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自我和谐”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2009-06-15

学理论·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张 希

摘要: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培养学生在自我认知之后形成悦纳自我,和谐发展心理、精神和品格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理论支撑、现实意义、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阐述“自我和谐”的内涵和外延,彰显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213—01

一、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理论支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研究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时提出了著名的“自我和谐”理论,这也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具有支撑性作用的重要概念之一。罗杰斯认为,“自我和谐”主要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一致,强调个体拥有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关系的功能,如果各种自我知觉之间出现冲突或者自我与经验之间出现矛盾,个体就会体验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造成一种不和谐的状态。“自我和谐”的人具有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试图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能够深刻而敏感地体会自己的情感等心理特征。

二、 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现实意义

首先,大学生作为思想和心智都没有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受社会上种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极易陷入多重价值标准交织中不能自拔,导致价值迷失和心理失衡的恶果。其次,由于当前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为困难的弱势群体。这部分家庭的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后,往往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比同龄人背负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再次,部分学生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往往成为桎梏其身心发展的枷锁。

概括地说,当个体由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与自身的不和谐造成了无助、强迫、抑郁等心理因素,当我们接触到与我们的自我知觉不一致的信息时,焦虑就会产生,甚至很难克服。面对焦虑,个体为了维持自我和谐的整体性统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映,这就为心理障碍的孳生提供了平台,其中最普遍的防御机制就是扭曲。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三、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有效途径

1.健全心理防护网络。建立健全高校心理卫生班级、院系、学校三级防护网络,一级(班级)防护网络主要是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的力量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并及时掌握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变化动向;二级(院系)防护网络主要是院系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对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有效心理疏导;三级(学校)防护网络是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发展协会等运行单位为载体,建立一整套完善齐全的学生健康心理档案,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人员,建立健全相关的预警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督查机制以及应急方案等措施,为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2.倡导和谐教育理念。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和谐教育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大学生用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他们感恩、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风貌以及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教育他们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中暂时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引导他们珍惜父母给予的生命、社会给予的学习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沉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要以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3.注重人文关怀精神。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意义,在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保持高尚情操的基础之上,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心理理论等相关知识,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知识普及,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排解和疏导。同时,应重视校园环境和为人师表潜移默化作用的影响,引导学生尊重传统道德、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用文明知识陶冶人、培养人、塑造人,正确处理张扬自我与尊重他人、爱护传统与勇于创新、拥有热情与学会选择、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走出心理阴霾。

4.努力唤醒人格心灵。“自我和谐”理论认为,在自然状态下,每个自我都是健康的,在遭遇环境制约、生活挫折时自我会迷失,迷失的自我会在无法突破的时候形成心理疾病。所以罗杰斯强调要以“人的实现”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途径,不是强迫学生接受,而是唤醒受教育者的心灵,还以本来面目。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内心自我和谐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和树立他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精神以及自强、自律、自信的意志品格。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