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高段学生亲子疏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09-06-19王彩玉

中小学德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亲子学会心理

王彩玉

一、现状调查

最近,笔者在本校六年级四个班207人中进行了一份亲子关系问卷调查,发现其中超过4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太了解自己,成绩不好时只会骂人,因此不愿意和父母多交流,表现出较明显的亲子疏离现象。而其中不记名的六(4)班调查结果为:当成绩不理想时父母骂自己的比例为52.7%,跟父母沟通一般的占58.2%,觉得父母不太了解

自己的占52.7%。

二、原因分析

(一)父母方面

1.存在补偿心理。很多家长因为自己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把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把子女逼进书山题海,“强制”学习,造成亲子疏离。

2.重养不重教。对自己的孩子重肌体培育,轻心理健康;重物质付出,轻精神投入。农村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给你吃好、穿好,你给我把学习搞好!”

3.权力关系不平衡。父母喜欢替子女作决定,无视孩子意愿,导致亲子间难以平等相处。

4.与孩子相处时间偏少。本校学生家长多在开发区的工厂务工,上班“三八制”,即一周上白班,一周上中班,一周上晚班,导致孩子和家长在家交流的时间明显偏少。加上孩子已到高年段,家长不再像过去细致体贴,除了过问学习成绩,很少再找孩子谈心。时间一久,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二)孩子方面

到了小学高年段,孩子的认识能力和思维的批判性显著发展,开始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世界。他们不再盲从家长,而是以自己的标准对家长进行重新审视,导致家长威信打折扣。此时,他们的心理出现闭锁性,开始封闭自己的精神世界,即使对最亲近的长者也不吐露真言。面对父母关心,他们开始搪塞应对。他们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希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尊重,获得和成人平等的地位。而家长往往因为疏忽或缺少相应的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简单粗暴,导致亲子关系疏离。

三、对策研究

(一)创设丰富、开放的亲子环境

1.巧妙安排,保证教子时间。我们要求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饭前饭后进行,在餐桌上尽量营造轻松氛围,避免谈及成绩。要求五、六年级家长一周至少抽出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谈心。每次家长会后,不论孩子表现好坏,一定要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一起分析班级和个人情况,启发孩子找出取得成绩、出现问题的原因,再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计划。

2.开展亲子阅读。调查发现,88.7%的小学高段学生父母没有陪孩子阅读。事实上,亲子阅读非常重要。学生到了高年段,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开始有了主见,很多时候即便别人意见正确他也不一定会听。推荐一些书籍给孩子,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不光能拉近亲子距离,还能引导孩子敞开心扉,主动说出心中的秘密。为此,学校要求小学高段家长一个月内推荐孩子阅读书籍、杂志或文章不少于一本(篇),一周内和孩子一起阅读不少于一次。

3.开展亲子活动。很多家长长年上班,有些甚至没有休息日,再加上经济条件多半不是很好,因此少有时间陪孩子外出。而亲子活动不仅能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还能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念。为此学校希望父母能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适当带孩子外出活动。如果所去的地方孩子比父母熟悉,还可以让孩子做导游,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营造良好交往环境。老一辈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依赖式的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我们要求家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如放学路上让子女与其他同学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孩子邀请伙伴来家里做客;鼓励子女课余与同学电话交流,或主动到邻居家串门,以扩大交往范围,学会与人交往。

(二)开展亲子团体心理辅导

1.学会如何爱孩子

要爱孩子,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取得成绩时,要让他想到父母会更高兴;孩子遇到挫折时,要让他感到家是个避风港和加油站。要做孩子活动时的玩伴,能够和孩子在一起愉快地闲聊……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孩子经常被惩罚和训斥,就会对父母产生畏惧心理;如果父母过于情绪化,也会给孩子以父母感情不可靠之感。这都不利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2.学会关注并支持

除了需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发育和道德品质之外,也要关注孩子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与情商。比如孩子的意志是否坚强,孩子把握情绪的能力怎样,孩子是否善于与别人相处等,这些同样是影响孩子人生质量的重要因素。

(2)兴趣和爱好。孩子的爱好有时候比学业更重要,因为兴趣反映了他的天赋和特长,往往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方向。未来社会需要更多扬长避短的专才,无视孩子的天赋,只关注考试分数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

(3)心理的成长。人的心理的发展道路要比身体上的成熟更曲折,因此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比如孩子在同龄人中是否“吃得开”,是否能够获得异性的青睐,是否被不良心理所压抑……这些问题通常会被孩子掩藏起来,父母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信心才能发现其中端倪并打开孩子心扉。

3.学会沟通与理解

学会沟通和理解是成功父母的必修课。孩子是不断成长的,时时处于变化之中,父母要适应这种变化。孩子越大就越有自己的秘密,就越需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对被尊重的要求也越高。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父母必须接受老师代替自己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接受孩子的同龄人代替自己成为他们更亲密的伙伴。父母要在孩子的生活中慢慢“退后”,但不要“退出”。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还应该是好“参谋”;当孩子沮丧时,父母还应该成为他们的避风港。

很多时候,误会仅仅是因为父母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与孩子相处,需要换位思考,移情理解。孩子与成人的心理差别、成长时代的差异、社会化程度的不同、个人经历的不一样等等,这些都为亲子沟通和互相理解带来了障碍。只有尊重这些差异,才能跨越障碍。

4.形成统一意见

家长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在农村家庭中更为突出。父母意见不统一不仅不利于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损害父母彼此间的认同和“权威”,还容易让孩子产生投机心理。因此在向孩子提出教育要求之前,父母之间首先应该统一口径。要尽量避免产生明显的对立,至少要让孩子感到父母各有各的道理。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更需要互相理解配合,而不是相互抵消。

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开展亲子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走近父母,如了解父母的年龄、生日、喜好等等,学会理解父母,体会做父母的劳累和苦心,从而减少亲子冲突,改善亲子关系。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斗门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余志全

猜你喜欢

亲子学会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学会分享
心理小测试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