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邱继宝:破解“飞跃”生死迷局

2009-06-15MichaelBristow

中国经贸聚焦 2009年4期

Michael Bristow

3月的全国“两会”上,不久前还因资金链断裂深陷困境的中国第一大缝纫机企业——飞跃集团已然浴火重生;掌门人邱继宝无愧“国宝”美誉。

10个月前,中国第一大缝纫机企业——浙江台州飞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飞跃集团”)申请破产事件,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最早反映中国大型民企遭遇生存危机的标志性事件之一;2009年3月全国“两会”上,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作为重组后的“新飞跃”(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掌门人再次亮相,已然给飞跃集团标注了在金融危机中重生的“样本”意义。

“飞跃”重组,转“危”为“机”

2008年3月底,中国缝纫机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之一的飞跃集团自曝陷入财务危机——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美国次贷风波以及自身管理缺陷等因素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不但登门讨债的“债主”络绎不绝,企业的银行账号、不动产也被法院冻结查封;2008年5月,坊间传出飞跃集团已经申请破产。

飞跃集团5000多名员工能否保住就业?飞跃集团身后的近千家配套厂商能否保住饭碗?为飞跃集团提供贷款担保的企业能否保住稳定?⋯⋯飞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邱继宝直言:“那些日子,我是忍辱负重。”

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品牌,更不想让自己的员工失业下岗。在后来的10个月里,邱继宝在接受外界帮助的同时,依靠企业党组织,积极实行转产和处置变现名下资产,以化解公司深重的财务危机。“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在债主骂声最多的时候,邱继宝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顽强地坚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以及当地企业抱团互助的作用功不可没。

2009年1月13日,飞跃集团成功实现缝纫机业务的重组。由当地7家企业共同发起的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飞跃”)注册成立。重组过后,飞跃集团将失去其缝制设备业务的控股地位,新飞跃的最大股东变成星星集团有限公司——一家经营家用电器、制冷设备、光电子产品和卫生洁具制造等产品的综合类集团企业;邱继宝仍担任新飞跃的董事长。

目前,新飞跃运行良好,接获的订单已经超过了2008年同期飞跃集团的订单数。邱继宝清醒地说:“今年的出口形势还是很严峻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飞跃集团已实现转“危”为“机”。

今后的“新飞跃”将致力于发展再生资源、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环保、高科技产业。今年1-2月,再生资源产业已经实现销售近2亿元。邱继宝对于股权的认识也有了更高的体会,“一股独大”不科学,自己以前也不愿意出让股权,现在想明白了,只有规范的管理和科学的制衡,才能充分地释放企业的品牌价值。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说,不管金融危机如何演化,化解飞跃集团财务危机的实践再一次说明,企业家的胸怀与远见,是当前应对危机的制胜“法宝”,重组整合、做大做强,是企业共克时艰的必由之路。

政府施援手,注资9500万

2008年4月初,在得知飞跃集团的处境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时度势,果断出手,拯救飞跃——椒江区和台州市在第一时间为飞跃集团注入9500万元财政借款,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同时,召集飞跃集团各家债权银行开会协调,使各家银行达成了“不压贷、不抽资、不起诉”的协议。

“非常时期的危机应对,必须要有党委和政府的强力介入。”椒江区委书记王建平说,保飞跃集团不但是为保住“飞跃”这块来之不易的民族企业品牌,更是为保住飞跃集团的配套厂商、担保企业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后几个月,椒江区和台州市中院与飞跃集团各位债权人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谈判,促使原被告达成了分期归还借款的债务处置办法,使法院得以依法解除冻结查封措施,将飞跃集团从危机的悬崖边缘拉了回来。重创之下的飞跃集团,“尽管2008年产能大幅萎缩,但依然实现进出口9123万美元,其中缝纫机出口4700万美元,出口额继续保持全行业领先。”

在资金链困局显现后,飞跃集团一直在谋求合适的重组方,但市场的反应却颇为冷淡。经过大半年的反复,新飞跃重组方案最终落定。重组后的新飞跃注册资本3.16亿元,由浙江台州7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将接管飞跃集团的全部缝制设备业务。7家企业是,星星集团有限公司、飞跃集团有限公司、台州市椒江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钱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其持股比例分别为31.65%、30.38%、14.24%、9.49%、6.33%、

4.75%、3.16%。

重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明显。台州市政府曾多次发文或发表言论表示,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高度关注飞跃集团,会想方设法帮助其渡过难关。因此,此次重组,除了台州市椒江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及由其管理的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资产直接参与了重组外,来自当地同行业中的两家领军企业——中捷股份与新杰克公司在“小范围内”也参与了重组;资金来源层面,除了飞跃集团以机器设备作价出资3563.62万元,以专利技术作价出资6036.38万元外,其余6家企业入股都以现金购买。

但飞跃集团与新飞跃之间的债务关系尚未明确。根据坊间传闻,飞跃集团于银行的欠款高达17亿元之多,这还不包括飞跃集团向“民间”借贷总额达数亿元的高利息贷款。到目前为止其他6家重组企业注入的2亿多元资金显然只能为新飞跃的运营提供短期的现金流运转支持。

据透露,新飞跃的经营架构仍在搭建,内部人事、管理体系、业务定位仍在商讨中,尤其在人事关系上,新飞跃的董事会,拟由9名董事组成,设董事长1人,可选举副董事长;设总经理1名和副总经理若干;设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设财务总监1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而飞跃集团员工去向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有三大可能:一个是离开飞跃;一个是留在飞跃;另一个则是进入重组后的新飞跃。

目前,除了确定邱继宝担任董事长外,总经理一职也确定由从业多年的“非飞跃集团”人士卜伟平担任,而这体现了“股权社会化、运作规范化、团队专业化”的特点。也反映出新飞跃与过去飞跃集团的不同——邱继宝过去的个人影响力将大大降低。新飞跃未来的发展战略也将有所调整。据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参与重组的企业中,中捷、新杰克与飞跃存在着部分竞争的关系,以及这两家企业相互之间也存在竞争的关系,继承了飞跃全部缝制设备业务的新飞跃未来将可能调整市场战略和产品结构,以便与这两家参与重组的企业更为“互补”,形成“合力”。

民营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上世纪80年代初,邱继宝先后在两家企业学会了做零件、开模具等手艺;1981年下半年,他的第一个厂“椒江市水陡电器仪表厂”成立。许多媒体报道称,邱是“租下大队的三间旧房”,用当鞋匠挣来的积蓄以及贷款300元办起来的。后来这间小厂找到了生产缝纫机机壳的业务,得以生存并发展起来。

1994年,邱继宝将公司更名为“飞跃缝纫机集团公司”(飞跃集团前身)。经过15年的经营,逐步发展成为了资产数十亿元的大型现代化民营跨国企业集团,形成了从产品研发到整机、模具和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完备体系;几乎囊括了缝纫机领域所有的产品类型,年产各类缝制设备500多万台,60%的产品成功打入了欧、美、日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占世界总产量的50%,占国内的70%,为中国缝纫机行业在世界争得了一席之地。“飞跃”也由此成为了浙江乃至中国民营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至今许多人都还记得,邱继宝当初为了见外商,背着缝纫机翻过围墙闯广交会;企业取得成功后,拥有亿万资产的他仍居住在公司十几平方米光线不足的仓库阁楼里,因为“从家到办公室只有3分钟的路”,方便管理;后来,又响应政府号召,积极进行企业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从当初卖一台缝纫机挣不到一包香烟钱,到后来创下1000多美元一台的销售纪录。邱继宝心中很亮堂,“飞跃集团的目标就是要把缝纫机的重量降为5公斤,但价格要涨100美元。”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4月初,某银行宁波分行在向飞跃集团收回一笔3000万元贷款后,决定不再续贷。这一“意外”抽贷,顿时引发连锁反应——其他银行和民间债权人闻风而起,催贷、逼债纷至沓来,原本因为过度扩张已经紧绷的飞跃集团资金链终于断裂。在随后地方政府派驻的清查小组调查确认,飞跃集团负债总额保守估计在30多亿元,其中银行贷款约17亿元。

事实上,资金链断裂只是飞跃集团财政危机的表面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日益完善和严格的执法环境⋯⋯所有这些,都成为压在已经“吹得很大”的飞跃集团身上的根根稻草。尤其是作为过度倚重出口的飞跃集团——产品出口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发达国家的比重超过50%——单一的出口盈利模式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必定“很容易受伤”。

资金链出现问题后,邱继宝曾向政府提出了“申请破产”,“此举是要求得到政府出手帮助。”据分析,飞跃集团倒下,不仅仅是邱继宝个人时代的终结,更可能引发一个灾难:银行近20亿元的贷款将可能成为坏账,造成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风险可能转嫁到与其有互保关系的公司”,引发大量民间信贷机构和个人借贷者的骨牌效应,演变成区域的经济风险;飞跃集团所在的椒江区下陈街道,是中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之一,共有缝纫机整机生产企业40多家,零配件生产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如果飞跃集团倒下,整个行业区域经济都会受到影响;飞跃集团上下游上百家的零件供应企业和配套企业,有的企业甚至“供货这几年的全部利润都在这账款上”,从此付诸东流;而作为地方性的龙头企业,飞跃集团更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有着某种密切的、甚至是一损俱损的关联。

“标杆”身份的明星效应

一家民营企业,能得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得益于飞跃集团或者说邱继宝特殊的“标杆”身份,一个被树立起来的“民企神话”。

上世纪90年代,浙江台州的邱继宝白手起家、以缝纫机制造走向世界的事迹开始被中国各大媒体关注;2000年12月,时任中国总理的朱基到飞跃集团考察,邱得到了其赞为“国宝”的美誉;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邱成为首批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的民营企业家;2008年,邱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飞跃集团和邱继宝迅速成为一个神话。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特殊化待遇。以土地征用为例,飞跃集团土地之多在台州是出了名的。从台州市椒江区的中心地带驱车十几分钟,沿着机场中路前行不久,就可以看到醒目的“飞跃工业城”的指示路牌。

2001年,邱继宝决定在下陈街道(前身为下陈镇)的机场路和洪三路交叉口建设飞跃工业城,“占地面积达3000亩”。计划分为三大区块:一号区块,飞跃机电一体化工业园(飞跃工业城一期),面积545亩,主要建设飞跃办公大楼、科研园区和标准厂房;二号区块,飞跃小区,面积300亩,是一个商贸型的居住小区,用于安置涉及拆迁村民;三号区块,即飞跃花园,面积460亩,“用来房地产开发,以此来弥补征地费用、拆迁补偿、村民安置点建设等资金,实现政府零投入建设飞跃工业城”。整个计划涉及到5个村2000多村民的拆迁安置。

为此,政府专门成立了国有独资的台州市椒江飞跃工业城开发有限公司。2001-2003年,飞跃集团多次以“技术改造”和“工业城一期”等项目再申请征地,到飞跃工业城一期建成投产时,占地已达600亩。目前飞跃工业城二号区块、三号区块尚未开发完成。

在飞跃集团的“土地史”上,大多土地均以无偿划拨或是行价40%的出让金交付使用,这些“低成本”土地,加上大量土地带来的银行贷款,给了邱继宝扩张的底气。

此后,邱开始不断向上下游及周边产业扩张、在各地设立分公司:集团下近10家子公司以他本人为法定代表人,还有18家海外分公司,22家国内销售公司;同时,向各个产业延伸,机械、电子、纺织等行业,邱继宝及亲友拥有的公司难以统计。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时,邱继宝还在天津、山东等地亦有所投资。短短几年间,飞跃集团作为邱继宝庞大“飞跃系”的核心,注册资本已经从最初的500万元达到2.58亿元(邱继宝拥有93%的股权,其妻阮云兰拥有7%股权)。

飞跃集团庞大的扩张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在浙江台州,当地企业之间有相互借贷、相互担保的习惯。而飞跃集团就存在许多这类互保贷款,而且是在政府或者是银行的安排下,进行“拉郎配”的无抵押“等额互相担保”。在飞跃集团的互保公司名单上,台州工业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和第三的钱江集团和星星集团赫然在列。

“扩张-融资-再扩张-再融资”,企业规模如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但“等你产出的时候,就觉得费用这么大”。邱继宝事后曾做如此总结,“我太相信规模经济、园区建设、先进装备、新型工业化、国际化万岁、出口万岁。”

就在飞跃集团危机四起时,政府的“有形之手”和飞跃集团大量的土地储备起到了关键作用。据透露,台州市有关部门已同意将飞跃集团名下一块土地的性质由“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形成更高的抵押资产价值,用于银行贷款。而在浙江,地方政府为了协调资金链断裂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已非第一次这样操作。

浴火重生的样本意义

按照邱继宝的说法,飞跃集团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发现资金困难的。但出现资金链断裂,“主要是由于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过大,战线过长,回报期还没到就已迎来了‘寒冬。”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国际市场衰退造成了飞跃集团的巨额负债,“纺织轻纺一出现困难,马上影响到我们装备行业。到年底就收不到钱,机器都拿不回来。”起因则是2008年4月一些银行的意外抽贷及民间债权人的起诉。

台州当地人士却普遍认为飞跃集团的危机,固然有诸多外部因素,但“从内部来讲,是一种管理上的问题,包括股权结构的问题。如果一股独大,跟国有企业有什么差别。没有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决策机制上就有问题。”

邱继宝头上的光环,令其在政府和民间之间左右逢源,更扩大了企业隐藏的弊端。以飞跃集团的资金链来说,其所欠的巨额银行贷款,各大国有银行均有涉及,并以其主办行——农行台州分行数额最大;一些在台州没有设立分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向飞跃提供异地贷款。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均在其列,其中以广东发展银行所贷数目最大,累计金额估计超过3亿元。

此外,飞跃集团大量向民间举债,而且均是“高利贷”——短期月利率约为5分(即年利率60%),高时则接近1厘。信贷资主要本来自金华、永康等地,且资金量巨大。能弄到这么多钱,一位民间金融界人士道出原委,“向我们周转的总是碰到困难的企业,邱继宝毕竟做得那么大,又有政府保它。”

市场方面,重组后的新发飞跃无疑要从国内市场的开拓、增加国内份额和提高企业国际地位、改善出口环境两方面进行战略调整。“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尤其是家用电脑缝纫机。”邱继宝指出,这是飞跃的优势所在,“尽管把这个市场推上去还有个过程,但将实现飞跃的二次飞跃。”

此外,“尽快提高中国认证的国际地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首先,大力推进认证的国际多边承认协议战略。推动职能部门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发挥国与国(地区)之间的协调作用。争取能逐步彼此承认各有关机关的检验、检疫证书,从而克服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成本,便利出口。

其次,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有关规定。对于那些具有明显歧视性的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及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妥善解决。

最后,构建中国的技术性标准。应参照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标准体系。防止发达国家利用加工贸易和投资向中国转移高污染产业,并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

全球富豪大缩水

“富豪们以往大多很成功,所以一旦蒙受庞大损失时,有时会不知所措,他们未试过在低潮时逆境求生。”

华尔街遭遇的金融风暴不仅让美国人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全球亿万富豪也未能摆脱这场金融海啸。这些顶级大富翁少则损失千万美元,多则上亿,甚至上百亿美元。

据今年3月11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9年度全球富豪榜,印度富豪安尼尔·安巴尼成为过去一年里财富缩水最严重的富豪。他的财富在过去一年减少了319亿美元。

一年的时间里财富锐减319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他的资产每天蒸发近1亿美元,每小时减少417万美元,每分钟缩水6.9万美元,每秒钟损失1157美元。

安巴尼可能会因此“荣膺”美国历史上单年最大账面损失榜冠军。

就算回溯历史,也很难找到个人财富损失规模能与安巴尼相提并论的。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财富损失近半,总计10亿美元左右。但这可是在数年之内损失的,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以1930年美元价值计算,这个数字需要乘以14倍左右),这点损失与安巴尼比起来仍是相形见绌。

尽管财富蒸发了319亿美元,但安巴尼仍然坐拥101亿美元资产,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34位。

金融危机之下万亿财富灰飞烟灭

在今年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以400亿美元的身家超过“股神”沃伦·巴菲特,再次荣登榜首,但令盖茨尴尬的是他能夺回首富宝座并非因为他在过去一年里比别人赚得多,而是因为他比别人亏得少。

尽管如此,《福布斯》的数据显示,盖茨去年仍损失180亿美元。巴菲特因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过去12个月狂跌近50%,个人资产锐减250亿至370亿美元,位列第二。排名紧随其后的是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个人资产由600亿美元跌至350亿美元。富豪榜三甲去年共损失680亿美元。

《福布斯》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从财富规模上看,截至2月13日,上榜富豪的净资产总额由去年的4.4万亿美元下降至2.4万亿美元,减少近一半。

《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上榜门槛是个人资产不低于10亿美元。从人数上看,去年1125名富豪中有373人今年从名单中消失,其中355人因资产总额“不达标”落榜,另有18人去世。

“这是2003年以来富豪数量首次减少,而且下榜人数之多以前从未有过。”《福布斯》高级编辑路易莎·卡罗尔说,“实在找不到可喜之处。除非你窃喜,世界上最成功富有的人在全球经济颓势下也不比我们高明多少。”

《福布斯》总编辑兼首席执行官斯蒂夫·福布斯说,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没有哪个国家、哪个行业得以幸免。今年跌出富豪榜的373人中,既有美国国际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花旗集团前董事长桑迪·韦尔,也有社交网站“脸谱”创始人马克·朱克伯格。

从地域上看,俄罗斯、印度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今年遭受冲击最严重的地方,许多富豪在榜单中名次暴跌,甚至“名落孙山”。

“印度遭受重创,”卡罗尔说,印度上榜富豪人数由去年的53人减少到24人。除1人外,其余23人去年资产都有所减少。去年印度人占据富豪榜前10位中的4位,今年只剩2位。

俄罗斯今年有55人不再属于“10亿美元级富豪俱乐部”,上榜富豪的总资产也从去年的4714亿美元降至1021亿美元。

在众多俄罗斯富豪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当推前首富奥列格·杰里帕斯卡。这位铝业巨头去年曾以280亿美元资产雄踞《福布斯》富豪榜第九位,并创造了一年内财富增长147亿美元的神话。如今,他的资产只剩下35亿美元,全球排名也跌落至第164位。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杰里帕斯卡的公司债台高筑,至今仍在生死边缘挣扎。他旗下的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贷款高达140亿美元,嘎斯集团也有450亿卢布的债务。据消息人士透露,杰里帕斯卡控股的基本元素公司的总债务在250亿-280亿美元之间。

相对其他俄罗斯富豪的大起大落,切尔西足球俱乐部老板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多年来一直稳居俄巨富榜前列。虽然他的资产也从去年的235亿美元减少至85亿美元,但仍然足以捍卫他全俄第二大富豪的地位。熟悉阿布拉莫维奇的人说,他对投资股票较为谨慎,投入股市的资金并不多。

在中东,“富豪盛产地”土耳其的富豪人数由35人减少至13人。

同时,据总部设在阿联酋迪拜的《阿拉伯商业》杂志报道,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阿拉伯的巴菲特”美誉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的个人财产缩水40亿美元。《阿拉伯商业》报道,截至去年12月2日,塔拉勒的个人净资产为170亿美元,相比2007年同期的210亿美元已减少40亿美元。该杂志称,以上数据是通过对王子财产直接评估和对他本人的采访所得。

在英国,富豪们的资产蒸发情况也相当严重。英国《泰晤士报》最近援引分析师的观点称,英国境内最有钱的1000名富豪去年4月份的财富总值为4128亿英镑,到今年4月前将至少缩水三分之一。

英国《每日快报》称,截至去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投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已经因金融危机的影响损失了将近3700万英镑。去年4月,女王的资产为3.2亿英镑,其中包括投资证券组合的1亿英镑——由于近来伦敦股市大幅度缩水,导致女王的这部分投资损失了37%。为此,伊丽莎白二世已决定,当她不在王宫居住时,游客可在专业导游的引领下游览观赏白金汉宫花园,以便从中获得维修基金。

全球富豪榜中排名前20位的富豪只有1人没有损失钱财,他就是美国纽约市最富有公民——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福布斯》说,由于布隆伯格创办的彭博新闻社重新接受评估,他的个人资产从115亿美元增至160亿美元,排名也由65位上升到17位。

另一名成功逆市而上的富豪是日本折扣零售商优衣库首席执行官柳井正。他的个人资产由36亿美元增至60亿美元,从296位跃升至76位。

《福布斯》高级编辑马修·米勒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果富豪仅失去个人资产的20%,即可视为运作相对不错,比如沃尔玛超市连锁公司创始者沃尔顿家族。这一家族4名成员均位列榜单前20名。“他们每人损失了50亿美元,但沃尔玛股价并未像其他股票一样一泻千里,”米勒说。

《福布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福布斯说,虽然很少有人为富豪们陷入困境而流下同情的眼泪,但他们财富缩水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富豪们虽不必为下一顿饭担心,但如果他们财富减少,又没有新富豪产生,这意味着其他人也没好日子过。”

过不了心理关亿万富豪相继自杀

随着身家的大幅缩水,很多富豪过不了心理这一关,甚至有不少人选择了轻生。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企业家每每以业务表现来计算其生命的得分。”一场金融海啸,令不少富豪身家缩水,有些人过不了风光难再的心理关口,既输掉业务,也赔上性命,欧美近月至少有4位亿万富豪级企业掌舵人自杀。继德国亿万富豪默克勒今年1月6日因投资失利而走上绝路后,美国芝加哥的地产大亨古德亦被发现在市郊一片树林中开枪自杀身亡。”

芝加哥警方说,古德死于自己的红色房车中,身上有自杀的枪伤,目前未知其自杀动机,未有证据证明自杀与工作有关。

52岁的古德是谢尔登·古德国际拍卖公司的董事长,身家超过95亿美元。

就在古德自杀后几小时,德国排名第五的富豪默克勒不堪金融危机和投资失利的双重打击,奔向行驶中的火车自杀死亡。按照其家人说法,投资失手和金融危机是默克勒选择自杀的原因。74岁的默克勒去年沽空福士汽车公司股票失手,损失超过5亿美元。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带来的公司市值缩水、所持股票价值下跌和债务日益增多更让默克勒喘不过气来。一些消息人士说,默克勒家族旗下企业集团背负债务大约在40亿到70亿美元。为避免企业倒台,默克勒先前已向几十家银行申请紧急贷款和延期还债。

1月19日,爱尔兰地产界千万富豪帕特里克·罗卡亦在家中饮弹自尽,有推测称罗卡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个人财富缩水而自杀的。

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20日报道称,有人认为罗卡自杀的原因是他在盎格鲁爱尔兰银行的大笔资金“流失”,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在罗卡自杀前刚被爱尔兰政府收归国有。这位41岁的房产大亨在英国的房地产市场收获颇丰,媒体预测他的个人资产在2007年时达4.62亿英镑。

美国自杀学协会总监伯曼表示:“富豪们以往大多很成功,所以一旦蒙受庞大损失时,有时会不知所措,他们未试过在低潮时逆境求生。”

香港《文汇报》说,过往的金融风暴,也曾导致一些投资亏损的小股民或中小企商人一时想不通,踏上不归路,但较少见的是像今次的金融海啸,有跻身全球百大富豪榜的超级富豪自寻短见。

全球金融危机上演“异形2”

美股道琼斯指数跌破7000点关口、东欧出现“经济剧变”,全球金融危机怪兽再掀狂澜。

经过近一年的联合救市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依然严峻。近日,纽约道琼斯指数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跌破7000点关口;东欧经济也再生剧变,匈牙利、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各国因债务问题引发剧烈经济动荡。

“金融危机第二波”

还是“后次贷危机”

国际金融巨头们正出现越救越亏的局面:继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2008年暴亏之后,美国国际集团(AIG)2008年第

四季度亏损617亿美元、花旗银行亏损321亿美元、美林公司亏损158.4亿美元;美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也出现了17年来首次季度亏损;1月13日,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务企业花旗集团宣布重组⋯⋯

为了减少银行资产负债率,西方国家银行正陆续从海外收回投资、停止新增贷款等,从而导致过度依赖外债的东欧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国内货币加速贬值,赤字激增,股市暴跌。“东欧信贷违约风险加大,一旦东欧信贷违约,债务就会传导到西欧国家,造成西欧坏账率上升。东欧金融形势恶化势必威胁到整个欧洲,并将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认为,随着实体经济进入衰退,各类债券的违约率将大幅提高,而受冲击的主要对象正是以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为代表的美国商业银行体系。而“银行贷款违约率上升,最后导致全球银行系统的崩溃”,宋鸿兵认为正是“金融危机第二波”的明显特征。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此却持另外观点:金融危机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过程至今就没停过。由于世界经济处正在“硬着陆”,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资产价格不断下降,连锁影响到了东欧国家的巨额债务引发金融危机。这不过是“后次贷危机时期”各经济体内在矛盾的激化。

那么,由债务问题引发的东欧金融动荡能否和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第二、第三波相提并论呢?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为导火索,导致泰铢急速贬值、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并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其间国际投机客转战香港、韩国,将危机从汇市扩大到整个金融市场。199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不力,印度尼西亚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日本经济也遭到重创,最终演变成为席卷全亚洲的金融危机。此后,国际游资继续兴风作浪,恒生指数暴跌,引发了欧美主要国家股市、汇市的剧烈波动,亚洲金融危机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动荡。

由此可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演进阶段主要源于汇市动荡而引起的危机的进一步蔓延。而东欧的债务危机也许不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原因在于:欧盟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洲中央银行计划或者已经注入巨资对东欧经济进行援助。此外,东欧各国所在的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也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有效减弱东欧经济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东欧债务危机祸起“三高”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晓光指出,危机前的东欧各国,一直是国际资本的“宠儿”,2007年全球投资于新兴市场的7800亿美元中有3650亿美元流向了东欧。东欧各国由此出现了高度依赖外债的“三高”特征:高投资、高负债、高消费。

据欧盟的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东欧各国外债总额超过1.54万亿美元,仅今年东欧银行就面临4000亿美元还款或再融资压力。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2008年东欧各国的外债占GDP的比率都高于50%。而亚洲金融危机时,问题最严重的泰国,其净海外负债占GDP的比率也不到50%。

高外债导致了东欧各国赤字不断增加,外汇储备规模小,经济的自救能力非常差。此外,从债务结构上看,东欧国家短期债务比率过高。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东欧国家总债务为1.7万亿美元,其中今年到期需要再融资的债务约4000亿美元。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数据,2007年商业银行对新兴经济的净贷款为4100亿美元,2008年则降到670亿美元,预计2009年将逆转为流出610亿美元。当年促成东欧经济飞速发展的外资,如今的抽离则加剧了东欧经济的急速下行。“不排除未来东欧有一两个国家发生金融体系崩溃、国家‘赖债、经济停顿等严重的现象。”

外汇储备不多,贸易逆差规模庞大是东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另一隐患。据统计,东欧国家贸易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从2000年的2%升至2007年的9%,一些波罗的海国家更是高达18.5%。随着外部需求,尤其是来自西欧的需求急剧萎缩,支撑东欧经济增长的出口受到沉重打击。

目前,东欧各国的债务危机已经直接导致本国货币暴跌,各项经济指标放缓等经济动荡。以工业生产总值为例,匈牙利2008年12月份下降23.3%,俄罗斯今年1月份下降了16%。而自2008年夏天以来,东欧各国货币均出现了15%-30%的贬值。令东欧各国陷入了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东欧各国政府要抬高本币利率,避免外资出逃,缓解贬值压力;另一方面,又得考虑通过降息来刺激本国经济。

与此同时,瑞士、奥地利等主要的欧洲银行债权国(约占91%左右)则面临违约风险,并很有可能触发西欧银行业债务违约的新危机。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一些西欧国家尤其是奥地利,在该地区投放了大量贷款,将会强烈感受到东欧经济恶化所造成的影响。奥地利银行和瑞士的银行在该地区的放贷量分别相当于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20%。因此,东欧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一旦出现信贷违约的情况,很可能会把东欧危机迅速传导至整个欧洲。

由于东欧各国政府很难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西欧国家需要提供3000亿-4000亿美元的资金,才能使得东欧国家的情况得到实际缓解,但这也比较难。有分析人士认为,东欧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欧洲的“次贷危机”的发源地。

全球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化”

东欧各国的债务危机除祸起西方经济体为解决各自流动性稀缺,降低资产负债率而“釜底抽薪”的直接原因外,其实,更在过去一年里全球大力推进的银行体系“去杠杆化”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所谓的“去杠杆化”,就是银行业消除因为信贷扩张而引起的信贷泡沫。这导致了银行资产价格下降,对已经陷入衰退深渊的西方各国经济雪上加霜。而这一“刮骨疗毒”的举措又势在必行,不得不为之。

在“去杠杆化”方面,欧洲银行将遇到更多挑战。首先,欧洲的银行杠杆化比例比美国的银行高。“次贷危机”爆发时,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等美国金融机构的平均杠杆率约为35倍,而欧洲国家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汇丰、法兴等金融机构的平均杠杆率为55倍;其次,从各银行的拨备情况来看,目前美国银行业进行了8200亿美元拨备,而欧洲银行业则不到3600亿美元;最后,欧洲中央银行的反应比较慢。2008年中期,在全球流动性紧缺的情况下,欧洲央行竟还加了一次息。此外,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很难通过银行传导到实体经济,财政政策变得非常必要。而欧洲各国难以有统一的财政政策,使得经济救助的效果会更加迟缓。

渣打银行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指出,未来全球经济都将面临去杠杆化等问题。“全球银行体系的‘去杠杆化可能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趋于稳定。而债务结构中,家庭消费领域的‘去杠杆化可能需要更长甚至10年的时间。”

此外,欧洲金融体系已经岌岌可危。一是欧洲银行系统的问题资产总额将极为庞大。最近英国《每日电讯报》爆料,欧洲财长们在讨论拯救银行系统的17页秘密文件中称:“欧盟估计欧洲银行系统问题资产总额可能高达欧洲银行资产负债表的44%⋯⋯总金额高达16.3万亿英镑(约为25万亿美元)。”该报道在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该信息的网络新闻很快被删除并修改为:“估算拯救计划所造成的总资产冲销额将相当惊人,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占成员国GDP的相对值。”

由此可见,一旦欧洲银行的主要贷款地东欧市场面临垮塌风险,产生的雪崩效应,规模将无异于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总额为2000亿美元的东欧国家外债中很大一部分借入的是瑞士法郎,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瑞士法郎债务高达6750亿美元。在波兰、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瑞士法郎甚至成为最重要的外币,被称为东欧的“美元”。现在,瑞士银行已经不得不发行大量美元债券为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融资。

此外,美联储自2008年11月以来创造的货币发行纪录也不能不令人心惊胆战。历史上,美联储用95年(1913-2008)时间将基础货币量做到7500亿美元,但现任美联储主席、“直升机上的伯南克”仅用2个月时间就办完了,创造了世界史上最快的印钞纪录。美国的基础货币也由此翻了一番,接近1.9万亿美元,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也超过2.5万亿美元。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去杠杆化”曾经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很多人士预期世界会否将呈现长期的通货紧缩。但在2009年以及今后,“去杠杆化”一个可能的风险是整个价格体系的剧烈反转,一场恶性通胀可能即在不远的前方。

针对现如今各国联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却越救越亏的局面,是否表明现在的救市举措可能没有找到“速效药”,或者根本“药不对症”?抑或是华尔街引以为豪的“金融创新”几十年以后,国际银行业的“去杠杆化”过程必定是异常痛苦也格外艰难?

新的危机爆发点将不断出现

东欧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在各国政府大力度救市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刚刚上台,新的巨额刺激经济方案刚刚实施,而美国股市仍然出现剧烈暴跌,美国经济全面恶化。这是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异形”已经远非政府所能救助,也远非在短期就能走出困境?

2008年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2009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调低到2.2%;今年1月,事隔仅两个月,就大幅降至0.5%;而到了2月底,又进一步调整为零增长,这不但表明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也表明国际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的把握能力与驾驭能力极其有限。

根据美国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美国次优贷款的危机已经开始爆发,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次优贷款的总规模为9000亿美元,不良贷款的规模为6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次贷不良贷款的总水平。如果再把美国金融的高杠杆化与金融创新的因素考虑进来,那么次优危机的损失就会更大也更严重。

信用卡危机也已经出现,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贷款也都不风平浪静。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就曾发出警告,由实体经济衰退带来的工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违约率会飙升,未来还会有众多中小银行破产、众多保险公司遭受严重损失。

目前,欧美国家也许再不会允许任何一个大型金融机构“倒下”。但“救火”的成本又太大——要么巨资救助,这令本来就已经囊中羞涩的各国政府更捉襟见肘;要么国有化,以美国为例,如果美国商业银行体系被国有化,巨额负债将会导致美国整体国家债务达到20万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不愿意银行国有化,债权人和储户的利益又得不到保证。无论如何取舍,都将引起民众对未来美国证券体系的不信任和市场的悲观预期。

新的危机爆发源还将不断出现。有分析称,由于金融危机在美国等过度消费型国家相继发生,而这些国家又是世界贸易的主要市场,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各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都受到严重影响。货币贬值将成为各国应对危机的趋势。

为了商讨当前世界出现的新经济危机,同时为4月初在伦敦举行的G20领导人金融峰会做准备,3月14日,20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在英国南部西萨塞克斯郡霍舍姆举行。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表达了四点共识。其中强调了G20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恢复经济增长,改革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体制,“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穷经济体,应具有更大发言权和代表权”,并承诺与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公平贸易与投资。

而就在3月28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美洲开发银行会议间隙再扔出“重磅炸弹”称,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触底,经济应该不会进一步恶化。全球金融危机是就此“终结”,还是继续上演“异形”续集,颇耐人期待。

BBC英国广播公司

农民工代表胡小燕的无奈

胡小燕是一位为人谦和的农民工,以及一对双胞胎女儿的母亲,她现在也成了一位名人。去年,这位35岁的农村妹子成为了中国1.3亿农民工中的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胡小燕的任命,是中国最高层领导的一次尝试,旨在向中国公民显示,普通百姓也可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于是,农民工代表终于也跻身于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年度会议的近3000名代表行列中。

但胡小燕的第一年任职并不顺利。她的工友们抱怨,她没起多大用处,而且她本人也承认,她并没有什么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理论上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就像胡小燕所透露的,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的制定上,几乎说不上什么话。

十多年前胡小燕离开她家乡四川到广东打工,在一家生产瓷砖的工厂找到了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我要一天8小时不停顿地运瓷砖。每天收工的时候都浑身酸痛,”胡小燕在为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做宣传的短片中说。

但是,她工作很努力,后来就跳到另一家工厂并且很快就被提升了。胡小燕现在是在佛山新明珠陶瓷集团一名经理,管理着其他的农民工。也是在这个地方,她被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所发现,让她从默默无闻的农民工变成了国家的“议员”。

但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对于胡小燕来说也很艰难。她已经两年没有见到自己的两个12岁的女儿了,她们现在都在四川老家。最初胡小燕遭遇的是电子邮件和电话的“狂轰滥炸”,因为她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尽管这些来电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她受不了。“我几乎每天都在哭。真是经历了酸甜苦辣”,胡小燕说。

但她现在似乎已经学会了如何应付压力。“现在我有了更多的经验,”胡小燕说。她现在应对媒体已经训练有素,能够就她的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给出经典的标准答案。“我的作用是当一座桥梁,这个意思就是我帮助政府向人民推行政策,同时又把民意反馈到政府,”她说。

但是,说得轻松做起来难。在过去的一年里,胡小燕常常发现自己被夹在工厂争端的中间。她所在的这家工厂,目前正经历资金周转困难,去年还曾短暂停工。工人们非常苦恼和不满,说管理人员克扣他们的工资,还不让他们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工人们也将怒火发泄到胡小燕身上,怪她没能反映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与老板的关系。附近的居民也有类似的意见,她们听说过胡小燕,但印象不深,对她的成绩也知之甚少。“她只代表她自己。没什么用,”一名男子在谈到胡小燕时愤怒地说。

对于一位义务从事政治活动、甚至连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费用都要自己出的女子来说,这样的批评是很重的。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会这样“不得人心”时,胡小燕承认,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她没有“权力”去解决问题。她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将是工友们的意见传达给工厂管理层和她政治上的领导。“我在这家公司只是一名工人,是雇主的员工。解决问题,这不是我的工作,”她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没有任何真正的权力。”

这些,当然不是中国的领导人想要听到的。因为中国的党政领导人认为,中国在过去30年已经进行了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这是全国人大发言人李肇星在3月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复声称的一个主题。“我们将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政治事务的热情,继续扩大人民民主,”他如是说。

(作者:Michael Brist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