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士作家”高玉宝:一本书影响了几代人

2009-06-25王高岩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6期
关键词:申请书字画入党

王高岩

对于高玉宝这个名字,人们再熟悉不过了,一提到他,马上就会和《半夜鸡叫》联系起来。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到大连视察,在与劳模代表见面之际,当大连市领导将高玉宝介绍给他时,总书记马上握住高玉宝的手亲切地说:“你写的《半夜鸡叫》我今天印象还很深刻。现在你用自己的经历教育青少年很好啊!”

画申请书要求入党的战士

高玉宝1927年出生于辽宁瓦房店的一个穷苦人家,从小给地主家放猪,9岁当童工,15岁当劳工。1947年,为了摆脱残酷的压迫,他几经周折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41军的一名战士。入伍后高玉宝作战勇敢,受到首长和战士们的一致好评,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更使他的人生精彩起来。

1948年2月,高玉宝所在部队打下鞍山后,领导将老百姓慰问部队的一些钱分配给大家。发完钱后党小组长大声说:“党员同志请注意,发了钱,别忘了交党费。”高玉宝当时对党还不了解,以为参了军就是加入了共产党,于是二话没说就把发的钱全部拿去交党费。党小组长愣愣地看着他问:“小高,你是党员吗?”他理直气壮地回答:“当然是了!我都参军几个月了,怎么能不是党员呢?”说话间指导员走过来,对高玉宝说:“小高,你是入伍,不是入党,不能收你的党费。”高玉宝一听就急了:“我是跟共产党来闹革命的,我也要入党!”指导员听后说:“那你先写一份入党申请书吧!”这下可难坏了只读了一个月书的高玉宝,怎么办?铁了心要入党的高玉宝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用图画代表字意,“画”一份入党申请书的主意。

高玉宝费了大半天劲儿“画”出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内容只一句话8个字:“我从心眼里要入党。”这8个字的申请他是这样完成的:“我”歪歪扭扭地写的是字;“从”字画的是只毛毛虫;“心”字画个人心;“眼”字画只眼睛;“里”字画个鸭梨;“要”字写成错别字“咬”;“入”字画条鱼(当地人把入读鱼);“党”字,他想起学堂里树上挂的钟,上课下课敲得当当响,于是就画棵树,上面吊个钟,用敲钟的“当当”声来代替“党”字。

由于各方面表现积极,党组织破格收下了他这份近似天书的入党申请,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周总理定名“战士作家”

画出入党申请书,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件事对高玉宝触动很大,于是他决心把自己的苦难经历写下来。

高玉宝是个直爽人,有了决心说干就干。1949年跟随部队南下作战时,他伴随着硝烟炮火开始了小说《高玉宝》的创作。写书过程中他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识字太少。于是他又用起了写入党申请书的办法,不会写的字就用图画或符号代替。那篇著名的《半夜鸡叫》就是一半写一半画出来的。“当时‘半夜鸡叫四个字我都不会写。‘半画了半个窝头代替;‘夜字画了颗星星;‘鸡的繁体字最难写,我画了一只鸡表示;‘叫则画了一张大嘴,张着口大叫的样子。《半夜鸡叫》就是这样开始写作的。”对60年前的事情,高玉宝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我们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他的小说《高玉宝》手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当年“画”书的影子。

为了更好地创作,高玉宝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抓紧识字,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为此他还冒失地拦过纵队司令的马。一次部队行军休息时,高玉宝又开始创作,遇到几个字不会写,正仰着头琢磨时,忽然见一位骑马的首长经过,于是拿起本子就跑上去,谁知首长身边的战士马上把他拦在马前:“你要干什么?”“我有一些字不会写,想找首长问问!”高玉宝满不在乎地回答。“你知道你在拦谁的马吗?”“谁的?”高玉宝还不以为然。“你拦了纵队司令的马!”看着高玉宝的样子,那个战士提高了声音。“啊!”这下高玉宝紧张起来。声音惊动了骑在马上的吴克华将军,他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批评高玉宝,反而翻身下马,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小同志,你问什么字?”高玉宝赶紧讨教,吴克华耐心地教给了他,并鼓励他好好学习,写出好作品。后来,高玉宝的小说出版发行时,吴克华将军还专门向他祝贺。

1951年高玉宝终于完成了20多万字的初稿,小说可谓“图文并茂”。经过修改,小说定稿时,大家都很兴奋,觉得应该给书起个好名字,有的提议书名为《童年的高玉宝》,有的说叫《我的童年》,还有的提出叫《高玉宝的故事》……人们各抒己见,一时难以定下来。就在这时,一个普通战士创作出文学作品的事惊动了军委首长,书稿送到了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手中。罗荣桓看完小说后得知书还没有定名,一锤定音,就叫《高玉宝》。一位元帅给一位普通战士的长篇小说起名,实属罕见,而高玉宝的小说开创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先例——书名、作者、主人公同名。

1951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以《英雄的文艺战士——高玉宝》为题报道了高玉宝在行军打仗过程中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创作2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高玉宝》的故事,并开始连载。不久,毛主席接见了高玉宝,周恩来总理在向毛主席介绍他时说:“这是我们的战士作家高玉宝。” 毛主席用慈祥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下高玉宝,然后微笑着说:“噢,你就是高玉宝。你那周扒皮把剥削阶级写得很形象嘛!”从此,“战士作家”高玉宝就被

大家叫开了。

离而不休情系祖国下一代的老兵

1988年高玉宝告别了自己热爱的军营。离休后高玉宝觉得自己身体还很好,不能光享受优厚的离休待遇,还应该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点贡献。思考再三,他认为:自己有着特殊的经历,同时在几十年的创作中积累了大量的革命历史资料,应该利用这些优势,给中小学生作革命传统报告,给他们讲历史、讲道德、讲理想,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于是他走出家门,主动到中小学义务作报告。

给孩子们作报告,为了提高说服力,高玉宝制作了一张特殊的名片,名片上除了印有高玉宝三个字外,还印有自己当年画的那份入党申请书原文。每到一地作报告,高玉宝都会首先郑重地给中小学生代表递上这张名片,并以此开头,详细讲述自己这份入党申请书的书写过程,然后以自己为例,结合历史,现身说法地告诉孩子们:“建设祖国、报效国家,没有知识是不行的,白字先生难当大任!”以此激励孩子们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增长才干。刚开始时,很多人对高玉宝的这种做法不理解,一些要好的朋友则劝他别老拿自己说事。一次高玉宝和几个老战友聚会,聊天时一位战友劝他:“你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作家、一个名人,你这样做不是自毁形象?”这位战友的话音刚落,其他战友也都跟着附和。高玉宝知道大家都是为自己好,他微笑着对战友们说:“我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不过我这点名声是党和国家给的,是大家给的,我不能躺在上面沾沾自喜,而应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做事,为社会尽责。只要我过去的经历对年青一代有教育意义,即便有损自己的形象,我也心甘情愿!”战友们听高玉宝说得如此真切,也就不再吱声了。

如今高玉宝的报告已经作了20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讲了4500多场,直接听众超过400万人次。高玉宝在作报告的同时,也真心和青少年们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各种思想困惑。现在常有青少年和他联系,有的直抒心声、有的请他答疑,对此高玉宝从不厌烦,总是耐心回答,真情劝解,许多青少年称他是“和蔼可亲的高爷爷”!同时,高玉宝这种几十年来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教育年青一代的做法也得到了很多领导和媒体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有媒体这样评说:每个人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不是每一件都有闪光的亮点,因此很多人,尤其是名人,最不愿将自己的过去示人。如今已是著作连连的作家高玉宝,把自己并不闪光的往事拿出来“说事儿”,教育后人,难能可贵,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同志称他是“一位退而不休,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老兵”!多年来,高玉宝先后荣获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中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称号。2007年5月高玉宝应团中央邀请,赴北京参加了“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青年群英会暨纪念共青团成立85周年、五四运动88周年活动,他是代表中年龄最大、最受尊重的一位。看着身边这么多有成就的年轻人,高玉宝高兴地说:“我从年轻人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2008年春节过后,高玉宝在大连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青少年道德教育基地设立了“高玉宝工作室”,准备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少年教育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得知后给予了充分赞扬和高度肯定,并于“五一”后委派中央文明办的同志专程到大连看望高玉宝,希望他这个老兵为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道德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高玉宝还像当兵时一样,工作和外出时还始终愿意穿军装,言谈举止也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采,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兵,一个战士作家!决心以更大的热情为培养祖国下一代再作贡献!■

猜你喜欢

申请书字画入党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组字画
考眼力
寻找不同年代的入党申请书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
“历史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