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表现:散文创作的驱动力

2009-06-13王怀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驱动力真实对话

摘 要: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散文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自我性很强的文体。在当代,生活在高度发达社会中的人们力求表现自我的主体精神与散文文体的真实品格更是相得益彰。散文不仅表现了作者的“自我”,而且通过表现“自我”而反映了社会和人生的真实与精彩。

关键词:散文创作 驱动力 真实 自由 对话 表现

我国散文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先秦诸子散文的崛起,“五四”时期现代散文的繁荣,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代散文热潮的出现,散文的存在形态多种多样,创作的主体追求也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但是,正如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言:“周秦间诸子之文,虽纯驳不同,皆有个自家在内。”虽然散文的风格样式具有个体的差异性,但是,这种“自家”在散文中的显现,即“自我表现”的艺术个性,已经成为华夏散文的一个重要的文体特征。“自我表现”在不同时代其含义有所差异,当代散文的“自我表现”是指:散文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更侧重于表现作者“自我”的主体精神,并且通过作者的人格、学识、精神、情操等主体精神的真实而具体的表现,从而凝聚一段段鲜活的人生和一个个真实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引领着人们进入了一个数字和信息的世界;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制度的更新,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物质境况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亲眼目睹世纪的更替,社会的巨变,深深地感到在这样的历史中自己的责任;我们不是对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和获得的感受毫无留恋,我们对未来也不总是十分乐观;我们既要承受与生俱来的生活压力,为自己的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要求而劳苦地奔波,我们更要面对新的时代赋予我们的团体压力,为生活得较好,直至最好而激烈竞争,而时代却要求我们不容置疑地以新的姿态、新的观念去审视繁荣的社会和复杂的人生,于是,陌生、困惑、不安、焦虑等时代造就的情绪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精神世界重要的内容,它们困扰着作者和读者。这些缺失性的心理体验能够激发作家创作欲望,能够成为开启作家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叔本华认为人类因为有了痛苦,才从事艺术以求解脱,司马迁著名的“发愤著书”说也意在告诉人们缺失性心理体验是激起作家创作欲望的关键因素。当代社会物质的富有并不能弥补人们精神的缺失,相反,物欲横流却使人们更加珍视精神的平衡,于是,文化、文学对人的精神关怀在当代人们的生活中书写着重要的一页。人们“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1],文学能够帮助人们找回丢失的“童心”、迷失的精神平衡。在散文的世界里,作者自由地袒露着自己真诚的心灵,希望在繁杂功利的现实生活之外创造一个能够表现自己,解读社会、人生的舞台。因为这个舞台是作者用真情实感构筑的心灵世界,因此它可以凭借其真诚的魅力吸引着读者,从而使这样心灵舞台成为读者和作者精神沟通的桥梁。诚如普列汉诺夫所言:“在一定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和文学趣味中都表现着社会心理。”[2]散文在当代文坛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因为散文作者以真诚的心灵感受生活,在创作中体现了社会心理的真实状态,在群体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从而帮助生活在物欲横流时代的人们实现精神沟通的理想。这也是与散文的文体品格直接相关。

首先,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它最显著和重要的品质就是真实。正如当代散文理论家刘锡庆在《散文的创作》中所说,真实是散文的生命所在,也是散文的生机所在,散文一旦假了,就失去了它的天性,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散文作者的创作是一种自我灵魂真诚袒露精神活动,“小说家的心常常躲在人物、情节浓重的云霓后面,诗人的心又被文学精致的装饰着,真正的散文家却裸身站在审美的旷野里,让生命的光柱通体无遗地照射着自己。”[3]散文作者要想激活读者的心必须先掏出自己的心,用自己没有隐饰的灵魂引领读者走进真诚的艺术世界。在熔铸了作者真诚灵魂的散文作品里,作者“不但可以直接出现在作品中,与读者直接交流思想情感,且还能以自己实人的具体身份与作品中的人、事、物的具体联系向读者诉说着他所写的一切。这样,作者、作品、读者三者间,就形成了一种实人对实人讲实话的关系”[4]。这种“实人对实人”的关系使得散文作者可以通过对自我灵魂的叩问,在散文的艺术世界里与读者形成一种近似于熟人、朋友的交流关系,从而达到以心会心,以精神滋润精神,以灵魂征服灵魂,这种真诚的精神沟通正是当今时代人们发自内心的精神要求。其次,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体,一方面,这种自由的特性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提供了宽松的氛围,轻松的空间,正如日本散文理论家厨川百村对散文的描述:如果是冬天,作者便是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若是在夏天,作者便是身披浴衣,随随便便和好友随心闲话,将这些话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散文。这种轻松的氛围正是现实生活中疲于奔波的人们所心往神驰的。另一方面,散文可以自由地取材,自由地表现,可长可短,可深可浅,为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自由便捷的创作和阅读提供了机会。总之,真诚的文体品格和自由的文体形式,使得散文在文学意义和表征遭遇危机的时代,依然成为当今文坛受人们欢迎的文体,走进当代散文的艺术世界,我们不仅能听到作者对自己灵魂真诚的的叩问,而且能看到作者的情思震荡在其中的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现实。

和传统的文学散文一样,当今散文“自我表现”的直接对象依然是作者的所感、所思。这些主体精神,清晰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浸润着“感情的分子”[5],作者审视着现实,袒露着自我精神,多情的灵魂承载着历史、现实、梦想向读者内心深处驶来,在收放自如的从容之间,拎出沉甸甸的人格精神,引领读者深深地切入生活断面,沉入人生的深潭,得到难得的精神漫游。

其中有的作者在无情地解剖着自己,情感游移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呈现出自己的痛苦和困惑。《垃圾房里的老妇人》(《天涯》2002年第2期)的作者张硕果是个年轻的学生,他有一种难得的思想上的坦诚和勇气。他说“我失去了妥当地处理这位老妇人的办法”,因为他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在肮脏的垃圾房里,有一位老妇人坐在地上吃饭,这让他很是不安,甚至有些惊惶失措,对于如何将这个老妇人从自己的头脑里清除出去,不留一丝痕迹,作者毫无办法。当这个老妇人朴实无私的品行无声地讽刺了作者精心塑造的美好的自我形象时,作者害怕自己会恨上这个老人,因为她的存在既妨碍了作者的幸福,又妨碍了作者的不幸。由于她的存在,作者只顾自己幸福地度日已不再能心安理得,也是由于她的存在,使作者的不幸变得牵强附会,“和她相比,我有什么不幸,我有什么资格诅咒和抱怨”,也时和她相比,作者觉得自己和那些在高级宾馆里制造肮脏垃圾的绅士、淑女没什么两样。“我不愿她的存在。这是个很危险的愿望,要是在一年前,我会认为她不应该存在,再进一步的话,就是消灭她的存在!那时我信奉尼采。现在自然不会这样想了,但现在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现在该怎么办呢?”是的,现在该怎么办呢?作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叙述感情上和思想上的困惑,就意味着,现实已经不仅仅在我们的身外和周围,它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内心,进入了我们的感情过程和思想过程。作者审视着新的社会现象,勇敢地叩击着自己的灵魂,真诚地袒露着精神的困惑,然而,这样的现实我们却很难面对。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面对的现实又何止这些,李敏的《吸毒者日记》(《天涯》2002年第1期)向读者展示的是那些在痛苦中辗转沉浮的“边缘人”,他们不断地在挣脱毒品对生理的控制,同时,他们也明白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为戒毒付出痛苦难熬的代价能否获得一个好的未来也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他们认为想要一个好的未来,“戒毒是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前提”。这样的现象也许并没有什么新鲜,可是它毕竟出现在文字里,在现实之外的另一个层次,刺目地提醒着我们生活中的某种事实。它之所以刺目,是因为作者在痛苦地叩击自己孤独而无助的灵魂,既在解剖自己,也在解剖别人,这样的现象会让我们倍感无力和沮丧,我们可以视而不见,见而不闻;我们也可以借故认为它与己无关,可同时我们也明白,那是自欺欺人,于是,作者在“自我表现”中就实现了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实人对实人”的精神沟通。

如上所说,散文的直接表现对象是作者自我的心灵感受和智慧思考,其实,这些主体精神并不是心灵自身的产物,而是来自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思考。费尔巴哈说:“痛苦是诗歌的源泉。只有将一件有限事物的损失,看成一种无限损失的人,才具有抒情的热情和力量。”[6]个人的缺失性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可是如果创作只局限在个人有限的损失之中,将会使作品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力量”。创作作品是他们关心社会、体察人生的一种方式,作者希望通过对自我精神的表现从而凝聚繁荣的社会和复杂的人生。因此,表现社会,反映时代也就成为当代散文“自我表现”这一艺术追求的重要内涵。当代散文理论家刘锡庆认为:“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自我即创作主体,其本质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7]作者通过表现自我——“小我”的主体精神,反映了社会——“大我”的现象和本质。

注释:

[1]孟子:《孟子·告子上》,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版。

[2][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萧云儒:《散淡小利》,见于贾平凹《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寇显:《散文写实说》,散文,1983年,第3期。

[5]张新颖:《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年散文·界外消息》,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

[7]刘锡庆:《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见于贾平凹《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怀平 蚌埠 安徽财经大学中文系 233030)

猜你喜欢

驱动力真实对话
精准扶贫下体育文化发展的驱动力研究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偏向型技术进步视角下天津市经济增长驱动力研究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创新“驱动力”助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新进展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