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宁县棉花种植密度下降原因及其对策

2009-06-17颜凤亚董建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2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棉花对策

颜凤亚 董建强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阜宁县棉花种植密度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阜宁县棉花种植密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杂交棉推广速度快、组合不合理、农民惜本思想较重等,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稳定棉花产量,提高农民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下降原因;对策;江苏阜宁

中图分类号S5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2-0070-02

阜宁县自1997年推广杂交棉以来,杂交棉应用覆盖率逐年上升,2007年已经接近100%。杂交棉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劳动投入、提高了植棉效益、增加了棉农收入。但近年来随着杂交棉大面积应用,实际生产中出现了种植密度过稀、施肥不合理、化调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棉花种植密度连年下滑,甚至出现下降过头的态势,给阜宁县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1阜宁县棉花种植密度基本状况

棉花种植密度是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自然气候、土壤环境和农业技术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97年以前,阜宁县棉花品种全部为常规棉,种植密度在4.2~6.0万株/hm2之间。近年来,随着杂交棉推广普及、肥力水平上升和高效立体种植的大力推广,棉花生产的栽培密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3~2009年,阜宁县棉田平均种植密度分别为39 750株/hm2、35 700株/hm2、33 150株/hm2、32 250株/hm2、31 200株/hm2、29 400株/hm2,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影响了棉花产量的稳定性。

2棉花种植密度持续下降的原因

2.1种植组合因素

棉花种植组合不合理是阜宁县棉花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棉农普遍认为行距小、封行过早是密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生产上表现为行距过小、株距过大,致使光热资源浪费,田间通透条件较差,烂铃比例高,中下部铃脱落重,不利于棉花夺高产。

2.2投入增加因素

一方面,由于杂交棉推广速度快,良种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导致杂交棉种市场价格与常规棉相比高出许多,1kg相差达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导致绝大部分棉农因惜本购种量远远达不到实际棉田用种需求量,形成种植密度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目前农村植棉雇工成本在50元/d左右,如果降低了大田密度,也就降低了棉田管理,直接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2.3棉农主观因素

一方面,由于部分棉农在应用杂交棉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杂交棉不需要整枝的错误观念,认为杂交棉叶枝多、生长势较强,形成了不整枝、利用公枝增群体、提高棉田总有效果节数的种植习惯,从而导致在生产中大田棉株栽不足,密度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当前经济发展较快,不少青壮年棉农外出打工挣钱,形成老、弱、病、残人群从事棉花生产的现状,从而导致主观上要求种植大株型品种,以减轻整个棉花生产各环节的用工量,加之目前杂交棉在较低的种植密度下,如果正常年景或较好年景,棉花个体长势较旺,田间比较“耐看”,也迎合了棉农心理,这也是导致棉农主观上追求种植密度下降的因素。

2.4气候资源因素

阜宁县气候温和,湿度条件好,有利于杂交棉生长优势的充分发挥,加之近几年生长势强、个体优势明显的棉花品种不断推出,棉田肥力投入增加,培管优化,有利于个体发育。在气候上后期气温高、降温慢,后推了有效果节期,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个体总量增加等,从而导致种植密度的下降。

3应对措施

3.1加强宣传引导

首先要从棉农主观认识上入手,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宣传引导,促使广大棉农认识到棉田在低密度水平条件下,给棉花生产带来了产量不稳、效益不高等诸多不利影响,使广大棉农从思想上认识到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前提因素和关键技术。同时,要通过试验示范,建立高光效群体动态结构丰产片,塑造典型,组织棉农观摩、交流、学习,增加对棉花生产的感性认识,引导广大棉农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3.2强化技术服务

近年来,部分地区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炭疽病、立枯病、以及枯黄萎病防治不力,棉田三沟不达标、不筑棉田条高垄等。一旦遇到病害大发生年景或自然灾害严重的年景,植株因病因涝致死,造成密度更加不足。因此,农业技术部门要在棉花生育关键时期,经常踏田指导,帮助广大棉农做好棉花管理的各环节工作,降低因病因涝的损失。

3.3科学确定密度

3.3.1合理种植组合。近年来,随着抗虫杂交棉的推广,种植组合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株行距配置不合理,行距过小、株距过大,下部分隐蔽重,烂桃增多。因此,一定要走扩行缩株技术路线,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环境,同时减少宽窄行种植,扩大行距种植面积,为棉田立体种植提供有利空间。生产实践证明,一般杂交棉行距控制在110cm以内,株距控制在35cm以内较为合理。

3.3.2密切关注天气。近年来,阜宁县棉花生产季节经常出现灾害性天气,2003~2009年7年中出现6个灾年,导致棉花产量明显低于常年。因此,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对年度气候的预测,根据预测适当调整种植密度,逆境年份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保持产量的稳定性。

3.3.3根据品种特点确定密度。根据棉花品种的株型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对于大株型、单株结铃性强、果枝较平展的品种密度可小些,小株型的则适当大些。但也要考虑到品种的纤维特性、纤维品质对密度的敏感程度。敏感品种一定要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对于大株型的抗虫杂交棉品种,种植密度要适当小些,保持在3.00万株/hm2左右;对于株型相对较紧凑的品种,密度应适当大些,保持在3.75~4.20万株/hm2。同时地力、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应适当稀植,地力、水肥条件差的应密些。对于立体种植的棉田,要整体考虑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3.4实行配套栽培技术

3.4.1选择良种,培育壮苗。选择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湘杂棉三号、中棉47号等优良品种。努力实现适期早播,阜宁县最佳播期在3月底至清明前,不能适期早播的要在清明后及早抢种。坚持促早栽培,普及双膜育苗,坚持合理炼苗,做到苗不离床、膜不离床。早茬口移栽期把握在5月上中旬,选用90~100cm宽的除草微膜,精细整地,趁墒机械覆膜,在地膜上开塘移栽,株距23.3~26.7cm。采用地膜移栽技术,使有效开花结铃高峰期提前,延长盛花期。对于栽培水平较高的中晚茬口棉田,5月底要移栽结束,有效利用有限积温和土壤水分,争取保苗与高产。

3.4.2肥调结合,搭足架子。施肥采取一基二追一补,总施纯氮270~300kg/hm2。结合冬春棉幅灭茬耕翻,施有机肥30 t/hm2培肥地力,并增加前茬秸秆还田数量,基肥在移栽(或直播下种)时施用,用棉花专用包膜肥600~750kg/hm2,在7月上旬末和下旬中分2次重施花铃肥,分别施纯氮70 kg/hm2和110kg/hm2。根据苗情于8月中下旬用1%尿素液于傍晚叶面喷施,5d喷1次。化调要掌握早调、轻调、勤调的原则,初蕾前就要对旺长田块进行化控,对瘦苗、弱苗、病苗等叶面喷施生化制剂;初蕾期用保铃素1 000mL/hm2调节生长,盛花期用助壮素45g/hm2+保铃素1 500mL/hm2塑造株型,减少脱落。打顶后5~7d用助壮素75g/hm2化学封顶,可减少赘芽发生,节省清理用工。

3.4.3综合治理,减少损失。做好棉幅冬耕冻土、春翻晒土工作,拾净田间病残株体,压低病虫基数。苗期采用撒施毒土的办法,控制蚜虫、地老虎、红蜘蛛、盲蝽象等虫害;对3~4代棉铃虫,加强预测预报和统防统治,不打保险药,不随意配药和随意加大药量,严格按照病虫测报适期用药,与补肥、化调结合进行。第1遍花铃肥追施时,做好揭膜、松土、条高垄工作,防灾抗灾,延长根系功能。全生育期要求整枝2次,第1次于现蕾后公枝达2片真叶时,第2次于小行封行第2遍花铃肥追施后。

4参考文献

[1] 王红献,刘志坚,房中耀,等.邓州市2007年棉花新品种展示总结[J].种业导刊,2008(1):23.

[2] 蔡立旺,潘群斌,陈建平,等.江苏省棉花育种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4):21-23,

[3] 赵金仓,南殿杰.麦后棉花育苗移栽工程化栽培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3):82-87.

[4] 张萼,陈建平,王海洋.栽培因子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7-18.

[5] 袁文先,张东勤,郭志华,等.郸城县棉花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6(3):55-56.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棉花对策
棉花是花吗?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雪白的棉花堡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