰田,都是从低端车或国民车起步,逐渐发展为世界级的高端汽车品牌。显然,奇瑞期望自己也能拥有丰田雷克萨斯、大众奥迪、福特野马这样成功的高端品牌。

之前,尹同跃信奉的是“多生孩子打群架”的哲学,推出很多车型,车型多了就开始分网销售,但仍面临管理上的难题:由于标识都一样,消费者不知如何区分哪些店分别卖什么车型,此外车型太多导致价格战线拉长,内部也开始打价格战等等。因此,分品牌成为奇瑞必然的选择,同时吉利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大势所趋。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靠模仿起家的自主品牌汽车在突破品牌天花板时依然没有逃出模仿的窠臼,就奇瑞推出的几个新品牌的LOGO来看,瑞麒的LOGO远看像宾利,威麟的LOGO像英菲尼迪,开瑞的LOGO则与福特形似,甚至与“开利”空调的LOGO也很是相像。也许LOGO的雷同,蕴含着奇瑞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不管怎样,奇瑞毕竟已迈出了开创性的一步,开始在中高端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也希望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塔塔推出“世界上最便宜”小车Nano

日前,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在印度市场正式推出价格只有10万卢比(约1984美元)的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Nano。排量0.62升、没有保险杠、没有空调、没有助力转向、轮胎中甚至没有内胎……由于售价极其低廉,Nano的配置可谓能省则省,从动力性到配置,都省到了极致。其实Nano的名字早已是享誉全球,最便宜的车诞生在印度,对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国家而言,标志着汽车制造业改革的新开端。

据了解,这款廉价小车的上市计划,在印度上市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将会进军国际市场,并且极有可能进入中国市场。不过尽管Nano定价低廉,合人民币1.36万元,但进入中国市场后加上运费、关税和经销商利润,价格至少也要2万元,国内也有3万元左右的小车,各种性能和配置远高于Nano,更重要的是其安全性和动力性能会使很多人对其望而却步,所以其在中国未必会有多大市场。也许印度工商联合商会秘书长D.s.Rawat的话更能概括Nano上市的意义:“Nano的推出使得数以千计的印度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小汽车,而且迫使其他小汽车制造厂商推出类似价廉的汽车产品来与之竞争,这是推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良好信号。”

不足20亿美元!福特将贱卖沃尔沃?

福特目前正与三家以上买家就出售沃尔沃一事进行谈判,

沃尔沃最终出售价格可能在10-20亿美元之间。这一价格不足福特10年前买入价格的1/3。福特于1999年以64亿美元的价格买入了这个瑞典豪华车品牌沃尔沃。据透露,福特出售沃尔沃可能在6个月内完成。

“有骨气”的福特坚持不向美国政府伸手求援,但2008年福特汽车亏损高达147亿美元,资金已极度匮乏,正想法设法改善现金流现状,此前已相继出售阿斯顿马丁、捷豹和路虎豪华汽车品牌。此次出售沃尔沃仍是不得已而为之。美国咨询师表示,“沃尔沃是颇有价值的资产”。此前,沃尔沃品牌的出售顾问摩根大通曾经将沃尔沃估价60亿美元。

作为已将“安全”印记烙在自己身上的沃尔沃,其品牌价值当然不可小觑,此次成交价格若不足20亿美元,应该是一笔不错的生意。不过,在目前全球危机的时刻,也许是个烫手的山芋,塔塔收购路虎、捷豹后囊中羞涩的尴尬可为前车之鉴。此前有海外媒体曾报道中国吉利汽车公司已经聘请了英国著名投资银行洛希尔公司担任其顾问,负责可能发生的竞购运作,但随即被吉利否认。如果沃尔沃花落中国,不知是福是祸。

昌河汽车董事长再度更替

近日传出消息,担任董事长一职15个月之久的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将再次离任,由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接任。

除了昌河汽车,恐怕没有哪个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更换如此频繁。从2004年至今,昌河汽车董事长一职先后经历了杨金槐、徐恒武、刘洪德、李耀四人之手,这样闪电式的更迭不但让业界看得眼花缭乱,就连内部职工都对此类事情心态麻木,昌河经过多次折腾,员工们早已习惯。

事实上,李耀的离任应该与业绩无关,此前的昌河汽车销量一直难有起色,连年的亏损,甚至不被人作为重组的对象。但李耀担任董事长,与总经理周世宁一起掌舵昌河后,逐渐扭转了下滑颓势,2008年昌河汽车共销售汽车突破10万辆关口,同比增长3%,在经历了多年销量下滑,2008年终于止滑上扬,这可以说是以李耀为核心的管理层付出的巨大“苦劳”。

那么可以这么理解,此时中航汽车总经理赵桂斌接任昌河汽车董事长一职意味着新中航集团对昌河汽车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就在哈飞与标致雪铁龙的合作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赵桂斌的接任或许会带给昌河汽车意料不到的惊喜,又或许会给昌河和哈飞的合作带来新的变数。

我国紧固件出口再遭打击

全球经济的恶化进一步影响到零部件业的生存。继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实施高额反倾销后,俄罗斯的马格尼托戈尔斯克钢铁五金股份公司和俄罗斯北方钢铁五金股份公司也要求对中国出口的紧固件实施保障措施调查。如果继欧盟后俄罗斯再举反倾销大棒,中国紧固件出口形势将进一步恶化。今年2月,中国紧固件重镇嘉兴出口额已锐减近五成。目前中国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就此事沟通,以期中国企业获得较好的国际生存环境。

分析认为,欧盟、墨西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等国对中国紧固件等零部件做出反倾销仲裁或调查。此番反倾销来势之猛、范围之广、影响之远都可创历史之最。虽然我们可将这些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反倾销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当前的经济危机,但危机不会只有一次,我们要借机反思,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要转型了。

“公车采购自主品牌占50%以上”措施被删除

在之前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曾明确提出,要鼓励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从2009年开始,公务用车自主品牌不得低于50%。

这一消息曾经令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很是振奋,况且目前自主品牌汽车在品质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包括奇瑞A3、比亚迪F6和荣威550等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完全可以担当起政府采购的重任。但近期全文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此前备受关注的“公车采购自主品牌占50%以上”措施被意外删除。

之所以删除了这项措施,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该内容比较敏感,不久前“两会”期间,商务部陈德铭部长明确提出中国不会出台贸易保护政策,因此“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的政策并不合时宜。

对于《规划》中删除相关内容,大多数自主品牌车企负责人都感到失望。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表示,自主品牌进入政府采购门槛太高,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自主品牌很难大范围进入政府采购这块市场。

丰田全球汽车产量削减一半

丰田汽车表示,2月份公司的全球产量削减了一半,另有预测称下个财年日本汽车销量将降至32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个消息,表明,日本汽车生产商正继续遭受着全球低迷的打击。丰田已经将今年第一季度在日本的汽车产量削减了54%。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则分别计划削减38%和59%。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汽车企业的现状比预想的更糟糕。在日本,丰田、日产等公司已采取少见的促销举措,比如丰田下属各公司鼓励员工介绍亲朋好友购买丰田车,并开出高达5万日元的介绍费。

其实,丰田等日本汽车企业出现“险情”不仅是大势使然,还暴露出诸多经营问题。分析人士认为,经过多年发展,规模日渐庞大的丰田出现了大企业病。在经营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例如近年来大举扩张造成的浪费,在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产能过剩等原因导致其销量和收益下降。更深层的问题体现在产品竞争力和研发方面。日本车企看重高端车市场,但在此细分市场的拓展没有较大突破,日系豪华车经过多年发展仍不敌德系。研发方面,日本有媒体称,日本“三大”中的某家企业“有时一个研发项目未经周密计划和论证就匆忙上马,因为怕被其他公司抢了先机,后来干脆直接从别人那里买技术。”

金融危机给日本汽车企业一个检验自己的机会,日本汽车经过快速发展,也到了反思的时候。

英菲尼迪中国之路举步维艰

在目前举行的英菲尼迪在华全系车型品鉴会上,英菲尼迪高层表示,受金融危机对豪华车市场的影响,英菲尼迪去年在中国13家经销店的总销量只有4000台,与竞争对手雷克萨斯相差甚远。2009年,英菲尼迪在华的销售目标仅与2008年持平,并无具体增长计划,显示出明显的信心不足。

英菲尼迪作为日产的高端品牌,目前在中国的认知度依然很低,并且品牌的推广力度也不大。调查显示,很多国人并不知道英菲尼迪是一个什么品牌,当看到车标,甚至会联想到自主品牌奇瑞。此外,英菲尼迪强调动感和个性的定位也不符合中国国情,不符合这一群体对大气、舒适、豪华的诉求。

英菲尼迪于2006年11月3日进入中国,是最后入关的日系豪华品牌,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它在国内的销售形势依然严峻,显示中国市场并不是每一个豪华品牌的福地。

猜你喜欢

英菲尼迪奇瑞汽车
英菲尼迪QX60
英菲尼迪QX60
全新英菲尼迪QX60
奇瑞瑞虎8鲲鹏版
奇瑞瑞虎7PLUS
奇瑞集团10月销量同比增长13.5%
汽车的“出卖”
竞争英菲尼迪QX30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