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济慈”与现代诗歌之塔

2009-06-13王艳红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2期
关键词:特征诗歌

摘 要:朱湘是一位对诗艺深有研究的诗人,他试制的“新格律诗”对中国诗歌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就朱湘诗歌音节、格律、内在节奏、情绪、形式等方面分析其诗歌的艺术特征,指出朱湘诗歌的形式特色:音节与格律创新的高度和谐、内在情绪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十四行诗早期的成功实践者。

关键词:朱湘 诗歌 形式创新 格律诗 特征

朱湘,安徽太湖人,1904年生,字子沅。1919年秋考入清华学校,被称之为“清华四子”之一。朱湘诗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对中国新诗的正面建树是功不可没的。谢冕、钱理群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927年前部分有作品入选的新诗人包括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冯至等五位。朱湘孜孜以求的探索和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节与格律创新的高度和谐

朱湘说:“我现在以学徒自视,《草莽集》是正式的第一步。”诗集名取披荆斩棘、 开疆拓土之义,标示出朱湘自觉地进行新诗文体探索、创作现代格律诗的开始。他的诗,以“形式的完美”、“文字的典则”与“东方的静美”,成为中国现代格律诗典范之作。朱湘也因此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济慈”。

朱湘认为新诗应当特别用力在音乐与外形两者之上,而且只有这样,新诗的兴盛才有希望。[1]因而在实践中,他的诗歌既吸收了我国古代词曲和民谣鼓词的讲究韵律节奏的特点,同时又借鉴了西方诗歌整齐而又多变的格律体的长处,力求造成了一种既整齐多变,又悦耳动听的艺术效果。《摇篮歌》是其中的典范之一。正如苏雪林所说:“在某一个文艺会上我曾亲听作者诵此歌。其音节温柔飘忽,有说不出的甜美与和谐,你的灵魂在那弹簧似的音调上轻轻簸着摇着,也恍恍惚惚要飞入梦乡了。等他诵完之后,大家才从催眠状态中遽然醒来,甚有打呵欠者。其音节之魅力可想而知。”[2]

《采莲曲》诗中,朱湘则刻意追寻内在的音节,在先重后轻的声韵中捕捉诗的感觉。 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采莲曲》首节中: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全诗里有“溪间采莲图”、“溪头采藕图”和“溪中采蓬图”。朱湘非常重视音节,他说:“想象、情感、思想,三种诗的成份是彼此独立的,惟有音节的表达出来,他们才能融合起来成为一个浑圆的整体”。而且,朱湘擅长“化用古诗中长短句的音节”。此诗采用的就是一种“词曲式”的格律。每节韵式均为AABACCCDEE,押“人辰韵”,传达出了采莲舟过路时随波上下的那种情韵。在情致上,本诗展示了江南人民采莲生活中摇篮曲一般、梦一般的柔婉温和的调子。朱湘自己也说:“《采莲曲》中,‘左行,右撑‘拍紧,拍轻等处便是想以先重后轻的韵表现出采莲舟过路时随波上下的一种感觉。”这节奏、这韵律、这调子,令人忆念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佳构来;而且“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又可在苏轼的《调啸词》中找到“历史的回音”。在篇章结构上,朱湘也从词曲中“学乖”。他说“诗行不宜过长,以免不连贯,不简洁,不紧凑”;“诗章方面我的各种尝试中有一种全章各行长短不定的,……是从词学的乖。不过词(大阕非小令)不曾划一字数,我却划一了就是”。而本诗的对称方式复杂而统一,每节一三奇行、二四偶行、五六和八九奇偶行、七十奇偶行对称。总之《采莲曲》在它的情调意境中,完美地为中国新诗呈上了一幅精美的“江南采莲图”;在诗艺上,他复活了中国旧诗的新的血液,使新诗与词曲在音乐之河中握手言欢。朱湘说:“天下没有崭新的材料,只有崭新的方法。”这种“崭新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朱湘在新诗创作中注重情与景、物与我的对立统一,并从音韵与节奏(用韵严格、韵要与诗的情趣相协调)、用字(新颖与规范)、诗行诗章(独立、匀配、紧凑、整饬)等方面将诗的形体美与音乐美展现出来。《草莽集》中的《婚歌》、《昭君出塞》、《梦》等均有此特点。

二、内在情绪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

朱湘认为诗歌要适应曲折多变的内在情绪,与此适应在外形上采取相应的诗式,在听觉上和视觉上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他的许多诗歌创作体现这一美学。《梦》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写于1926年4月12日的《梦》,是作为诗集的尾声出现的:

茔圹之内一点声息不通,(平)

青色的圹灯光照亮朦胧,(平)

黄土的人马在四边环拱;(仄)

梦罢,

坟墓里的梦呀无尽无终!(平)

这首写梦的诗,表面上看起来,它诉说了人世的辛酸,咏叹了美好的事物不会常在,人生像春梦一样空虚,表现了诗人愁苦颓唐的心理状态,但是实际上,它在衰颓的外衣里深藏着美好的憧憬和执着的追求。

该诗共有五个小节,第一小节写的是人生如梦,富贵入了荒冢,他渴望好梦深浓。这一节是总说,然后在其余各节分别抒写。第二小节写的是春梦,春花飞霜结冻,他向往花没严冬。第三小节写的是夏梦,泉声在远方动。第四小节写的是秋梦,他憧憬其乐融融。第五小节写的是冬梦,黄土的人马在坟墓的四边环拱,他幻想无尽无终。全诗五小节写了人的一生,那就是人生如梦。诗人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看得十分淡然,他心神向往的是另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他渴望做一个兴味深浓的好梦:花没严冬,月光苍松,山寺夜钟,花香人慵,蜜蜂嘤嗡。尽管他幻想中的“无尽无终”的好梦,只有死后在坟墓里才能够寻找得到,但是,从这些浸透了忧伤情绪的诗行里,我们仍然可以窥视到诗人纯美的内心世界。诗人执着追求梦境的本身就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否定。

这首诗的五小节中,每一小节都是五行;五行中又都是由四个十字的长句夹一个两字的短句构成,便形成了既整齐又富于变化的:“10、10、10、2、10”的形式。这是诗人朱湘独创的中国新诗的新形式。这首诗除了反复咏唱的“梦罢”这个两字短行之外,其余的诗句,句句入韵。在每一小节之中句尾韵脚的平仄,又都是“平平仄平”的形式。如第一小节中的“空、同、冢、浓”,第二小节中的“中、红、冻、冬”,第三小节中的“松、钟、动、穷”,第四小节中的“慵、嗡、送、融”,第五小节中的“通、胧、拱、终”,都是第三句收尾的字:“冢”、“冻”、“动”、“送”、“拱”为仄声,其余的全是平声字。

朱湘在此方面的实践,同时得到了评论者高度评价。《梦》这首诗的诗章和诗行,不仅在视觉上具有整齐变化的形式美,而且在听觉上也具有抑扬起伏的音乐美。正如诗人的挚友赵景深教授所说的那样:“我看了《草莽集》的原稿。真是高兴极了!我觉得这样清丽柔婉的诗,在当时中国诗坛上是少有的。……当时我认为这样优美的诗,我还不曾看见第二人作过,即善用叠句的刘大白亦有所不及。”沈从文先生曾指出:“《草莽集》才能代表作者在新诗一方面的成就,于外形的完整与音调的柔和上,达到了一个为一般诗人所不及的高点。诗的最高力,若果是不能完全疏忽了那形式同音节,则朱湘在《草莽集》各诗上,所有的试验,是已经得到了非常成功的。”[3]

三、十四行诗早期的成功实践者

十四行源于意大利,最初为一种抒情诗体裁,主要是爱情抒情诗体。在中国新诗人的创作中,朱湘是最早采用这种形式并成功实践的诗人之一。

在中国早期的十四行诗创作中,主要的风貌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在希望与幻灭的搏斗中去追求永恒的爱。 二、对人及人生哲学的凝视和探索和对生命的存在和永恒的感悟。三、鄙视都市文明、融入大自然、寻求心灵的抚慰。四、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焦虑,对新生活的讴歌和向往。

朱湘的创作对上述主题均有涉及。特别是十四行领域中,着力于关注人的存在、人的命运及探索人生哲学且形而上色彩较浓的作品并不多。朱湘则是一位用十四行凝视人及人生哲学问题的代表,是新诗史上一位很严肃而又勇于探索的诗人,十四行就是他在诗艺上的一大探索。他的十四行摒弃了传统的爱情题材,努力探索用新的题材入诗,随时随地拾取材料。诗人在创作《石门集》时,一改早年抒唱平和温柔的风格,而更多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而变得凝重了,他的英体十四行之二、之六、之十一[4]等诗都怀着冷静的心境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一种充满辩证法式的哲理思考。对人的命运和生活取向,诗人也作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在他看来,人的命运似乎是注定的:“并不征求同意,生到世上……/号码已经印好的一张彩票/便是遗传,环境呢,已经排好——”(意体·47);人生存的世界象是由两个车轮——钱财和情感的车轮——在运载着,而这两个车轮的不同步所造成的畸形社会现实又是无可奈何的矛盾(意体·40);对于人生,诗人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以为,人生就是走圆道,却并不很悲观(意体·17);另一方面,诗人又感到人生是痛苦的:“这六十年并没有多少余剩;/至于幸福的霎那,那更是少有。”(英体·3)因此诗人主张,当幸福不告而来时就应该欣欣然去接受,而当它告辞的时候也不要强留(意体·18)。此外,诗人对人性也作了有关思考。在他看来,情感是人性特有的标志(意体·42)。所以诗人很喜欢拜伦笔下的唐·璜,因为这个人物身上体现出一股任情感冲动的力,具有着人的本性(意体·54)。朱湘这些凝视人及人生哲学问题的十四行,字里行间充满了焦虑。当然其中有些诗情不免带有消极宿命的东西,却更是对那黑暗社会的愤慨折射。朱湘之后,现代诗人中则少有以十四行的形式去关注人及人生哲学问题了。动荡的历史也容不下诗人们从容地、系统地表现自己的人生哲学观。不过,仍有少数诗人,面对反人文的黑暗世界,对“人”作出了积极的思考和关注。杜运燮的《悼死难的“人质”》、《给我的一个同胞》、《盲人》[5]等诗就是很好的例子。

针对十四行的引进曾引起非议:形式方面是否适合中国诗歌、内容方面能否较多地反映现实生活及情绪。朱湘的实践很好地消除了顾虑,并引导了十四行在中国可能的发展趋向。朱湘有不少十四行扩展了十四行诗表现的领域,如意体十四行之三十四、三十五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慨;英体十四行之十二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盼春图等等。

总之,朱湘、戴望舒、孙大雨、梁宗岱和其后30年代末40年代初卞之琳、冯至等人的创作,共同促进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

注释:

[1]朱湘:《我的读诗会》,晨报副刊,1926年4月24日。

[2]苏雪林:《论朱湘的诗》,青年界,1934年2月,第5卷,第2号。

[3]沈从文:《论朱湘的诗》,文艺月刊,1931年1月30日,第2卷,第1期。

[4]朱湘:《朱湘诗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5]杜运燮:《诗四十首》,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版。

(王艳红 吉林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137000)

猜你喜欢

特征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抓特征解方程组
小小诗歌汇
一个诗人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诗歌过年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