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危机事件成因及管理原则

2009-06-10赖文燕蔡国栋陆艳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危机管理成因原则

赖文燕 蔡国栋 陆艳梅

提要危机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阐述高校危机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危机事件成因,提出高校危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成因;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危机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秩序,给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有的甚至演变为公共社会危机,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这类事件的处理均属于“高校危机管理”的范畴,危机管理日益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高校危机及危机管理的内涵

(一)高校危机的内涵和特征

1、高校危机的内涵。以罗森塔尔为代表,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著名的管理学家巴顿博士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重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伤害。所谓危机,泛指有非常性的因素所引起的非常事态,其外延非常广泛,如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商务危机,等等。高校危机则是各种危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由高校内外的某种非常性因素所引发的非常事态。借鉴中外学者对危机含义的界定,从高校管理的角度理解高校危机,国内国外的学者大体有着较相似的认识。即都认为,凡是发生在高校校园内或与高校成员有关的,在事先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严重影响高校和师生的自身利益和正常生活、学习状态的,并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的紧急事件,我们均可称之为高校危机。

2、高校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高校危机虽然存在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是如果想准确定位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却是很困难的,从而具有突发性。由于高校学生众多,学生年轻,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动向不易掌握,因此高校危机从表象上看常常是突如其来的。危机的出现会威胁到高校教职工、大学生的基本价值和目标。

(2)危害性。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高校危机,都必然会对高校和广大师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相当一部分的损失是比较严重的。严重的高校危机发生以后,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也超过了正常的高校运行秩序和教职工、大学生习惯性的心理承受能力。

(3)双刃性。尽管危机的发生有它危害性的一面,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危机的酝酿与发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机遇和经验。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所以高校的决策者只要能够认清形势、仔细研究,必要时采取果断行动,完全有可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握时机,抓住机会运筹帷幄,很可能会在危机中实现整个体制上的革新。

(4)社会影响性。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大多数是学生,媒体都相当关注高校在面对危机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这对高校的形象塑造将会产生很大影响。高校是信息集中地,所以一旦危机爆发,网络上就会很快出现相关的信息,并发布到社会的各个组织中。另外,校园危机处理不好,将会演变成社会危机,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危机管理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危机管理是指针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防范、事中控制处理、事后妥善解决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它主要在于防止危机和降低危机发生率,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从而保护组织和人们免受损害,并最终化险为夷,变威胁为机遇,实现管理与社会进步。高校危机管理是指高校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分析、目标决策、计划制定、控制协调、经验总结的系统过程。对于高校来说,高校危机管理是一种行动型的管理,它与日常管理有所不同。高校危机管理是针对高校潜在的或当前面临的危机,建立一个统一的危机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高校师生作为高知识、高素质群体,始终备受政府、公众和媒体的重视与关注。这种“公共性”使得高校危机更易引起社会反响,更易与某些外在因素产生互动,产生危机的“放大”或“辐射”效应。高校危机管理的目的是提高高校对危机发生前的预见能力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避免或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保护学校和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引发高校危机的原因

(一)来自高校外部的诱因

1、社会环境所引发的危机。首先,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师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主化、个性化、独立化特点越来越明显。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以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对高校进行反动宣传,在师生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随着社会体制的转轨、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管理方式的更新,使得社会内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显现,人们生活中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各种突发性事件也不断发生;最后,受不良周边治安环境的影响。随着高校管理方式社会化,校园与社会相互渗透,学校周边的饮食、旅居、娱乐性经营活动,导致大量复杂成分的社会人员与高校学生频繁接触,不良习性容易相互传染。

2、高校扩招所引发的危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在校生人数的增多,使“天之骄子”不再成为大学生的代名词,他们在校期间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不断增大,如学习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等问题突出,则隐含着危机。

3、就业困难所引发的危机。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就业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加大。据统计,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上年净增64万人;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600万人,再加上往年待业学生的积淀,使得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对就业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缺乏系统思维与长效机制,加上国家政策、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等,都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来自高校内部的诱因

1、学校管理缺失所引发的危机。目前,高校“重发展、轻管理”的观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管理制度的缺失和不健全、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管理不到位,使危机产生的概率增加。校园信息网络管理不当引起的有害信息散播的问题,学校制度、规则不合理侵犯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更严重的必然危及校园的安全,进而影响学校的发展。

2、多校区办学所引发的危机。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成为高校的主要办学方式。校区分散必然会给管理增加难度,不仅管理面拓宽,而且管理层次也增多;学生人数大增,而学生管理专职工作人员又不足,不能够完全掌握学生的各种信息。学生管理机构未能将工作彻底延伸至各校区及学生住宿区,或学生工作延伸至社区后又未能使学生工作得到细致全面的落实。

3、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引发的危机。学校的很多后勤服务工作由社会上按市场机制运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来承担,有的企业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企业管理不到位,学校监督不到位,进而引发高校危机。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得学校内部关系复杂化,利益冲突表面化,造成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时涌现,使得高校现有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水平难以应付。高校后勤社会化,导致校园环境社会化,使校园治安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三)来自学生自身的诱因

1、学生承受压力能力差所引发的危机。当代大学生中,相当多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自立自理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生理尚未发育完全,心理更不成熟,又面临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使他们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增多。由于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不断激烈,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大,部分学生承受压力能力差,感到自身价值贬值,预期的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前途渺茫,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人对国内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1.56%的大学生表现出严重的心理失衡现象,其中有1.5%的学生承认有过轻生行为。

2、大学生易冲动性格所引发的危机。大学生敏感、热情高,对新生事物接受快,社会责任感强烈,关注社会事务,但容易冲动,很短时间内会形成集体行为,往往忽略后果。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人生道路上尚处于学习、思索、选择、成长的阶段,他们涉世不深,是非判断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社会锻炼和考验,使他们的观点容易片面,情绪容易偏激,行为容易冲动而不计后果。一旦遭遇突发性变故可能“头脑发热”自控不力,行为不当。

3、大学生容易结群所引发的危机。高校是一个人群密集的特殊社会组织,学生上课、就餐、就寝、课外活动等学习、生活、娱乐活动,在方式和内容上高度的统一,使他们有着相同的利益需求,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或出现群体事件,如集体罢课、群发性集体中毒等。大学生生活相对集中,再加上他们年轻气盛、情绪不稳,如果管理不严、疏导不当,治安问题容易引发成社会问题,影响高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高校危机管理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它要求在危机处理中,要尊重人权,最大限度地保护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权益,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危机处理的最高原则。高校危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危机发生时,人的生命是应该放在首位的,这是以人为本的客观要求,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理念。

(二)快速反应原则。危机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危机管理必须迅速、有效。危机事件发生后,高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可隐瞒、延误时机。只有快速反应,才能有效地控制危机发生的区域,谨防事态的扩大,将危机消除在始发阶段,制止危机的蔓延。在危机发生时,决策层应该沉着冷静,积极果断地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凝聚、稳定人心,尽快控制危机和减少危机给高校带来的损失。

(三)及时沟通原则。危机发生后,伴随危机出现的是各种小道消息的快速传播,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沟通制度,将正确的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传递给大众。高校面对危机事件,需要及时与教育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学生家长及新闻媒体进行有效沟通,互相支持与鼓励,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从学校内部来说,沟通可以使师生员工了解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学校处理危机采取的方法,从而达成共识,以增强凝聚力。从学校外部来说,危机发生的沟通,不仅有助于塑造学校良好形象,而且是赢得社会各方面理解和支持的前提。

(四)预防原则。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曾经说过:“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这深刻地揭示了危机管理的预防原则。学校对可能发生的种种灾难事件,都应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吸取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出各种预防方案和措施,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危机处理水平。从管理理论的角度看,危机应对的力量组织应当是“一分应对,九分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虽然具有不可预测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认识、研究和把握其规律性,是完善和充实学校危机管理的基础。

(五)总结教训原则。高校在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后,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应当认真总结教训,加强管理,修改制度和计划。它的目的就是从中吸取教训,总结成功经验,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以后更加有效地防止危机发生,以及在以后危机处理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对危机处理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决策、沟通等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以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作者单位:1.广东广播电视大学;2.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诺曼·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危机管理成因原则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