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买国货”对中国是饮鸩止渴

2009-06-16

环球时报 2009-06-16
关键词:保护主义国货保护措施

4万亿刺激方案是否应优先购买国货引起了一场争论。政府投入中适当照顾国货是国际惯例,尤其是在面临经济下滑的危险时。但是,如果让“只买国货”的声音成为主流,对目前正在快速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金融危机爆发后,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在全球迅速扩散。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调查,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各成员国共推出211项贸易保护措施。

另据统计,今年1月到4月,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案件同比上升26.7%。据澳大利亚媒体15日报道,该国新南威尔士州刚出台法令,要求在价值40亿澳元的政府采购预算中只能买本土产品,特别指明不能买“中国制造”。

国外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举措激起了中国网民的强烈反应。中国也出现了优先购买国货的呼吁,并赢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

从表面看,推动民众和政府优先购买国货,确实能直接消化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而且,国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歧视的现实也让这种呼吁更容易获得认可。但从长远看,带有贸易保护色彩的做法必然会引发其他国家发动针对性的贸易战,给它们抵制中国货提供充足的借口。

美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推行贸易保护措施,引发国际贸易大战,最终伤害了自己的例子,就是个沉痛教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贸易自由化以及全球化中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尤其是在眼下这场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制造”更是首当其冲地成为一些国家封堵的目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民众有一些情绪可以理解,但是,从中国民族产业的长远利益着想,我们应谨慎处理“优先买国货”的呼吁,避免民间不理智情绪干扰国家的贸易政策。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一直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推动者。在新兴国家中,中国的市场开放程度算得上是最高的。金融危机之际,中国向海外派出了多个采购团,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作出了表率,同时也在国际社会中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一个要想走在全球前列的国家,必然是一个热情拥抱自由贸易的国家。中国今后的崛起之路,同样要依赖自由贸易。国内市场再大,也不可能独自承载中国的复兴梦想。从现代历史上看,一个大国的上升期基本上都会推动全球自由贸易,中国也不能例外。

美国达拉斯储备银行总裁菲舍尔曾将贸易保护主义比喻成“犹如注射一针迷幻药,只能让人产生暂短虚幻的快乐感,结果是经济上的死路一条!”拒绝这个诱惑,既需要战略眼光,更需要勇气。▲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国货保护措施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国货之光
保护措施
诌议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基于区域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