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查干湖冬捕仪式

2009-06-15颜张恒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09年4期
关键词:淖尔查干渔猎

颜张恒

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因水丰方能草美,而后牛羊肥壮,而后衣食无忧,而后国泰民安。故水为善之源头,为神物。生活形态决定了草原上的人民对水有着独特的感情,围绕着水草丰美的查干湖也就世代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美丽传说。据说查干湖的冬捕在明清时期已闻名中外,人们甚至称这里的牧民为“查干淖尔(淖尔:蒙古语“湖”)渔夫”。

在春节前,查干湖方圆几百里是滴水成冰的冬季,湖面是平展的明冰,鱼是喜群居的,入网口选准了,有捕不完的鱼;入网口选错了,只是空荡的水。历经无数幸运与无数晦气,使心存“万物有灵”的蒙古族渔民产生多种信仰与禁忌。基于在生存历程中对发明工具的崇拜,冬捕时要搞个企盼吉祥和收获的祭祀捕鱼工具的仪式,因以网为代表,所以叫醒网。经过祭湖、醒网仪式的固定和流传,逐渐民俗化,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为春节的年夜饭(东北的必备莱年年有(鱼)余)准备,在查干湖世代传承。

建国后,查干湖成立了渔场,吸收了周边渔民,仍然沿用原始的捕鱼方法,传承着神奇的冬捕习俗,多时一冬常有百趟大网入湖,红网(丰网)时,有的一网竟打出20多万公斤鲜鱼,使查干湖冬捕更为壮观。近年来,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性,查干湖的渔民每年捕鱼都控制在200万公斤以内。

查干湖冬捕文化体现的是北方蒙古族草原文化、东北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查干湖渔猎文化。

背景资料: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蒙古语意:白色的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的前郭尔罗斯大草原上,总面积420平方公里,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68种鱼类。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是渔民进行大规模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据了解,这种渔猎文化源于史前,盛于辽金。另外,也因冬季捕鱼易于保存运输,所以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猜你喜欢

淖尔查干渔猎
以农为本,副林牧渔齐发展
内蒙古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中国女摄影家聚焦一代天骄查干苏鲁克大典采风活动花絮及作品选登(下)
不听批评的周厉王
『青铜之繁』——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新时期赫哲族渔猎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查干凹陷苏红图组火山岩储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查干凹陷火山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ABSTRACT
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