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2009-06-22白玉成

文学界·人文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脉共生

尹 晖 白玉成

摘要:城市雕塑与环境和人的共生表现在其空间形态语言的开放性、可参与性,尊重自然原生态及其所产生的异质文化的同构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环境雕塑已不是纯粹的形式问题和自律性问题,更多的是文化蕴合、他律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共生互融是环境雕塑的一个核心理念。

关键词:环境雕塑;文脉;共生

中图分类号:J3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162-02

公共空间中的环境雕塑艺术,占据着城市空间的显著位置,是公众的视觉中心,是填补都市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然而,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些环境雕塑并没有从视觉艺术的本体层面或者文化与历史的层面提供它们相应的存在理由,从而导致公众无法从情感与视觉艺术规律的本身去接受它,具有很强的精神和心理的侵犯性,这种原本作为改善环境和美化空间的愿望成了现实环境中的视觉污染物。藉此,我们倡导一种与环境空间、地域文脉共生共存的环境雕塑作品。环境雕塑艺术的本质,并不只是局限于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形态本身,它更是涉及着作品存在的氛围、作品与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以及它与公众的关系。

一、空间与形体

环境雕塑空间形体上的公共性表现在其空间形态语言的开放性、可参与性,创作者的姿态须是入世的、平民化的。开放的形体打破了传统雕塑形体栖居的自我封闭的空间,转而向更为广阔的形体外空间延伸。这种延伸,有形态上的,有力场上的。雕塑空间的开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或磁场效应,这种张力或磁场效应可以吸引周边环境元素和公众作为作品要素进入作品。此时,作品就是艺术家营造的一个有意味的氛围,形体与空间互动,情与景交融,作品与公众对话。环境雕塑艺术这种开放形体多向位的语意传达逾越了传统作品中三维空间语意自我表述的窠臼,在获取开放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

环境雕塑的可参与性诉诸公众感官应是全方位的,如视觉的、触觉的、听觉的、嗅觉的等等。传统雕塑的观赏性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上,而环境雕塑只有视觉层面的关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了人的其他感官的感受,才有真正意义的参与性。使作品在空间上的形体通过凸和凹的形式来呈现自身的起伏、转折和运动,正是凸和凹的内聚力和外张力的抵牾产生了起伏跌宕的参与感,加上不同肌理与质感的对比,最终诉诸公众感觉的不仅仅是肢体上的(如触、踏、坐、卧),更是知觉上和心理上的。如果再在作品中加入调动听觉与嗅觉(如对风的利用)的关照,便更能激发公众的参与欲,只有公众的参与和近距离接触,环境雕塑公共性的真正内涵才能凸显。环境雕塑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强调社会对人性的关怀,通过艺术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和共享的空间。

二、文脉的延续

在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唯一标准的今天,文化因素将逐渐参与其中,并成为品评城市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脉络和文化心理结构,不同地区的环境雕塑应各有其不同的形态特征,创作者在选择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同时应该考虑历史、地理和人文方面的因素,并能恰当地运用到作品中去。这就要求作者要了解某个地域的民俗风情。敏锐地把握这一地域的文化精髓,以独特的手法表达出最普遍的内容。正如毕加索所说,只有当最广泛的平凡灌注着最强烈的感情,一件伟大的、超越所有派别和种类的艺术作品才能诞生。如是,公众在与作品交流时,就会有种似曾相识感、疑是故人来之亲近感,之于作品就具有了某种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在语意传达上就有可能跨越性别、年龄、阶层和民族的壁垒而产生通约性,最终营造共享的、民主的公共艺术空间,并关照着大众文化和公众审美情趣的演变,这不仅是一种社会公众意识和理念在艺术品上的折射与反映,而更具有广泛的公共理念和社会公益范式。

当今,大部分公共艺术工作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着古人留下的文化符号,生硬地、肤浅地用在各类公共空间时,是否应着眼于更深入的层面,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核,更凝炼地、更具转换性、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文化符号呢?即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加以改造,并使这些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在创作观念上,我们倡导环境雕塑的创作者们应该尝试运用隐喻或象征的思维方法来完成对历史文脉的追忆和集体无意识的深层挖掘,使创作出来的环境雕塑具有“历时性”和“叙事性”,成为“文化”和“意义”的载体,以至作品更加注重对意义的追问、对文脉的延续和对精神的关照。在创作手法上,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文脉和意义隐含于设计文本中,给环境雕塑作品植入文化和地域的基因,使其具有表述性,进而亦达到我国古典美学思想所主张的“言不尽意”的意境。

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环境雕塑艺术要尊重自然原生态,以及重视自然原生态所产生的异质文化的同构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

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理念思想

共生互融是环境雕塑的一个核心理念。环境雕塑已不是纯粹的形式问题和自律性问题,更多的是文化蕴含、他律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也就是说,环境雕塑是置于公共环境空间之中的,它必须与周围的建筑、景观、公众等相互协调,彼此共生。日本“物派”雕塑主张,现代艺术不是永无休止地往自然界添加人为的主观制作物的工具,而应是引导人们感知世界真实面貌的媒介。其崇尚主客体不分的、重视自然存在的东方思想的观点,是对入侵自然的造景方式的至关重要的修正嘲。东方人性与自然调和共生的理念,反映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景观与环境雕塑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实,一个地域就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内包括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山形水体、广场、建筑、街道、公众等,而优秀环境雕塑就应是从这个有机体上生长起来的,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基于此的环境雕塑,倾注了雕塑家个体的认识与情感,反映出真实个体对于社会现实和生存环境的关注、对于生命意义以及存在价值的追问,内涵丰厚隽永,表现完美动人,兼具社会与人文的双重价值。公众可以聆听到来自历史的回响,欣赏作品与环境的交融,触摸到人文精神的脉搏,弥补心灵上的空缺,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与作品完成对话,使公众于有限之言达无限之意,对整个宇宙、历史及人生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是佛教的三法印,也是日本建筑家黑川纪章“共生思想”的哲学基础,这种思想不仅成为影响20世纪后期世界建筑发展的重要观念,同时也辐射到当今的公共艺术领域。黑川认为佛教的唯意识论是共生哲学的核心,它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现代主义的二元论。“诸行无常”的思想认为建筑和城市一直处于生长变化的状态中,其形态结构必然是开放的;“诸法无我”则从空间观念来证明世界万物并非实有,一切事物皆有种种因缘造成的。从而启示人们不是征服自然,而是顺应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人与自然共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即是强调人与物的共生、内与外的共生、整与缺的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科学与宗教的共生、异质文化的共生这种环境雕塑的公共性。这种自然生命形式的雕塑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情感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符号,因之与天地万物相同构对应而具有了生命力,因此也接近中国传统美学“大乐与天地同构”、“文者,天地之心哉”,这种各个艺术部门都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准则的思想。这种思想包含了与宇宙普遍性形式的情感同构感应,使作品能够传达出命运感、历史感、人生境界感等等,而具有了某种伟大力量,成为不朽的艺术作品。

四、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艺术开始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走向生活,当代艺术开始越来越注重公众参与,艺术与公众的距离也将越来越近,可以说环境雕塑艺术代表了大众共享的艺术空间,是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现代公共艺术已不完全是物质功能语言或装饰审美语言的本体论命题,而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共生的、互融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环境艺术,她关照着生活在此空间中现代人多元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与时代精神和社会文明共生。

猜你喜欢

文脉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丁酉年腊月十九黄州寿苏会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贺信
文脉
曹文轩说“文脉”
共生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