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业跨地域重组迈出实质性一步

2009-06-15张倩影

出版参考 2009年10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出版业吉林

张倩影

前不久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中央和地方国有出版企业对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出版单位进行联合重组。如此看来,在政策层面,出版业的跨地域重组已没有问题,而且作为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一种模式探索,正受到新闻出版总署越来越多的支持与关注。对此,近两年各出版单位对跨地域重组也是兴趣盎然,开始了更多更深入地探索与尝试。

出版业跨地域重组的先行者

跨地域重组,在出版企业已有两家高调揭牌。一是2008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揭牌仪式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此公司主管单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单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另一家是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与吉林出版集团合作成立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此公司在经过一年多的运作与融合后,于今年4月17日正式揭牌,并完成了工商注册。在中华工商联合出版有社限责任公司成立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双方此次合作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的资金、人才以及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打造市场主体具有标志性意义。

这两家率先“吃螃蟹”的先行者到底运作如何呢?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被称为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先河,是中央级出版单位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第一家,是出版行业跨地区重组的第一个,也是第一家由两个机构共同主办的出版单位。面对如此多的“第一”,可以想象其将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问题,也将是最多的。目前公司已成立一年多,据了解,“先结婚再谈恋爱”的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还处于磨合期。新公司从管理层到一般编辑,从策划出版到市场营销,都与重组前的和平出版社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改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重组除了为和平出版社的改制提供了资金支持外,目前还没有真正实现资源的整合。

工商联出版社稳步推进,从框架走向融合

相对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进展缓慢的融合,刚刚揭牌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走得更稳妥、更扎实一些。据公司董事长刘丛星介绍,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与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11月就拿出了合作框架协议,在公司正式揭牌前的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公司完成五个方面的蜕变:一是确定了2009年-2010年的整体发展思路,包括公司的性质、公司的定位、产品战略、经营战略、管理原则以及发展目标,二是完成了整个公司的机构岗位设置方案,包括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职责、岗位竞聘条件、岗位竞聘原则,三是实现原出版社全员员工的竞聘上岗,四是公司搬迁了新址;五是抓新产品的策划出版,新公司挂牌前就已出版了80多种走市场的新书。在这些工作都理顺,并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今年3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说起此次的挂牌,刘丛星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实质上公司早已开始运作。

据悉,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为股份制出版有限公司,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管,吉林出版集团主办。公司注册资本为3350万元,其中吉林出版集团以现金投入的形式占51%的股份,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以净资产和品牌价值的形式投入占49%的股份。公司董事会由5人组成,原工商联合出版社社长肖海林担任董事长,吉林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刘丛星任新公司的总经理兼社长,并与工商联合出版社总编辑顾汉春共同担任副董事长,另外两名董事由吉林出版集团派驻。

刘丛星透露,新公司今年将推出150-200种新书,力争实现5000万销售码洋,并在2010年年末实现销售码洋过亿的发展目标。在图书策划上,将以全国1.5亿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面向工商联下属的28家行业商会,在经济管理、励志培训以及工商联系统内这三大板块的图书进行重点开发。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用2~3年时间,做强做大,继续整合资源,努力打造现代化、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

重组原动力:资源整合,优互势补

应该说无论是和平社还工商联社,“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都是跨地域重组最根本的动力。那么在工商联社重组的实际操作中,这个思路是如何贯彻的呢?工商联出版社总编辑顾汉春认为,这种优势互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资源,吉林出版集团与国外一些大的出版公司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如美国哈珀·柯林斯、日本小学馆、美国企鹅出版集团等,这次重组也为工商联出版社带来了这些优质的合作资源,引进出版了很多好书,如《创》、《星球Google》以及今年8月即将推出的《中国大趋势》等。由于合作带来的品牌优势。《货币战争2》近期也将由工商联出版社出版。其次就是观念上带来的转变,吉林出版集团在出版资源上并不比其他地方集团有优势,但现在能排在全国市场的第二位,主要是抓住了市场。而重组后的工商联出版社也从观念上强化了这种市场意识,推出了一批紧贴市场的新书。最后是资金,重组前的工商联出版社背负着体制、资金、产品三座大山,导致走不动、展不开,而重组后资金的注入,为其发展提供了支持与动力。

从另一方面看,工商联出版社也将成为吉林出版集团在北京的一个平台,一个前沿。而且吉林出版集团以前在经管图书与励志培训图书方面是缺失的,而这一块正是工商联出版社的主项,此次合作,也弥补了吉林出版集团在这一板块的不足。

困难难阻跨地域重组大趋势

虽说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重组为有意“跨地域重组”的出版单位踏开了一条路,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出版单位跨地域重组要经过中央和地方多个部门的审批,相关法规和制度设定并不完善,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难以预料的阻力与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相关政策不配套,出版单位在跨地域重组过程中,涉及的工商、税务、财政等各部门都有自己相关的政策,这就使重组的出版单位需要与各部委层层沟通、协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操作起来非常难。在这一点上,工商联的重组可以说是深有体会。他们双方从2007年框架协议的签订,到现在注册挂牌,这一过程走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中央部委出版社明年底前要全部完成改制,同时《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又明确指出。要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为新闻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行业规划和管理。基于此,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将成为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攻坚年,同时也是出版资源重新整合的关键年。据各方面透露,现在已有四五家出版单位在谋划跨地域重组,有些大框架协议可能已达成,今年年底也许还会有一些跨地域重组的新案例浮出水面。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出版业吉林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吉林卷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吉林卷
中国最美的书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